关灯
护眼
字体:

开着外挂来篡位(85)+番外

作者: 滚来滚去的团子 阅读记录

“臣女多谢娘娘关怀,公主们都很和善,各宫娘娘对臣女也都很好,臣女在宫中住得很好,也是皇后娘娘母仪天下之功。”

戴高帽子嘛,不怕帽子垮,只怕盖不高。

江梨尽捡好听的说,家国天下,一个帽子扣得比一个帽子大。

“十一皇子最近怎么不见来?”

江梨马屁拍得露骨直白而又热情奔放,不过好在皇后听惯了奉承,承受能力比五皇子高出何止一个档,面色和缓,全盘接下,直接把话题拉去了易北身上。

皇子的行踪自然有内侍全天候跟踪记载,皇后身为嫡母,爱什么时候查就什么时候查,想怎么查就怎么查,实在是没必要撒谎。

“殿下最近似乎是挺忙的,经常不在宫中,臣女也不知道殿下去哪儿了。”

皇后:“……”

江梨这可真是句……大实话。

再怎么住在一个宫中,易北和江梨还是分开了偏殿住的,中间隔了个十万八千里不说,皇子的行踪也的确没必要和一个县主汇报。

江梨端端正正坐在椅子上,很努力的想了想皇后的意思,终于转过弯来。

“前些天五皇子殿下过来找十一殿下来着,说是寻了一幅前朝古画,和十一殿下共同品鉴,两位殿下说的快,臣女也记不太清,似乎是说那幅画笔意深远,意境高妙,堪称山水写意宗师之作。”

皇后低头喝了口茶,状似不经意的问了一句。

“就这么多?”

江梨心中咯噔停了一下。

自然不止这么多。

更何况就连这些都是她编的,五皇子和易北说的重点不是人命案么……

皇后很明显不是来听自己说废话的。

总不能直接说易贤拿住了十一皇子的把柄,逼着他两面三刀为自己所用吧。

易贤的目的是什么?

这种事情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萱嫔盯着太后的位置,五皇子则对东宫之位虎视眈眈,势成水火的几个人,这还用问?

易北说他已经提点过了什么人,现在听皇后透露出来的意思,易北糊弄的应该是娴福宫中皇后的眼线。

但问题是,易北会挑什么说呢?

“自然不是,五皇子殿下似乎对那位寒门命案十分在意,和十一殿下说起时似乎颇为忧心,只说愿太子殿下能以国事为重,但臣女觉得五殿下说得不对,太子殿下身为储君,又有皇后娘娘提点教导,自然是以国事为重心系天下的,如何能让五殿下担忧呢?其余的似乎也说了些什么,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臣女也记不太清了。”

皇后轻轻笑了笑,似乎是颇为赞赏的看了眼江梨。

她在娴福宫的眼线传来的消息,五皇子的确是和易北说的是这么些个内容,虽然在描述上和江梨所说有些出入,但大概意思也差不多。

以那位眼线的地位,是肯定无法进入内室直接去听皇子之间对话的,旁敲侧击打听出来的东西,总不如直接在内室的人亲口转述来得清楚。

江梨是否忠心她不清楚,但那位眼线的忠诚她是信得过的。

何况易贤说话向来如此,捅刀子都捅得十分圆滑,江梨从前根本没接触过五皇子,想捏都捏不出来。

但很明显,一贯信心满满的皇后娘娘,打死都不会想到一件事情。

这辈子江梨的确是没见过五皇子,但不代表她其他几辈子没接触过,或是侧面接触过啊!

想当年第三世时,太子荣登大宝,志得意满,和她相处最融洽时,没少痛骂自己这个五弟两面三刀不是东西。

正所谓最了解你的人,通常是你敌人,五皇子说话捅刀是个什么风格,江梨清楚得很啊……

第64章 拉拢

有的时候江梨怀疑,所有的暗卫是不是都只师承一个师父,又或者暗卫所有的师父,都只有一套教学方法。

她还以为孟陵会如何舌灿莲花,躲过层层眼线,历经千辛万苦,把辛辕连哄带骗的带到易北包下的低调雅间里。

结果后者只是淡定的,从小二层的窗户外翻进来,通的一声,把个一人高的黑麻布袋噔在地上。

布袋里,可怜的病弱青年辛大人,眼睛上被蒙着黑布条,嘴巴里被塞着麻核,浑身上下被捆得和粽子一样,包扎得严严实实。

江梨顿时觉得,相比起辛辕,孟陵只是给自己点个哑穴,就连蒙眼睛这种事情都还让她自己动手,对她简直是太仁慈了。

“事急从权,大人见谅。”

孟陵面无表情的把辛辕从麻布袋里捞出来,解绑挖麻核摘眼罩,一系列动作做得行云流水。

虽然口里说的是见谅,但实际表情上连一丝一毫的愧疚都没有啊……

大哥你不能仗着武力就这么肆意妄为的忘了演技啊。

江梨在一边看着,只觉得自己尴尬癌都要犯了。

易北站了起来,亲自去帮忙给辛辕松绑。

“如今想要见辛大人一面,的确也不容易。”

辛辕看着易北,深深施礼。

“下官拜见皇子殿下。”

到底是在京兆府和大理寺都转过一圈的人,比起之前在猎场时的生涩,如今辛辕明显多了几分官场上的圆滑与见过世面的底气。

前几天五皇子猛然降临大理寺,点名把所有这件案子的经办人员全都召过来看了一遍,过后留下自己细细详谈时,他就知道事情不对。

站在大理寺和众人说闲话,亲切得让人如沐春风的皇子殿下,和自己在猎场里见过的,那位心忧天下的皇子殿下,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人。

皇子的玉佩很好认,花纹独特玉质上乘,雕工一看就知道是内造手艺,绝对不会认错。

辛辕在进京兆府时也多番打听,早已确认当时易北给他看的玉牌的确是皇子信物,独一无二,童叟无欺。

但问题就是,若易北不是五皇子,那会排行第几?

他还没蠢到觉得太子会有兴趣冒充五皇子。

宫中皇子,除去太子,以五皇子风头最盛,其次就是秋狩前被淑妃收养的八皇子,跟着母妃,身份地位水涨船高,接连几次出席京中文人盛会,风头出得不少。

再次便是十一皇子,秋狩过后因为救驾有功,被贤妃收养,似乎最近也颇得天子青目,只不过那位皇子似乎最为深居简出,外间很少得见。

面前这一位……是谁?

他的目的似乎并不是为了偏帮五皇子,甚至五皇子在问自己话时,好像对这一位皇子与自己的过往一无所知。

皇子最迫切,最直接的目标是什么?

如果抛去一切细枝末节,从源头上逆推的话……

所有皇子的目的只有一个。

唯一的,也是最尊贵的,那张龙椅。

如果一个官员之死已经造成了让太子跳坑的局面,那么再用自己把隔岸观火的五皇子拖入战局,水搅得越混,场面就越不可收拾,唯有这样,不论是五皇子,还是太子,在天子心中的分量才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