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月是神的时间(205)

胡一一站在紫禁城上,俯视大地,张开双手,仰天长笑。

“不杀个血流成河,这天下,又怎么会是朕的天下?

士大夫只是朕的狗!

朕为什么要担心狗在叫?

谁敢和朕作对,朕就杀了谁,杀到天下没人敢反抗,杀到天下没有第二种声音。”

王承恩吓得趴在地上,太疯狂了!

水美纪大惊,伸手摸胡一一的额头:“没发烧啊,怎么变成某点的SB了?”

水美纪被暴打。

作者有话要说:PS: 注1. 明末官员的节操,真是一点都不能指望,为了一个牌位谁捧,折腾半天,绝对不是冤枉他们。

1645年,崇祯吊死,北京沦陷,福王朱由崧运气好,终于逃到南京,官员们绝对按照血缘,皇帝就是他了,偏偏史可法等东林党坚决反对,史可法甚至写了封信给马士英,说福王有七不可立,酗酒好色等等,还是立血缘更远的潞王好。结果马士英仗着兵多乱来,史可法又急忙同意了。马士英后来发现史可法其实之前已经在操作潞王登基,官位也没他的份,一怒之下,不厚道的把七不可立捅了出来,从此史可法屡遭排挤,扬州城被围,竟然没人去救,扬州被屠。

第80章 向前!

从灾情来说, 因为延误了河南灾害而被砍死的官员, 实在是太冤枉了。

不过是几个县的旱灾而已,殃及的灾民也不过是几万人而已,就这点人数, 随便县里自己就处理了。

当然,处理的方式无外乎发点米粮, 打发灾民外出讨饭等等几种。

和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地震和干旱的陕西比,河南这些年还是风调雨顺的,偶尔几个小县城的灾难, 完全在可以控制的范围, 朝廷发些赈灾粮食, 多半就挺过去了。

坚持这点的,有很多很多的地方官。

“厂公,吾等到地方以来, 勤政爱民, 教化万众, 虽不敢说路不拾遗,却也是兢兢业业, 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几个官员大声的叫。

水美纪笑了:“杀了!”

几个官员全家人头落地。

要是天灾,那谁都没话说, 小冰河时期, 老天不给面子,人又能怎么办?

可惜,这河南的小小灾情, 却和老天爷无关。

这几个县的水利,一眼看去,至少有10年没有修整过了。

户部的银钱,却年年拨下去。

“吃进去的,就要拿全家的人头来还。”水美纪淡淡的道。

“来人,去吏部,把10年内所有担任过县令的家伙,全部杀了全家。”

有手下提议,要不要彻底清查所有县城的水利,有多少是被黑了钱,有多少岌岌可危?

“没有必要,谁的地盘出了事,杀了谁全家就是,何必本督花力气。”水美纪没那个火星时间,更没那个人手。

西厂虽然是热饽饽,一大群武夫想着办法挤进来,但时间太紧,淘汰了没用的废物后,西厂只有三千余人。

水美纪把所有灾民全部带走,一路往北。

“这是要去哪里?”有灾民惊慌的问道。

“少废话,想要吃饭,跟着队伍,落后的全部杀了。”西厂的番子厉声道。

灾民立刻就老实了,反正就是跟着官府走而已,到点了就有饭吃,何必想太多。

……

另一个城市。

几个衙役站在榜文前,大声的读着榜文。

“朝廷招揽人手去北边?”

“这是要和女真辫子打仗吗?”

“好像不是征兵,失去北边种地,开垦的荒地归自己,朝廷免3年钱粮。”

有家有口有田有地的毫不在乎。

没有田地的单身汉心中犹豫不定。

奉献和利润都很大。

“3天后,愿意去北边的,到这里集合,过时不候。”

这是爱去不去的意思?这分明是有了便宜事,打算内部瓜分啊!

原本犹豫的心立刻坚定了。

“反正留在这里没有活路,不如去北边拼一把,这么多人去,朝廷总不会坑死这么多人吧。”

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的人,咬牙道。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山东河北河南的各处。

无数的失地流民,灾民,慢慢的在地图上汇成一条直线,指向遥远的辽东。

……

半个月后。

某个州府。

知府和户部的官员冷笑,水美纪这是要把黄河以北的所有灾民,失地流民,全部送到北方边疆做军户?

天真!

以为朝廷这么多年来,就没有想过这个办法?

上百万人口啊!这一路迁移需要的粮食,柴火,人手,银钱,哪里变出来?

再说,强行迁移流民灾民,远离故土,不得祭祀祖宗,不得回归乡里,不得老死家乡,是不仁也!

有伤天和。

“我们不用理,只管按照西厂的要求,准备好热水,床铺,草鞋,伤寒药物,吃食。”户部官员微笑着提醒,“量一定要足够!”

知府会意。

水美纪得了皇帝的鸡毛,沿途官员,谁敢不提供粮食,不提供热水住宿,就直接杀了,何必在这上面和水美纪硬抗?

“户部收到消息,西厂和东厂在江南大肆的搜刮粮食。”户部官员微笑,胡一一和水美纪这是打算用江南的粮食,当做人口迁移的花销。

户部早已计算过,东厂和西厂从户部挪走的银两,以及江南的粮价,能买下的粮食,确实是够灾民迁移到辽东了,可是,水美纪打算这么运输这些粮食呢?

运输粮食的大量时间,流民灾民早已饿死在路上了。

水美纪的人口大迁移,注定了是失败,州府官员任何打折扣,任何贪污,都是给水美纪的失败找借口,只有老老实实全部做到了,既保住了自己的脑袋,又暗暗坑死了水美纪,何乐而不为?

“本府就这点粮食,下官定然全部调集过来,然后一丝折扣都不打的完成。”知府完全懂得户部官员的意思。

手下衙役报告,西厂的人来了。

“来的好。”知府笑,让他们看着本府所有的粮食全部被流民吃光。

“立刻把粮食调到下一个府县。”西厂的人一点客套的意思都没有,直接下令。

“全部调走?”知府莫名其妙,“没了粮食,本府怎么安排将要来到的流民?”

西厂的人厉声道:“你不用管,只管按照命令行事。”

知府点头,是西厂内讧,还是东厂派了奸细故意搞砸水美纪的计划,关他P事。

“都盯仔细了!要是粮食实数和账簿不符,立刻杀了府衙所有官员。”西厂的头目厉声道。

知府大惊,其余府衙官员大惊,亏空粮食固然是死罪,但也要查明是谁干的啊!不分青红皂白杀所有人,果然是西厂的作风。

管粮仓的官员在所有同僚的注目下,用力挤出一个微笑。

还好没有作假!还好前几天补上了!

所有粮食被装上车,在西厂的全程跟踪监督下,飞快的运走。

知府冷笑,现在府里一点粮食都没有了,看你们西厂怎么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