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宫妾妃(616)+番外

弘历被嘤鸣看得有些讪讪,“鸣儿是说顺贵人?”

嘤鸣暗道一声“果然”,便酸溜溜道:“怎么,你就记着一个顺贵人吗?”

弘历讪讪笑了。

嘤鸣淡淡道:“还是在你心里,除了玉嫔之外,只有顺贵人有资格封嫔?”——如今嫔位上有颖嫔、忻嫔、豫嫔、庆嫔四人。若再加上魏氏与这个顺贵人,也就满员了。顺贵人是和陆贵人、柏答应同一年入宫的,资历最浅,家世门第也就那样儿,年纪轻轻的,竟也要封嫔了?可见表妹就是表妹,待遇就是不同。

弘历问:“要不然,你说的是谁?”

嘤鸣想了半天,才想起一个人,“陈贵人……额,我说得是怡妃宫里的陈贵人,好像是叫陈珂,也是你藩邸出来的旧人呢!二十多年了,还只是个贵人呢!”——和她同是藩邸出身的嫔妃,如今不是妃子就是皇后!而陈贵人……着实太寒颤了点!

嘤鸣能想起陈珂,主要还是因为前段日子,怡妃某次偶然提及过。否则她跟弘历一样,早把陈贵人忘在爪呱国了。

听嘤鸣如此说,弘历才恍然大悟,总算想起了有这么个老嫔妃了!便道:“陈氏也侍奉朕多年,也赏她个嫔位吧!”

“嗯?这样一来,嫔可就七个了呢!”——四妃六嫔的定例,是圣祖爷定下——虽然圣祖爷之际就没守这个规矩,也就先帝雍正爷因为嫔妃少,所以没超员。

弘历倒是淡淡:“七个就七个,无妨!”

好吧,神马四妃六嫔的限额,人家皇帝陛下根本拿这玩意儿当狗屎!

第584章、高调回宫(上)

一下子封了三个嫔,除了玉嫔是弘历自己主动提出要封的,后俩都可以归于嘤鸣的提议。嘤鸣也没打算当雷锋,皇帝传旨意回宫的那日,嘤鸣也叫庆嫔传信儿给宫里的陆贵人,借陆贵人之口,也叫新封的顺嫔、婉嫔(陈珂)知道,她们嫔位,是她这个皇贵妃给的。——另外,婉嫔的封号“婉”也是她给拟定的,性情柔婉,的确合乎陈氏脾性。这个“婉”字极好,起码比顺、玉好多了。

嘤鸣便是要格外厚待老嫔妃。

其次,也是为自己回宫册封铺路。

皇贵妃非同等闲嫔妃,若在圆明园行册封礼,未免太不庄重了些。弘历说了,要在紫禁城保和殿为她行册封典仪。

而且,选秀也已经开始筹备了,事关昭绘的婚事,嘤鸣也打算回去掌掌眼,省得出什么幺蛾子。

册封的日子就定在五月底的黄道吉日,那会子天还不算太热,生了十五阿哥的玉嫔也正好出了月子,三嫔也跟着她沾沾光,一起办了册封之礼。

进了五月里,蓬莱福海上接天莲叶无穷碧,偶尔已有嫣红的花苞擎起,只可惜,她马上就要回宫行册封礼了,便看不到莲花袅袅开满福海的盛景。

一个半月大的永琚包子,如今真的像一枚刚出锅的包子了,红彤彤的肤色褪去,只留下白净的底子,那皮肤。薄薄的、嫩嫩的、白白的,可就不是只包子吗?

小婴儿五官尚未张开,但那双眼睛已经能看出是丹凤眼的轮廓,明显又是随了他爹了。

孩子长得更像弘历,这叫嘤鸣这个当娘的有点郁闷。

这可是她十月怀胎……啊不,九月怀胎、辛辛苦苦生下的娃,凭啥娃更像只提供了一颗小蝌蚪的弘历?!

在郁闷中。迎来了选秀之期。钦天监说了,五月十五,黄道吉日。

而她。打包了永琚包子,跟着包子他爹,浩浩荡荡回到了已经有些陌生的紫禁城。而可怜的小烟儿,不被允许跟随。只能留在圆明园松泉斋。

可嘤鸣这番回宫,要面对的是已经贵为中宫皇后的乌拉那拉氏。烟儿的本领,是谁人都无法取代的。于是对弘历说,将烟儿送回师父兰石真人哪儿寄养几日,其实是加烟儿化作原型。变回毛茸茸红彤彤松鼠的模样,跟她一起回宫了。

“你这只松鼠不是说丢了吗?”弘历疑惑地瞅着嘤鸣怀里那毛茸茸的一团。

嘤鸣言笑晏晏,“又找到了。”

弘历狐疑地瞅了他一眼。心中总觉得似乎哪里不对劲,但是又想不出到底是哪里不对。左右只是个小宠物。想来也没什么大不了。

此刻,嘤鸣就坐在皇帝的帝王仪舆上,就像是呆在一座移动宫殿中一般。从圆明园回北京的官路甚是平坦,坐在龙舆中,身下是柔软的明黄色九龙戏珠条褥,身后是明黄色团龙密纹靠背,手臂下搭着的是明黄色双龙戏珠引枕。

没错,她逾制了。启程的时候,刚想登上自己的皇贵妃仪车,却被皇帝硬生生给拽进了龙舆中。根本由不得她拒绝。

就这样坐了一路。永琚包子丝毫不受打扰地酣睡在一旁的摇篮中,小嘴微微张开,偶尔吐一个奶泡泡。

两个时辰后,皇帝的龙舆驶入紫禁城朱雀门,也就是皇宫的正南门。

从前,她回紫禁城,都是走西华门。这一回,她走的,是只有紫禁城的主人才有资格走的正门。大清祖制,除了皇帝本人之外,只有皇后才能走这道门——却也仅限于原配皇后、而且只有迎娶皇后入宫之日才可以走朱雀门,一生仅此一次的隆重待遇而已。

皇帝若是在登基前便娶了福晋,那福晋被立为皇后之日,也照样不能享受这项待遇。因此,大清立国以来,就只有两位皇后得此殊荣。一位是顺治元后博尔济吉特氏,也就是后来废黜的静妃,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其次,便是康熙元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是个年纪轻轻便香消玉殒的薄命红颜,唯一的遗子,还被两废两立,最终圈禁至死。

所以,弘历原配皇后富察氏没能走过朱雀门,继后乌拉那拉氏就更没走过。

元后和继后都没有享受到的待遇,她却享受到了。

朱雀门的大门敞开,皇帝的龙舆丝毫不停顿地长驱直入,掀开一点点帘子,她已经能够看到远处巍峨的太和门了。

太和门,就是太和殿前一道大门。

就在太和门外,皇后乌拉那拉氏携着一众嫔妃已经在次恭候良久了。这里几乎囊括了紫禁城剩余的所有嫔妃,还有阿哥、公主们。皇后所出的十二阿哥与十三阿哥,颖嫔巴林氏所出的八公主、还有七公主与九公主。粗粗一扫,竟有五六十号人!!这还不算随同伺候的宫女太监们!!

当皇帝走下那玉珞龙舆,曲柄华盖绣着的金光粼粼的九龙纹正映了他身上的明黄色龙袍,在明媚的太阳底下,明黄色是最刺眼的颜色,也是最耀眼的色泽。

乌拉那拉氏见了皇帝,已经屈膝下来,道:“臣妾携六宫嫔妃、阿哥公主,恭迎皇上御驾回銮。”

乌拉那拉氏是皇后,皇后见了皇帝,只需屈膝欠身,除非是重大典仪,否则不需要行跪拜大礼——这是只有中宫才能享受的殊荣。而跟在乌拉那拉氏身后的嫔妃、阿哥公主就没有这样的殊荣了,齐刷刷都跪在了被烈日晒得灼烫的雪白色汉白玉地板上,齐声道:“恭迎皇上御驾回銮。”

上一篇: 清宫答应 下一篇: 盛世华年(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