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笙(266)+番外

作者: 心渔 阅读记录

建昭帝以前从来没派哪一位皇子离京公干过。此番开了先例,莫不是经由此次遇刺,他在两个儿子之间做出了选择,属意百年之后由杨昊俭来继承大统?

圣旨虽说是叫即刻起程,但一切都准备齐全,真正出征却是在两天之后。

当日天不亮,文笙便赶来相送。

她到将军府的时候,纪南棠已经全副戎装,正准备带着亲兵前往太庙。

文笙拱手:“愿将军此去一路顺遂,旗开得胜。”

纪南棠笑了笑:“承你吉言了。”而后转向一旁的杜元朴:“京里的事,我都交给元朴了。一旦有消息,他会马上通知你。”

文笙眼神晶亮望着纪南棠,没有谁比她更了解杨昊俭的真面目,都说伴君如伴虎,杨昊俭虽然还未坐上大位,但性情嚣张残忍,做事没有顾忌,说实在话,她颇不放心纪南棠此行。

“将军,你还记得那日你我在同乐台旁的约定么?”

纪南棠笑了,银亮的盔甲衬得他的眉眼神采飞扬。

他怎么会不记得?

“来日将军若是再上战场,文笙不才,愿意效仿我师父,到中军帅旗下面击鼓。”

这么多年,对面的顾文笙是第一个对他说出这等话的乐师。

“我记得,只是现在还不到时候,你好好磨练技艺,来日我在战场上等着你!”

文笙知道他所说的“不是时候”是什么意思,她望着纪南棠,目光幽深,缓缓道:“将军放心,也请为了大梁的百姓多多保重。”

文笙很少许下承诺,说了便定要做到。

对她而言,一千句激励的话语,也不如纪南棠这一句“在战场上等着你”更叫她为之热血沸腾。

两人作别,纪南棠赶往太庙。

建昭帝在杨昊俭的搀扶下,于太庙召见了纪南棠以及军中将领,赐下天子剑。

礼毕之后,大军誓师出发。

就在纪南棠离京的当天下午,杜元朴接到消息,在距离奉京城数十之外的九桥镇,发现了一行人,大约有二十来个,举止颇为可疑,其中有几个乐师,为首的看上去有些像文笙笔下的张寄北,只是拿的乐器是一支洞箫。

杜元朴估计着朝廷大军前头出发,后头魑魅魍魉也该沉不住气了。

被他派出去的,都是些在纪家军里呆了多年的老斥候,有经验,也绝对可靠。这些人分散开,重点盯着由奉京回江北的几条路。

这个时候,路途上会出现乐师们的踪迹,杜元朴觉着应该不会错了。

至于说看上去有些像,则可能是张寄北为了应付缉拿,易容改了妆。

杜元朴立刻派人通知文笙。

云鹭不在,文笙又不好叫李承运的手下去帮她做这等事,只能跟杜元朴借人手。

杜元朴道:“我陪你走一趟。府里的这帮亲兵高来高去不行,设伏下套都是好手,咱们不明着来,我叫他们搞点儿蒙汗药。”

“……好。”能不正面冲突最好,否则对方有那么多乐师,自己和将军府的这帮兵士怕还真不是对手。

九桥镇文笙之前到过,地处交通要道上,往来的外地人很多。

要先追上去,看看对方的情况,再决定怎么动手。

文笙和杜元朴商议妥,立刻召集了将军府的数十名亲兵,乔装打扮混出城,集合之后,改乘快马自后面追了下去。

第二百五十三章 怎么又是你?

众人一路快马疾行,天黑之前赶到了九桥镇,和发现敌踪的斥候取得了联系。

斥候言道那二十来人已经往南去了,看样子晚上不打算住店歇息,照双方的速度估计,顺利的话会在天刚蒙蒙亮时追上。

“几个乐师很娇贵,都坐着马车,所以拖累着速度走不快,其他几个虽然高矮胖瘦形色各异,腰间鼓鼓,明显带着兵器,应该是张寄北此次派过来的亲信无疑。就算是江湖中人,整夜赶路,到天亮时也必定困顿,正好下手。”

文笙承认斥候说的在理,不过她看看自己这边除了她和杜元朴,余人一个个神情彪悍,这几十号大兵哪怕换了便装,不管往谁身边一凑,对方也不可能不起疑吧。

杜元朴亦道:“得想个办法。这样,咱们先派几个人跟上去,看看他们什么时候投宿。”

那斥候估计得很准,到天快亮时,杜元朴派出的五人小队在吴沟坊附近追上了目标。

这队人正在镇上吃饭,看样子稍事休整之后会继续赶路。

大约是眼看离着京城已远,对方放下心来,行事没有太多顾忌,个别乐师将笛箫之类的乐器带下车来,大剌剌地悬在腰上。

五人故意停下来,距离他们不远找了家小客栈吃饭休息。

果然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对方上车的上车,上马的上马,继续前行。

过了一会儿,文笙和杜元朴率众到镇上与自己人会合,早有斥候追了下去。

众人商量怎么下手。

“对方人多,又是乐师和习武之人相互配合,很难对付。得想办法把他们分开。”杜元朴道。

到这般时候,还跟在张寄北身边的,肯定是王光济的心腹,文笙怀疑王十三说不定就在其中。

刺王杀驾这么大的事,王光济怎么可能放张寄北一个人做主,很有可能什么王一、王二都跟来了,看王十三的身手就知道这些人会有多么难对付。所以她很支持杜元朴的意见。

可怎么把这些武林高手从乐师身边引开呢?

纪家军们纷纷出主意。不外什么佯攻、设伏、下套之类。

杜元朴摇了摇头:“最好不要惊动他们,要知道一旦张寄北警觉,就光是那几个乐师。咱们也不是人家的对手。”

众人想想对方都曾杀到御辇底下,而后又从容退走,硬拼的话自己这些人怕真是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杜元朴想了想,叫过一名亲兵队长:“你带一队人绕到前面去探探路。重点观察一下隐蔽藏身之所。”

那队长领命而去。

文笙问:“可是想到办法了?”

且说那一队可疑的人里头,除去乐师。赶车的,剩下如斥候所说腰间鼓鼓的武林高手并不多,只有五六个。

为首是个三十来岁的矮个子,留了两撇小胡子。眼睛不大,透着精明强干。

这天中午,一行人路过一处小镇。眼看到了饭点,打尖歇息。

众人一宿没睡。几个车夫匆匆扒拉了个半饱,正打算趁这工夫眯一小会儿,却听着自来路上响起了一阵急骤的马蹄声。

几人赶紧把车往旁边挪了挪,就见七匹快马首尾相接,自官道上一路疾驰而去,每匹马上都坐着一个汉子,虽然身穿便服,却透着一股彪悍肃杀之气。

正吃着饭的矮个子不由地目光一凝。

旁边一个同伴凑上来:“二哥,刚过去的这几个,不像普通人啊。”

矮个子点了点头,眼见周围没有外人,低声道:“南面不正打仗么?”

“二哥说的是,我看着刚才过去的这几个也像是出自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