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笙(486)+番外

作者: 心渔 阅读记录

江审言瞪着他,瞳孔一缩,一副“叫你说中了”的模样。

王十三愕然望了文笙一眼,心说:“奶奶的,这么狠,这真是我舅舅吗,肯定是我外婆捡回来的白眼狼。”

江审言没理会对面两个年轻人眉来眼去,淡淡地道:“我听秋衡说,你小时候被送去了江北王光济那里,在他家善堂里长大。王光济这几年又是造反,又是招安,你想必在其中也做了不少事。”

王十三早知道狄秋衡是江审言的耳报神,听到这消息绝对不会不同江审言说,到没觉着意外,只听江审言又道:“我已经派了人过江去调查你,只是消息传回来没有那么快,最迟过了三五天,我肯定会知道,所以你到底是来做什么的,不如趁早同我说实话。”

王十三梗着脖子:“我带我媳妇来看病的,别耍花样了,要治就赶紧给她治好,治好了她,我们立刻就走。”

他想说“呸,再不上你的门”,想想刚认的外婆,却又不舍得。

外婆对自己那么好。

只好忍了。

江审言紧紧地盯着他,似在判断王十三这话是真是假,停了停,他方冷冷开口:“别当我不知道林将军府上发生的事。”

文笙心中一动。

江审言这个人心思很深,若是不想参合,他多半连提都不会提,那么他叫自己和十三过来,真正的用意是什么呢?

她坐在那里两手十指交叉,撑着下巴想了一想,将胳膊从桌子上拿了下来,道:“江大人,我俩有一位朋友,姓云名鹭,为人行侠仗义,在大梁武林颇有名气,本来他也计划与我们一起来南崇,过江之前,我们凑巧发现了东夷鬼公子的行踪,故而兵分两路,由他追了下去。若是消息不错,鬼公子现在已经与林世南勾结到一起,云大哥也落在了他们手里,不逊上次其实是打算去救人的。”

她特意提到云鹭是江湖中人,意谓与两国交锋的政局无关。

江审言显然还不知道燕白之前在将军府医治的那人便是鬼公子,惊诧之色一闪而没。

文笙更是燃起了希望,道:“朋友不能不救,只凭我们势单力孤,若是想请大人帮忙救人,不知您有什么样的条件?”

江审言似乎早便想着与文笙和王十三谈谈条件,思忖的时间不长,直接道:“我帮你们救人,你俩不要走了,就留在南崇,住我家里,好好陪着你外婆安享晚年。”

文笙先摇头予以拒绝。

她在大梁那边还有千头万绪,许许多多的牵挂,怎么可能丢下不管。

王十三也觉着住这便宜舅舅家里,受着诸多约束,一时半刻还行,长了他哪受得了。再说外婆对他再好,也比不上老婆能陪着他一辈子啊。

“不住你家,等回头问问外婆,她要是乐意,我就带她回大梁,好好孝顺她。”

江审言将脸一沉:“别想了。既然这条件不行,那我还有一条路给你们走。等我和你外婆说一声,这两天便给你们成亲。成亲之后,我会请燕白给顾姑娘将伤彻底治好,然后负责救出你们那姓云的朋友。除此之外,你就算撺掇着你外婆上吊寻短见来要挟我,也休想我让步。”

文笙十分意外。

她没想到江审言竟然提了这么个要求。

按他的老谋深算,自然知道自己和十三不可能一直留在他府上,那么他真实的目的就是叫她和十三成亲?

她立刻向王十三望去。

就见王十三突然露出了心虚的模样,避开了她的视线。

然后他极不自在地咳了一声:“行了,知道了。那个,等我们商量商量再说吧。”

然后他就拉着文笙逃也似地出了书房。

文笙:“……”

第四百零二章 散不散功抉择在你

狄秋衡紧随其后,跟了出来。

王十三回头看到,一股邪火直接窜起,压都压不住,回头冲他发作道:“滚滚滚!再跟着老子,别怪我当真翻脸,大过年的叫你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狄秋衡看出王十三已经恼羞成怒,跟还是不跟,他犹豫了一下,听着身后书房里江审言道:“秋衡,你回来吧。”

且不说狄秋衡如释重负,单说王十三。

他只是看着文笙清亮的眼神就忍不住发慌,拉着她一路疾走,却不知道说什么好。

江审言目的不是叫他们成亲,是想让他散功啊。别看他现在刀枪不入,刀山火海都不怕,好似无所不能,可一旦开了荤,就跟话本里头的精怪被收走了妖丹一样,立刻打回原形。

可是他又不想放开文笙。

这一路患难与共,文笙实在是太好了,哪哪儿都好,对他也好,来南崇的这段时间他就像是做梦一样,兴兴头头栽进去,直到《明日真经》那码事像一盆冰水,迎头浇下。

叫文笙跟着他,然后一辈子守活寡?

他还真没有那么大的脸。

原本想着拖一天算一天,或许时间长了总有办法解决,可现在江审言突然把这成亲的事摆到他们面前,叫他怎么说?

王十三的纠结都摆在脸上,面皮皱得像个苦瓜。

文笙被他拉得一溜小跑,不时端详他,忍不住道:“你想去哪里,咱们慢慢去就是了,有什么为难的。你也可以慢慢说,这么慌里慌张,叫人看了像什么样。”

王十三一下子顿住,他不知道现在该去哪里。

算了,难得狄秋衡没跟来,不如出了江府,去街上随便逛逛。

文笙也不催他。

十三心里有事。她早就发觉了。

打从那天他独自去暖房里偷听。回来之后就心事重重的,行事也不像之前那么张扬,在自己面前变得畏首畏尾。偏还瞒着自己,强颜欢笑,文笙都看在眼里,只是没有拆穿他罢了。

两个人出了江府。

今天是大年初一。大街上不时有头扎红绳的顽童嬉闹着跑过,相互投掷鞭炮。或是上来问个好讨糖吃。

行人不管认不认识,多相互打躬作揖,道声“过年好”。

更有车马往来匆匆,那是大户人家的管事仆从带着主人名帖。去朋友亲故门上投贺拜年。

王十三表面上左顾右盼,溜溜达达,心里却绞尽脑汁地想着说辞。

不知不觉。两人转到了三泰街尾钟鼓楼附近,文笙道:“我累了。找个地方歇歇脚吧。”

王十三心里一紧,知道她这是要听自己说实话了。

他赔笑道:“前面不远就是吴家的上露园,听说今天里边有角抵戏,全城百姓都随便进园子去看,咱们也去,坐下来瞧瞧热闹好不好?”

文笙笑笑:“你想去看?”

王十三迟疑了一下:“也不是很想。”

他现在心里又是忐忑,又是窘迫,哪有心情凑热闹。

文笙笑道:“我也不想,那不如换个安静的地方,上露园既是嘉通名园,里面景致必定要胜过你舅舅家的后院,咱们不进去,只在附近居高临下远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