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笙(498)+番外

作者: 心渔 阅读记录

文笙的身体已经好了大半,弹别的或许有碍,但《伐木》却是毫无问题。

这首曲子本身就有滋养精神,令人心旷神怡之效,越是心情苦闷、深陷得失钻营的人,听起来触动越大。

文笙多日不弹琴,手有些生,手指抚上久违的琴弦,“仙翁”一声,不由生出些许激动,不过这心绪小小的波动却丝毫不会影响《希声谱》发挥它神奇的作用。

《伐木》之妙,琴意为先。

得失不萦于怀,顺逆无挂于心。

轻易就能令听者生出一种自在快活的共鸣,自然而然心神放松,少了许多警惕。

胡老先生不觉怔住,手放在茶壶上半天未动。

待等回过神来,不知过了多久,他想不到这是乐师的手段,脸上还带着笑意,由衷地道:“真是舒服,好像夏天痛饮了冰水一般,身心畅快,真是没想到,世上竟有如此佳音,我敢以项上人头担保,陈老大人的琴弹得必没有你好。十人听到这琴声,会有十人这般说。”

他颇为失态地说了一长串话,才想起对面是江审言未过门的外甥媳妇,“啧”地一声:“有这一手,你怎么不早拿出来,弹给江老夫人听听,说不定她身体早大好了。不行,我得叫燕医令知道知道,心病也有得治。”

文笙见他话多起来,知道正是时候,便收了琴,假作犹豫:“胡老勿怪,我与江大人乃是初见,再加上不逊父母那事,难免猜疑大人不是真心收留,是……别有用心。”

她慢慢低下头去。

胡老先生挺为江审言着急。

听说他那外甥是个混小子,往后想一家人和和睦睦,还要这姑娘从中多多转圜。

他要为江审言说话。

江审言官声很好,这么多年,不管是管刑案还是管钱粮,都为南崇做了很多实事,就连陆鸿大那事,叫胡老先生来看,也半点怪不到江审言,若不是花了几年工夫,甘冒奇险,将陆氏兄弟一网打尽,还不知道有多少官员和无辜百姓要葬送性命。

这一桩桩,都是他佩服江审言之处。

胡老先生一旦打开话匣子,吐沫横飞,直说了一个上午。

江审言这二十年办过哪些大案,又做了哪些大事,全都给文笙交待了个一清二楚。

文笙连连点头,一直在他那里坐到晌,胡老先生自己喝干了一壶茶,拿帕子抹了抹嘴,暗道一声“痛快”,他又有作画的兴致了。

文笙见机赶紧拿上琴告辞。

王十三早已经在屋里等着她了,见文笙回来,二话不说关上门,连声问道:“如何,他都说了些什么,可有发现?”

时间不等人,若是没有收获,就得赶紧另想办法了。

文笙笑了笑:“说了很多,你舅舅还真是个人物。”

她说笑了一句,见王十三没有笑,柔声道:“好了,别着急,一上午的工夫没有白费,起码你舅舅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大致知道了。十三,他办过很多起大案子,后来又管了钱粮,一直处在锋口刀尖上,但他始终游刃有余。所以我猜,他手里必定有一支不见光的人马。”

“不是门客?”

文笙反问:“你看这府上才有几个门客。”

王十三哼道:“我当他对南崇朝廷有多么忠心耿耿。怪不得他对宣同方他们的行踪了如指掌,还放长线钓大鱼呢。行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要监视宣同方几个,他们的住处附近帮闲乞丐说不定就安插了眼线,走私的渠道不用说,自己这位舅舅门清,少不了插人,而最方便把握的,自然是同在陈家做门客。

这天晚上,王十三依约去了陈康宁府上,再次见到陈子实和谭芝。

三人接着昨天的话题继续说了说,王十三特意提了个要求,叫他们去查下门客里除了宣同方几人,再有没有年前撂挑子不干了的。

江审言那边既然收网了,再在陈家做个混饭吃的五六等门客便没什么价值。

想必自己那位舅舅不会如此浪费人才。

一查之下还真是有。

王十三笑道:“麻烦帮查一下他的住址以及举荐人。我现在就要。”

第四百零九章 逛灯会

这位借故辞去的门客名叫赵四海,孤身一人没有家眷。

据说人如其名,性情豪爽,交游广阔,虽然本事有限,在门客里头人缘却很好,与宣同方几个常在一起喝酒。

王十三初来还见过了一回,只是当时彼此都未太在意。

王十三如愿拿到了此人的资料。

陈子实正用着王十三,对他有求必应,谭芝正抓紧时间踅摸合适的房子,王十三见这边没什么事,告辞出来,循着线索去查赵四海。

在他想来,他那位舅舅百事缠身,不可能全都亲力亲为,这些不见光的事情必定是有专人在打理。

就像当年的王光济一样。

只要不出现特殊情况,一件事通常是由同一波人跟到底。

所以赵四海必定知道宣同方他们关在哪里,甚至有可能就是他在负责审问。

这其中的门道,王十三不等长到笤帚高就一清二楚了,他敢说若是他来弄,必定滴水不漏,江审言那些手下到他眼前来使这些障眼法,无异于班门弄斧。

这一个来月,嘉通城城里城外,大街小巷,王十三都已逛遍,若非没有熟人帮忙,又不想打草惊蛇,至多两个晚上他便能将宣同方等人的去向查明白。

即使如此,七天时间也足够了。

正月十二晚上,王十三在一个武馆的后院里发现了宣同方等人。

他们几个被关押在地牢里,大约有七八个看守,他们伪装成武馆的师傅和学徒,这样打打闹闹偶有喧哗传到外边街坊四邻也不会生疑,那位赵四海也在。乃是上门切磋武艺的客人。

王十三没有下到牢里去看,偷听他们闲谈当中露出来的一言半辞,犯人虽然吃了不少苦,但好在都活着。

他回去和文笙通了个气,只等到上元节当天再来救人。

这几天的工夫,陈家那家房子也找好了,谭芝带着王十三先去踩了个点。

宅院不大。就在三泰街。离着高官勋贵们扎堆居住的三正胡同不远。

据说房主在京里做小买卖,如今举家离京过年了,准备出了正月再回来。房子暂时托邻居帮着照看,边上那家也是做买卖的,上元节前后几天街市上那么热闹,只要王十三别在这家放火。外人根本顾及不到这家院子里是不是进去人了。

王十三心下了然,陈家不是舍不得花钱。而是如此一来,事后任安国公府怎么追查,也查不到他们身上。

看罢之后,总体上他还挺满意的。

院子前后都有门。后巷尤其浅窄僻静,到了晚上黑乎乎的,估计即使是上元节夜里也不会有几个人从这里走。

位置也很合适。安国公府的灯楼要搭在端正胡同外头,距离这边不过一里多路。对他而言不过是抬抬脚就到了,到时文笙和童白霜两个女流之辈撤过来也不会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