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笙(650)+番外

作者: 心渔 阅读记录

杜元朴只好应是。

时间紧迫,纪南棠先吩咐景杰前去调兵,准备出发,趁这工夫转过头来,又点了李曹:“彰州兵马来援,不一定赶得及,你视情况调齐所有船只,以备不时之需。”

李曹领命。

他跟随纪南棠多年,自然明白自己将军的言下之意,什么是不时之需,那就是真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不能叫李承运和这么多文武死守离水,被敌人一窝端了,由李曹率水军船队载众人撤入东海,去与彰州兵马会合。

纪南棠怕将话挑明,李承运身边大有怕死之人,怂恿他早早弃守离水跑路。

他将水军全部留下,只带一千马兵迎敌,又留下了杜元朴,皆是为此。

景杰只用不大会儿工夫就整好了队伍,李承运率领众人送纪南棠出发。

出乎众人预料,匆匆聚集起的人马一眼望过去黑压压的,何止千人,打眼一看三千人都不止。

景杰回禀道:“将军,其他的都是离水民众,听说您要前去迎敌,自发聚集起来,要跟您一起去。”

其实兵和民很好分辨,甲胄鲜明的是纪家军,穿着布衣,连趁手兵器都没有的是老百姓,汪奇等很多江湖人都在其中。

纪南棠不禁虎目微红,叹道:“偏劳大家了。”

景杰道:“将军,要来的可不止这些,属下担心去的人太多,没人帮着杜先生他们守城,故而劝阻了大伙。”

纪南棠点了点头,与李承运和诸将告别,翻身上马,长戈横于马上,挥了下手,示意出发。

战旗猎猎,这队人马出了离水西门,很快绝尘而去。

送走了纪南棠等人,米景阳暂时接手了离水城的军务。他命人找来了县令诸洪、典史白士元,叫县衙配合抽调民壮,全城戒防,逐家逐户排查可疑之人。

一整天很快过去,整个离水城气氛虽然紧张,但好歹没出什么乱子。

到傍晚,附近几县的驻军和民壮来援,离水差不多聚集起了七八千人马。但与此同时,来的还有各县的老百姓,他们听说有大队人马杀来,首先想到的便是拖儿挈女,赶来离水寻求程国公和纪将军庇护。

米景阳十分为难。

照这样下去,百姓只会越聚越多,离水城的物资供应不上不说,这么多人,谁知道里面有没有乱军的探子,又或是白云坞的刺客。

他不敢擅专,将情况报与了李承运。

李承运叹息一声,下令开城放行。

果不出纪南棠所料,他离开之后还不到一天,便有一帮勋贵文武跑来向李承运建议,放弃离水,坐船撤去彰州,以便与那边的守军会合。

这些人推举了铭王杨安的次子,李承运的表弟出来做说客。

李承运想了想,命人将李曹和诸洪叫来,吩咐道:“既然离水装不下这么多人,先安排百姓撤离吧。”

这半天已有很多权贵去找李曹询问船只,李曹烦不胜烦,趁机请示:“国公爷,很多大人也想跟着离开,您看?”

李承运恨恨地道:“这些贪生怕死之徒,随便找个海岛扔上去,叫他们自生自灭。”

李曹喜道:“好。”沿海有很多岛屿,来回一趟只需两三个时辰。

李承运又想起一事,特意交待:“现在离水的乐师还有多少?叫他们随百姓一起离开吧。”

第四百九十八章 危如累卵

纪南棠带兵出发已经有两天一夜。

这两天经由离水港疏散的百姓多达三万余人,但离水城中未见冷清,依旧是挤挤挨挨,大街小巷全是人。

李承运带着一帮亲信站在离水港北边的观礼台上,居高临下默默注视着这一切。

纪南棠走后,北方战场陆续有消息传来。

来犯敌人果然是早该回国的吉鲁国大军。

纪南棠率领三千人马疾驰一日,紧赶慢赶,终于在昨天入夜之后迎上了敌军的先头部队。

正如走前他对众人说的那样,纪家军先是拆毁了阳清桥,迫使敌军绕行十余里方才渡过金钩河,跟着设埋阴溪道,火烧野营坡。

若非腊月里野营坡不少枯草被积雪覆盖,给了敌人躲避的空间,只这一场大火就能令吉鲁国前锋万余人遭受重创。

鏖战到现在已持续了一天一夜,按时间算,若非纪南棠带兵前往周旋,这时候吉鲁国的大军已经杀到离水城下。

今天早些时候,李承运已经交待将城里将士的家眷先行送走。

他还特意问了问王昔和李家的情况,得知李曹亲自将文笙的师父以及家人送上船,并请了戚琴戚老爷子随船护送,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

米景阳一直陪在李承运左右,看出他心事重重,道:“国公爷放心,离水目前已经组织起了近万守城军,末将估计着明天这么个时候,彰州水军便可赶到,敌人虽众,城里有个两三万人。也差不多能撑到孟将军他们回援了。”

铭王次子杨彩煦一旁苦丧着脸道:“米将军实是太乐观了,你这两万人,一半儿是没上过战场的老百姓,就算你把刀枪给他们配齐了,三五个还不一定能顶一个用,那一半儿是水军,这可不是在船上!”

米景阳嘿然不语。心道小王爷您可够能拆台的。我这也是为了鼓舞一下士气啊。

李承运没等接二人的话茬,突听港口码头传来一阵喧哗声。

诸人低头去看,就见排队上船的队伍里闹了起来。一群人推推搡搡,很快有士兵过去把人拉开,夜风中不知是谁喊了声“国公爷”,声音颇为凄厉。

李承运摆了下手。旁边侍卫下去询问出了什么事。

停了一会儿,李曹跟着回来。禀报道:“国公爷,是城里的富户,要带家丁和大宗的行李上船,只他们一家就要占半条船。末将叫他们要么将东西留下,要么全都留下。”

李承运叹了口气:“非常时期,人命要紧。你做得不错。传令下去。全都照此一视同仁,若舍不得财富家业。便留下来,与本国公一同守住离水城!”

李曹应了一声,正待转身离去,突然一阵更大的喧哗声自码头外边响起,其中竟隐约夹杂着哭喊。

李承运等人相顾凛然。

很快便有将校抓了几个百姓模样的人来到观礼台下,有侍卫过来小声禀报:“国公爷,城里有人造谣说纪将军那队人马已经全军覆没,敌军再有几个时辰便到离水城外了。”

米景阳吃了一惊,主动道:“国公爷,我去瞧瞧。”

这谣言不知由何而起,越传越凶,有人等不及坐船撤走,拖儿挈女想要出城去,可外头想躲进城的人更多,离水街头就听孩子哭大人叫,乱成了一团。

码头更是乱上加乱,若不是纪家军在维持秩序,众人一窝蜂往船上冲,一艘船也别想开出去。

米景阳立刻派人去平息谣言,捉捕造谣的奸细。

此时却有一队士兵飞骑赶来离水港,翻身下马,挤开人群,直奔观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