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调教渣夫之嫡女长媳(125)

君璃忙与君珊屈膝道了谢,笑道:“要说爽利,夫人才真正是爽利呢,不然,如何教得出若蘅妹妹这样爽利人来?”

金夫人方才与君璃说话时,已不着痕迹将她细细打量了一遍,见她穿一身淡绿撒花细纹襦裙,一头乌黑秀发简单地挽着一个如意髻,斜插一枝晶莹剔透喜鹊登梅碧玉簪,腰肢挺得笔直,双眼灿若星辰,言行举止都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半点也没有与人和离后卑弱和羞愧,不由暗暗点头,难怪蘅儿对其赞不绝口,眼前女子确当得起!

先前觉得君璃姓君,又与宁平侯府有亲,君家与宁平侯府都算不得什么好人家,且君璃太自来熟,太会顺着竿子往上爬,而生出几分不喜,便霎时去了个七七八八,笑着与君璃说道:“叫什么夫人,蘅儿既称你为‘姐姐’,难道我还当不起你一声‘伯母’不成?”

君璃从善如流,忙改了口:“伯母有令,焉敢不从?”

金夫人便又笑道:“对了,前儿你送来肥螃蟹,我让厨房蒸了来,我们全家都赞好……”

一旁金若蘅早不耐烦了,拉了金夫人手撒娇道:“娘,亦如和明玉还园子里等着两位君姐姐呢,您有什么话,不如等两位君姐姐见过她们了,再问好不好?”

金夫人一听,故意板起了脸,“你急什么,也不怕你两位君姐姐笑话儿你!”

金若蘅偏着头道:“君姐姐她们才不会笑话儿我呢,那娘,我们就去园子里了啊?”说完,一手拉了君璃,一手拉了君珊,草草与金夫人行了个礼,便跑了出去。

金府园子并不大,一眼便能望到头,丁亦如与许明玉就坐当中一个八角亭子里,瞧得金若蘅带着君璃君珊来了,忙起身笑盈盈给二人见礼:“见过两位君姐姐。”

君璃君珊忙屈膝给二人还了礼,大家便团团围坐下,一边吃茶一边说起话来。说笑一回后,金若蘅便起身请大家去旁边菊园赏菊,趁丁亦如许明玉与君珊说话空档,小声与君璃道:“我娘说事情已有几分眉目了,是我爹爹一个学生,今年二十一岁,已经中了举人了,老家是直隶,距京城大概十来天路程,等过阵子找机会探过那人口风后,再给姐姐答复。”

君璃闻言,自是感激不,暗想不过才只见过两次面,金若蘅便这般真心待她,以后若能机会,一定好生答谢她。

金家吃过午饭,又稍事休息后,君璃与君珊便告辞了,毕竟才第一次来人家家里,总不好留太久。

回程路上,君璃低声与君珊说了托金夫人帮忙为她物色夫婿人选之事,“……先只是瞧着金妹妹是个热心人,所以冒昧一试,不想金夫人也是个热心,金妹妹这个朋友,倒是真值得一交。”

君珊低着头一脸羞愧,片刻方低声道:“让大姐姐费心了,其实大姐姐大可不必将我姨娘话放心上,她成日只待自己小院子里,哪里知道这些事并非只动动口那么容易?况大姐姐已经给了我那么多银子,只凭这一点,我已经粉身碎骨都难以报答姐姐大恩大德了!”

君璃笑道:“九十九步都走完了,不差这后一步,妹妹不必客气。”

君珊抬起头来,认真道:“大姐姐,我不是跟您客气,我是说真,您真不必再为我费心了,我这些日子跟着您,学了不少东西,加之有您给银子,就算爹爹或是母亲真把我许了个不堪人家,我也会自己立起来,将坏日子过成好日子,所以,金夫人那边若能成事也就罢了,若不能,请大姐姐不必再为我费心了,我已没什么能为大姐姐做了,还要累大姐姐为我到处赔笑脸说好话,我实无地自容!”

君珊倒是个知道感恩,知道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君璃暗暗点头,笑道:“你能这么说,我很高兴,不过我既已答应了周姨娘,自然就回履行承诺,你也别多想了,且等过些日子事情有了结果,咱们又再说。”

过了几日,金若蘅让人与君璃送了信来,说是金夫人已问过那人,得知其见是金夫人亲口保媒,十分乐意,只是还得去信先问过高堂意思,等过了年再给君璃确定答复。

君璃想着还有两个多月才过年,给金若蘅回信道谢后,便暂时将此事放了一边。

适逢欧阳总柜使人传话进来,说是盖客栈地已经买好了,打算就这几日便起地基,问君璃要不要出去亲自看一看?

君璃现如今管着家,与杨氏又闹翻了,平日里根本连照面都不必打,要出门方便很,于是第二日起来用过早饭,处理完一应琐事后,便领着晴雪,坐车去了集贤斋。

欧阳总柜早已等那里,见过君璃后,便亲自领着她,去了她陪嫁宅子那边看买地。

这还是君璃第一次到自己名下这所宅子里来,见其五进四间,还带东西跨院并后花园,足足占地好几亩,不由暗自得瑟,这样别墅豪宅,要搁现代,怎么也得上千万了,自己可真是富得流油啊!

买地也足有好几亩,欧阳总柜一边说道:“因这片地太大,买得起整片人少,卖家又不愿将其分割成小块来卖,怕拖上好些年都卖不出去,所以这次见咱们愿意整片买下,便让了咱们一成银子,本该付二万四千两,如今给了二万一千六百两,待会儿便将地契交给大小姐。”

君璃笑着点头:“您老办事,我还能有不放心?您也知道,我如今住君府,色色都极不便宜,这地契还是暂时放您这里好,等宅子盖好了,再送去衙门备案,将两座宅子合到一张房契上,也免得将来横生枝节。”

欧阳总柜想了想,点头道:“大小姐说有理,既是如此,这地契便先放我这里。”

君璃因又与欧阳总柜细细说了一遍宅子布局,待用过午饭后,便回了君府。

其时已是十月底天,京城天冷,到入了十一月时,已是滴水成冰,君璃前世一直生活温带城市,哪里经历过如今这般寒冷天气?君家又不是那大富人家,以前君璃又不得宠,流云轩自然不可能有地龙,于是只能多搁了几个火盆,能不出门便量不出门,只盼着冬天能早些过完。

如此过完十一月,进了腊月,离年日近,各庄子铺子上人陆续交账来了,这便不是君璃能管事了,当然,她也不想管,因回了君伯恭,得了君伯恭说由他亲自来管答复后,乐得轻松自,每日处理完一应琐事后,便仍窝自己屋里,过自己小日子,同时计算着君珏什么时候能回来,君伯恭日前已与她说过,不日便要使人去书院接君珏回来过年了。

很便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夜,祭过灶王神,扫了尘后,过年气息是铺面而来。

这一日,君璃正与厨房管事柳婆子商议年夜饭事,——她性子向来是要么不做,要做便要做得好,既已接手了管家,她自然凡事要做得善美,不落人话柄,就有君伯恭使人来请她去一趟内书房。

君璃只得命柳婆子先回去,下午再过来,然后与来人一道去了君伯恭内书房。

上一篇: 毯途 下一篇: 我的爸比是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