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吉祥县令(107)

谢林安也不甘示弱,讥讽:“怎么?和我有一腿,委屈你了?”

他不过是话赶话儿这么一回嘴,偏偏夏知秋品出了一丁点旖旎的意味。

她和谢林安有一腿吗?怎么听着他似乎还挺乐意的?

夏知秋也不知该怎么接嘴了,她无语地一甩袖子,离开了花厅,徒留谢林安一人在原地出神。

谢林安只觉得今日这一出戏十分得荒唐,要是他不在意夏知秋相看男子,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烦人后续了?

等等,他一开始,为何要在意夏知秋相看其他男子呢?和他有什么关系!

另一边,小翠泡了一盅枸杞人参汤,给赵金石端过去。

她敲了几声房门,喊:“赵大哥,我给你炖了参汤,你起来喝一口吧?”

赵金石是对夏知秋生闷气,又不是故意迁怒于小翠的。他犯不着和她摆脸色,于是赵金石起身打开房门,让小翠进来。

小翠嗅到屋里那味道,忍不住蹙起了眉头。

她是姑娘家,最爱干净,见不得脏乱。

于是,小翠把汤端给了赵金石。

她一进他屋子,居然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找不到。

赵金石急忙帮着整理凳子,道:“小翠,你等会儿。赵大哥给你拿张凳子来坐坐。”

还没等他碰上凳子上的衣物,就被小翠推搡开了。

小翠笑道:“赵大哥,你就老实坐着喝参汤吧!我来帮你整理整理。”

“这怎么好意思呢?”

“赵大哥是我哥哥,我是做妹子的。妹妹帮哥哥收拾收拾东西,这不是正常的事儿吗?可不兴推来拒去的,见外极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赵金石也不好拦着。

他憨憨一笑:“赵大哥的屋子比较乱,委屈妹妹了。”

“混说什么呢!是我不请自来,扰了你的清净。这些活儿,在我眼里都不算什么。从前我还在梁家的时候,要干的可比这些多多了。”小翠是个很爱干净的人,平日里将自个儿的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闲着没事做,还会去帮着擦拭伙房里的餐具。

她在梁家为奴为婢这么多年,一下子成了让人捧着的小姐,还有些不太适应。可能她习惯了伺候人,若是夏府没有她能帮忙的地方,小翠还会有种自己不配待在府中的感觉。

她把凳子上的衣物逐一挂到屏风上,抖好那些衣襟褶皱。多的地方也不收拾了,大体过得去,其他东西就让赵金石自己摆放好了。

小翠的手脚利索,还没一刻钟的时间,屋子就焕然一新了。

这让蹲门口喝参汤的赵金石惊讶不已,他看着身材娇软的姑娘在自个儿的房间里忙里忙外,突然心生起一股暖意来。

要是他以后讨了媳妇儿,是不是也和小翠一样温柔体贴,夜里给他煲养生汤,还会帮他收拾房间?

赵金石只想了一会儿,立马回过神来。

他在心里怒骂自己不是东西,竟敢肖想起小翠来!那可是他和夏知秋认下的妹子,他可真是禽兽不如,连亲妹子都敢臆想!

只是这样好的妹子,要是所托非人,赵金石也心里有点不畅快。

他似乎能理解夏知秋这几日为何这般上心小翠的终身大事了。这丫头招人疼啊,搁谁那儿都不放心,就想自个儿往兜里揣着。

赵金石猛喝一口汤,对着小翠道:“小翠啊,赵大哥和你说句讨心窝子的话。要是你真找不到看对眼儿的夫婿,那不然就别嫁了。赵大哥和你夏哥哥养着你,咱们四个就这样待在府里,也挺好的。”

闻言,小翠笑出声来,道:“好啊好啊,我今儿个还跟夏哥哥说呢!要是找不着啊,咱们就不找了。嫁人还要伺候一大家子的,哪有夏府待着快活。”

这句话中听。

赵金石心里痛快了,之前的闷气也就消散了不少。虽说夏知秋挺不是个东西,可小翠还算温柔体贴。要不,他就爱屋及乌,饶恕夏知秋这回得了?

赵金石这般想着,一碗参汤,很快就见了底。

第86章

隔天夜里,几人在花厅里烤火。

夏府的炭快用完了,之前买的存货,也仅仅是两个月的份额。如今是回南天,天高露浓。墙上满是水渍,随意一摸就满手湿濡。

这样的天儿最冷了,谢林安畏寒,想掏钱买炭,被夏知秋硬生生堵回来:“花那个钱作甚?这都春季了,不出一个月就暖和的,买炭浪费!还不如多买两只鸡鸭呢!”

她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惹得谢林安直皱眉。谢林安后来一想,这镇上买炭的店家确实比隆冬天少了许多,他还得跑到城西去买,要费点工夫,想了想,还是算了。

于是乎,夏知秋把剩下的炭全堆到了花厅的搪瓷盆里,一下衙门,她准时烧炭。

等她洗完澡,换一身常服来花厅。屋里头早被炭火熏得暖烘烘的,将人身上带来的寒意融化不少。

谢林安端着一碟糕点来花厅,见夏知秋怕冷,把窗户关得严丝合缝,急忙伸手打开一道缝,透透风。

他吓唬夏知秋,道:“屋里烧炭,切记要开窗透气儿。你没看案卷吗?有个案子就是说,炭里有毒,关窗熏着,结果一家三口人都死了。”

谢林安这话可不是危言耸听,夏知秋记得是有这么一桩案子。不过他那波澜不惊的说话语气真是太渗人了,夏知秋毛骨悚然,忍不住摸了摸手臂,肌肤泛起一片鸡皮疙瘩。

夏知秋岔开话题,她把视线落到了谢林安端来的这一白瓷碟糕点,问:“这是什么糕点?”

谢林安把碟子放到桌上,捻了一块糕,递给夏知秋,道:“这是香糕,用精白米磨成米粉,再混合丁香、白芷、豆蔻这些香料,以及白砂糖和粉后烘烤成的贡品糕点。相传这是一家卖印糕的铺子,眼见着,下雨天,印糕要受潮,特地用炭火熏烤。哪知道,炭火烤过的印糕比没烤过的更为香脆可口,故而赠名‘香糕’,成了一大名点。这可是京都八大贡品之一,你没尝过吗?”

夏知秋憨厚一笑:“我还真没尝过,当年也没赏我糕点吃啊。”

她话音刚落,顿时察觉起不对劲来。夏知秋双眼一眯,盯着谢林安,好奇地问:“说起来,我这个曾在翰林院里当差的人都没吃过贡品香糕,谢先生没有功名,又怎会知道这样罕见的香糕,还知晓它烤制的法子?”

闻言,谢林安望向别处,避而不答。

他装作没听到的样子,把香糕喂到夏知秋唇边:“吃一口,看看合不合你口味。”

香糕凑到了夏知秋唇边,那烘焙后独有的米香味儿一下子钻入了她的鼻腔,惹得她唇齿生津。夏知秋顾不上许多,张嘴就咬了一口。

这样烤制的香糕和平日里油润的蒸糕口感不同,黄而不焦,香甜松脆,很是可口。

夏知秋就着谢林安喂食的手,一连咬了好几口。

不知为何,谢林安也觉得这般喂食很有趣。好似夏知秋是他养的阿猫阿狗一类的宠物,听他差遣,任他喂食。

上一篇: 皇城金膳斋 下一篇: 权臣养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