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中庭,就见真定郡王这边走出来的却是见过一面的晋王小郡主唐千夏,此刻的唐千夏弱质纤纤依旧,却没了之前与卓芳甸一起去找麻烦时的阴险与刻薄,反而多出一抹气定神闲,甚至还朝卓昭节露了一个淡淡的、礼节性的笑容。
卓昭节看到了她心下奇怪,若被她自己也被人看着,差点就要回头看一看卓芳甸,看来牡丹花会确实是个好辰光,至少这会人人被牡丹占去了心思,之前被传得沸沸扬扬、不得不躲起来“养病”的人,正好借了这个机会重新出来——但唐千夏怎么会在真定郡王这边?
她正想着,忽听底下花鼓一响,早就挽好了袖子的阿杏忙利落的研起了墨。
卓昭节则收敛心神,盯住了底下那盆“春水绿波”,飞快的思索起来。
毕竟是真正的现场成诗,这一次无论卓昭节还是唐千夏都没能做到墨成诗起,各自斟酌了片刻,才拈起了紫毫,落笔时亦时快时慢。
片刻后,两人差不多同时住了手,加盖私印——卓昭节毫无准备,根本未带私印,就拔了头上一支金簪,沾了些许红泥随便印了一下。
这一次两人作的都是七绝,卓昭节的是——
“应是江南鲜春色,
或疑美人顶上得。
千里澄水淘一瓣,
绿波扬作倾城客【注1】。”
她不知道“春水绿波”的典故,因此第二句化用了前人崔珏的《有赠》中描绘美人的“烟分顶上三层绿”之句,此外却是自己诌了,反正她也没盼着延昌郡王赢……所以毫无压力。
唐千夏的七绝则是看得卓昭节一愣……
“娇袅丽人在楼深,
黛粉施毕已黄昏。
闻郎催妆忽又悔,
洗却铅华现本真【注1】。”
“她写的这是什么?这不是催妆诗【注3】吗?嗯,也不对,若是催妆诗,这口吻却不该如此,催妆时总是哄着女方的……可这牡丹的品名到底是什么?”卓昭节狐疑的看着底下那半开的浅绿牡丹,忽然发现它的颜色似乎比方才有些微的变化。
【注1】都是作者原创,日更万字时顺带写的,无暇炼字,另外作者完全不懂平仄,所以需要大家自行理解这些角色都是颇有文学功底这一剧情,另外,作者木有拖字数,这些诗与主线剧情有一定关系。
【注2】春水绿波:绿色,绣球型。初开青绿色,盛开水红色。颈粗,微软。柄粗而长。不知今种古种,不浪漫的描述就是一个剥了外面大叶子的……卷心菜心……其实这个不浪漫的描述是之前在贴吧看到的,从此看到绿牡丹就想到,伊个吧友害人啊,这首诗我酝酿了好久的感情,因为我对绿色的蔬菜都不感兴趣……
【注3】催妆诗:是古代女子出嫁时,新郎催促出闺房时所作的诗文,中心思想在于“老婆你已经很美很美很美了,不用打扮就很好看了,求你快点出来咱们速度去拜堂吧”,与之同类的还有却扇诗。
第一百零七章 笔墨相伤
卓昭节不认识那盆牡丹,古盼儿却清楚得很,因此看完了唐千夏的诗后脸色微变,等诗传了下去,才小声道:“这局有点悬了。”
她是怕这未来的小姑子年纪小又向来被娇宠得紧,如今又得了个江南第一才女的头衔,正被捧的风头日上的时候,可别输了就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失态,所以赶紧先告诉她一下,趁着现在众人还在品评中,卓昭节好歹还能调整会情绪。
哪知卓昭节浑然不在意道:“不要紧,反正我也没说定然能赢……对了,古姐姐,晋王小郡主咏的那盆牡丹是什么?怎么我看她写的和催妆诗有些相似?”
古盼儿脸色一僵,道:“你连那盆牡丹都不认识?”
“我生长江南,根本就没见过几盆牡丹。”卓昭节有点尴尬的道。
“那你写的春水绿波……”古盼儿深吸一口气,问。
卓昭节摸了摸小狮猫,小声道:“若非古姐姐你告诉我品名,我也不知道它叫什么……”
古盼儿一阵无语……半晌才道:“你之前不是写过二乔和虞姬艳装么?”
“都是别人告诉我牡丹的名儿我才写的啊。”卓昭节无辜的道,“多的我就不知道了。”
“难怪你上次那么写二乔……”古盼儿喃喃道,“我还以为你是急切之下写不出来尾句,故意误解二乔凑的……”
她叹了口气,道,“那是娇容三变【注1】!前人有过咏它的句子,所谓‘牡丹已是百花王,王中又有神品出。一株枝上三种色,变化无穷增春色’,此花初开时淡绿,盛开粉红,只在底部留着淡淡的碧痕,到快凋谢时,则转为粉白……晋王小郡主用新妇被催妆时的装扮上举棋不定来比拟,‘黛粉施毕’,之所以黛在粉前就是为了应和它变色的前后,黛眉如山翠对应着初开的绿,胭脂花粉嫣红妆对应着盛开的粉红,后面‘已黄昏’三个字,既指婚礼的辰光快到,为下句接‘闻郎催妆’做铺垫,但也暗喻花开已久,亦到了‘洗却铅华’的时候,最后‘现本真’,那粉白之色可以指小娘子未施脂粉的肌肤,又是娇容三变里最后一变的粉白!”
卓昭节听完古盼儿的解释,也不禁赞道:“果然是好诗,别出心裁又字字珠玑。”
“……”古盼儿默默看着未来的小姑子,现在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时候么!这小姑子到底是不求上进呢还是不求上进呢还是不求上进呢?
如今和唐千夏斗诗的可正是你啊!
作为未来的嫂子,我都准备好了安慰你的话了,你居然根本没当一回事……
只是这一局的结果出乎古盼儿和卓昭节的预料——居然是平局!
品评的是今日整个天香馆、除了作诗之人和下人外的所有客人,照古盼儿和卓昭节的揣测,这一局卓昭节是输定了,最后的平局……
姑嫂两个愣了片刻,都是一头雾水。
其实也不只她们一头雾水,真定郡王这边,由于宁摇碧一直被盯在了雅间里,连鸾奴都没离开过,没有这位世子的搅局,这个是读书人都能分得清的高下,到底是怎么被弄成平局的?!众人百思不得其解之下,到底是宁摇碧开口解了疑惑,他嗤笑着道:“今日除了两边的人之外,来的最多的就是士子……他们不怕看这个热闹!底下大堂里基本上都是这些人!”
……这就难怪了,这些人正指望着借捧出卓昭节这个所谓的江南第一才女,把事情闹到上达天听,这样寻机挑开士子们关心的殿试公平的允诺呢,哪里会允许卓昭节在这样的斗诗上落败?这时候朝廷还没回应,卓昭节的名声先败落了,朝廷自然乐得当作从来没有这么件事儿……
即使唐千夏咏娇容三变确实别出心裁,但在前途富贵的诱惑下,自然不乏昧着良心的人,硬是给掰成了平局……
唐千夏叹了口气,道:“卓家的小七娘,真正福泽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