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这种大埠盘桓了多少年的大族闻家都是转眼之间落这么个下场,其他人就掂量着点儿吧。
圣旨下去的当日,郗浮薇换了男装,禀告宋家夫人后,跟于克敌出了宋府,悄没声息的进了锦衣卫掌管的诏狱。
“真是抬举这老小子了。”于克敌边给她带路边说,“诏狱这样的地方,东昌府尹都没资格,他一个乡间大夫倒是住了进来,还有人日日伺候着。”
他说的伺候着当然不是真正的服侍,而是日日都有人过来用刑。
应天府到底是此刻的京城,这地方锦衣卫的手艺比济宁那边高明多了。
郗浮薇再看到当年给郗浮璀看病的大夫时,根本已经认不出来。
其实这人的脸没动,可除了脸之外,全身上下都找不出什么好地方了,那伤痕累累的样子让打算亲自来送他上路的郗浮薇都忍不住瞳孔一缩,下意识的捏紧了拳。
于克敌倒是眼神平淡:“最近没抓什么人,这边兄弟闲极无聊,忍不住拿他练了练手。说起来这边兄弟的刀工是真的好,你看他身上,跟鳞片似的,伤口多密集多整齐?”
陪他们一起下来的狱卒有点不好意思的摆手:“我那兄弟是前几年才接了他老子的班的,他老子手艺才是真的好,他还差点火候。”
就跟他们解释什么地方的刀痕还是有破绽,看得出来他们是真心认真钻研过,而不是恐吓人。
郗浮薇看于克敌跟他讨论的热火朝天的,那刻苦劲儿跟要考科举一样,不禁无语。
本来她是怀着满腔悲愤跟无数百味陈杂来的,现在么……她打断两人的话:“杀了他罢。”
逝者已矣,真相大白天下,这一场恩怨,该了结了。
狱卒热情洋溢的推荐方法:“弄一桶滚水,才出锅的那种,从他头上浇下去!保证皮开肉绽,哀嚎个数日才会死!”
“这会儿天热。”看了看大夫如今的样子,再想了想狱卒说的场景,郗浮薇忽然觉得也不是那么恨这大夫了,婉言谢绝,“若是这样处置的话,只怕场面过于腌臜,难免牵累了你们,收拾起来可不麻烦?”
就说还是给他一刀吧,干脆利索,拖出去就成,省时又省心。
说着就递上早就准备好的荷包。
这天她出了诏狱后,站在人来人往的街头好一会儿,才对于克敌说:“送我回宋府吧。”
路上于克敌跟她说:“你已经对得起你父兄,如今事情已了,也不必再多想,好生为自己往后的日子考量些吧。”
郗浮薇就笑:“沈家那边找过你?”
“……你就不能装下糊涂?”于克敌叹气,“显得我是真心关心你?”
“多少有些真心的。”郗浮薇说道,“到底咱们相处了这些时候,我也不是那种惹人讨厌的。”
于克敌笑道:“这个倒也是……不过你家世毕竟跟大人有差距,人家沈家对你态度谨慎些也是人之常情。以你的心计,过门之后只要不是赶上多年无子什么的,却也不难立住脚。”
郗浮薇笑了笑,提醒他:“我得先守孝。过门什么的,还早着呢。往后谁知道会是什么样?”
于克敌点头表示同意,但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
欧阳渊水在沈窃蓝的坚决反对下,虽然没能跟着宦官一起来应天府,这些日子也被沈家人设法阻拦着没有同郗浮薇碰面,到底有些贼心不死的意思。
沈窃蓝嘴上不说,却岂能不防着他?
郗浮薇守孝的这段时间,谁知道究竟是谁提心吊胆?
毕竟这位主儿早先可是打算招赘入门,自己当家做主的。
于克敌不相信沈窃蓝不知道这话。
“咱们什么时候动身?”他定了定神,问,“我得带些土产什么……你说了时间我好算着日子采办。”
正文 第一百五十四章 皇太孙
郗浮薇是夏天的时候说要回去东昌府的,但真正动身的时候已经是九月里了。
本来不会拖这么久,主要是八月下旬是宋家夫人的寿辰。
作为头次上门的义女,总不好明知道义母寿辰将近,还一走了之。
故而专门留到宋家夫人做完寿才告辞。
几个月的相处下来,她跟宋家人的关系也融洽了不少。
出发这日,谢氏跟宋稼娘都到长亭相送,说了好一会儿话才登车作别。
沈家那边不动声色,却将这一幕打听到,沈三小姐就跟张氏说:“看来咱们倒不必担心这位是个拎不清的,能抢了宋稼娘的准未婚夫还跟宋家处好,进了咱们家门也不会太生事。”
张氏说道:“她愿意让我省心,我也懒得找她麻烦。就是她家里人丁单薄,也不知道日后子嗣上头会不会再叫我操心?”
言外之意,就是郗浮薇只要进门之后不影响沈窃蓝的后嗣问题,张氏对这儿媳妇也没其他要求了。
沈三小姐转过身就将这话传给了沈窃蓝,顺带讨要好处。
她这段时间没少给郗浮薇说好话,可未必是真心向着这未来二嫂,不过是被兄长收买,专门策反张氏的。
沈窃蓝得知母亲的想法后总算放下心来。
虽然郗家的确人丁单薄,甚至之所以会招来灭门祸事,跟这一点不无关系。
试问郗家倘若像闻家一样,子弟众多,即使声势不如闻家,闻家又怎么敢起谋害他们的念头?
毕竟勾结大夫害死一两个人还能遮掩下,害死十几二十几个人,足够上达天听了,闻家敢疯,地方官也未必敢陪着他们疯!
要知道不管是前朝的太祖皇帝陛下,还是当今天子,可都不是手软的。
从郗家这几代的血脉情况来看,怎么都不像是兴盛的样子,郗浮薇若是继承了这一点的话,的确需要担心子嗣缘浅的问题。
然而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沈窃蓝亲自抽空跑了趟东昌府,命人将郗府收拾出来,以备郗浮薇守孝。
不过郗浮薇风尘仆仆回到东昌府之后,却没有立刻住进去:“我要守孝,矫儿也是。我兄长没有旁的子嗣,结庐寝苫的事情只能矫儿来,就算如今日子已经出了小祥,垩室之居,放他一个小孩子独自住着,我也不放心。”
其实居丧的礼仪虽然自古流传下来,但寻常人家守的根本没有这么严格的。
毕竟说句不好听的话,这时候不是每户人家都能支撑的起守孝三年不事生产的生活的。
何况像郗矫这种一脉单传的情况,年纪又小,万一守孝的时候吃不消来个三长两短,郗家就完了。
然而郗浮薇对郗矫寄予厚望,指望他跟自己那早逝的兄长一样,往后也能够读书有成,光宗耀祖。
那么守丧之事,该做的样子总要做,免得授人话柄,将来被人攻讦。
因此打算在垩室附近临时找个房子陪侄子。
“住个三五日也就是了。”沈窃蓝劝她,“就说悲痛过度病了,移回来就是。”
这一手是大家心照不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