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秀这会已经没心思去听他罗嗦,打断道:“他们是用什么理由废弃了本宫的五哥?”
“理由?”提起此事燕九怀的脸色蓦然变得冰冷,半晌才冷冷道,“太上皇无道,罔顾黎庶生死!”
“胡说八道!”元秀怒极反笑,“今上从登基时起,夙兴夜寐、事事躬亲,勤政之名朝野皆知!如此人君也算无道,那么从古以来的明君却要怎么个样子!?”燕九怀称呼改口改的快,这会就算丰淳已经无力回天,但诏书尚未公布天下,他已经一口一个太上皇,元秀却是不承认的,依旧以今上呼之。
燕九怀认真思索了下,诚恳道:“你说的夙什么妹我听不懂,后面的事事躬亲也只能猜到一点,不过勤政二字我算是听明白了,这个说的倒也是不错的,太上皇听说从登基后便未曾旷朝一日。”说到此处,他眯起眼,露出似笑非笑之色,“不过公主殿下想必也该知道,勤政……未必无道吧?我虽然认字不多,也不耐烦看什么书,可也听人说过商时纣王之事,纣王上朝时有臣子谏他所为,他便当殿使人以重刑惩之,若是这样的勤政我瞧还是少上几次朝的好!”
元秀差不多是咬牙切齿道:“今上几时以苛刑待下了?”
“黄河决口引起的换田之事你可知道?”燕九怀蓦然凑到了她耳畔,恻恻道,“民变之事闹大了,太上皇与韦造委实压不下来了,连邱逢祥都屡谏不成一怒起兵逼宫了……如此昏君,公主殿下你说还留着他做什么呢?”
“黄河决口?”元秀一脸懵懂……
燕九怀饶有兴趣的坐回原处,微笑道:“所以,公主殿下自以为聪慧,却不想全然落在了杜老狐狸的算计里面!”
元秀公主
正文 第三百三十二章 狂飑渐(七)
[更新时间] 2012-07-03 23:53:27 [字数] 2300
“不知道阿煌此刻如何了?”晨雾还未散尽,远隔关山的长安正经历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通往河北的官道上,数骑飞驰中,一个男子略带疲惫与焦虑的声音,忽然响起。
师如意对贺夷简这个未来的自己的辅佐对象最大的遗憾就是他对元秀公主委实过于看重,不过此刻却主动接话:“贵主是女郎,就算杜青棠与邱逢祥联手,但想长安望族如云,杜青棠还不至于敢冒天下之大不讳篡位,不拘是李家其他哪一位登基,她总还是金枝玉叶,只是今上原本是贵主胞兄,对贵主自然要格外纵容与溺爱些,此后恐怕不及先前礼遇罢?”
贺夷简叹息道:“我正是担心此事,阿煌性格刚烈,我担心此事她会经受不住!”
“贵主生长宫闱,不说远的,几十年前怀宗皇帝在位时沉迷丹术,王太清乱政之时,诸皇子生杀予夺,宪宗皇帝若不是因着排行小又刻意的藏拙,早便如先前贤名在外的英王一样遭了毒手了。”师如意劝说道,“这些往事贵主岂能不知?”
“我终究不能放心。”贺夷简反手给坐骑又加了一鞭,沉声道,“回魏州之后,我会立刻向大人请求出兵!清君侧!保丰淳!”
师如意欣慰道:“六郎终于知道事情轻重了!”他最担心的,是贺夷简说着说着,非要继续前往长安打探元秀公主的消息。
此刻贺夷简虽然出兵的目的还是多半为了元秀,但至少是用过脑子的。
师如意自小与贺夷简一起长大,对贺之方自然也是时常接触的,对于这位当初弑叔杀兄戮弟才达到目的、又在宪宗皇帝与杜青棠手里保下了魏博节度使之位的节帅,他不敢说多么了解,但至少颇知性情,而这些年来,贺之方的打算,师如意也渐渐猜到了一点——毫无疑问,贺之方是一定要将魏博镇交到自己的亲子贺夷简手里的,倘若贺夷简掌握不了,贺之方很有可能,打破河北三镇历来联手进退的均衡,主动上表,将魏博五州交还长安!
以此换取贺夷简入长安为官,或者得封一爵,坐享富贵。
这样,哪怕是为了给其他藩镇树立一个可靠的榜样,长安也会拼命保护贺夷简的安全,并且继续给予他锦衣玉食的生活!
毕竟贺之方只此一子,贺家虽然还有一些远亲,然而贺之方当年为了争夺节度使之位,连同母所出的兄弟侄儿并叔父都杀戮一空——那些远亲他若是没有亲生骨肉,或者不得不从中过继嗣子,如今有了贺夷简,自然是什么都要为了贺夷简考虑!
贺之方活着时,魏博五州在他手里犹如臂使,便是长安,也不能不对贺夷简忌惮几分!但贺之方死后呢?他晚年得子,得的委实过晚了!
贺夷简如今不过十七岁,距离加冠尚有三年,这个年纪便是才华横溢,放到了朝里为官作宦,必定也要刻意压一压的——这不是为了打击少年人,而是因为才高年少者,若是过于坦途,反而是害了他——昔年甘罗十二为相、当年即死,便是个例子。
从来为一州之长官刺史者,至少也要二十余岁,就是膝下已有二子一女的杜家三郎杜野,已经算得上梦唐最年轻的刺史之一了——但杜野上任,杜家长辈在后面出谋划策不说,身边更是派了数名年长谋士,里面甚至还有杜家如今的家主杜黄衣从前的心腹帮着参谋!此外,杜野任刺史时,正是他的叔父杜青棠只手遮天之际,诸镇都对杜青棠畏惧若虎,所以他到了任上后,上下畏惧那时候杜家声势,无人敢加以为难,饶是如此,杜野在起初几年里,少不得隔上十几日便要写信回长安请教!
魏博镇有五州,还不是简单的五州!
这五州军政民生,大小官吏,林林总总,皆不受长安节制,全是贺之方一人说了算!因此,贺之方若想接掌魏博,他需要学的,需要做的,不知道比杜野多多少!
问题是杜野上任一州刺史时年纪比贺夷简如今长,他的身后还有当时声势浩浩的长安城南杜氏,就是后来丰淳登基,他还有杜家久经宦海的众多长辈在背后指导,有杜家在本朝经营数百年盘根错节的人脉可借助……贺夷简,若是贺之方死了,他又有什么?
贺之方的这个打算,其实三镇也不是不清楚,若不然,李衡也不会主动提出将自己最为宠爱的女儿许配给贺夷简了,成德、幽州,虽然联手也足以使长安头疼,然而三镇原本连成一片,盘踞河北,若是失了魏博,单剩两镇——换作了宪宗皇帝当年,恐怕早就在动淄青前,先把曾逼迫德宗皇帝下罪己诏的河北解决了!
师如意本是贺之方旧部之子,虽然不像贺怀年那样与贺之方之间有父子之名,但也确实深受贺之方信赖,他对贺家的忠心,绝不逊色于任何一名魏博部属之下。
如果贺夷简当真在贺之方死时仍旧无法掌管魏博五州,那么他此生的命运,也只是陪伴贺夷简前往长安,帮助后者斡旋关中各家之间,碌碌而死。
以师如意的想法,他当然更希望追随贺夷简彻底的掌管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