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门骄妃(321)

“这次小选是为皇家的子嗣计,皇上是圣君,岂能不体查其中深意?这些贵妃还是不必操心了,如今二皇子已经进学,你只管将两位公主照顾好就行了,服侍皇上的事儿么,就交给惠贵嫔跟以后的姐妹好了,”梅皇后刺了梁贵妃一句,又睃了薛德妃一眼,“德妃也是一样,皇上身边无人,再选就是了,可是三皇子却不能没有生母照顾,你是官家出身,这其中的轻重,不必本宫多言吧?”

薛德妃本来对灵佑帝也没有多少情思,若不是为着儿子的将来,她宁愿做一个无宠的德妃,“娘娘教导的是,臣妾也是这么想的,这以后宫里的妹妹越来越多,娘娘就要操劳了,想想您还要抚养小公主,也着实辛苦呢!”

“可心?那孩子太皇太后极喜欢,时不时要抱到永安宫去,本宫主要也就是打理宫务,倒也没有多累,不比你身边养着皇子,贵妃还要照顾两位公主,唉,说起来啊,咱们这些宫中的老人儿,还真是各有各的忙啊!”梅皇后叹了口气,这阵子她也看清楚了,这个薛氏,比梁氏那个聪明都长在脸上的要难缠的多,薛氏的目标,是她手里的宫权。

郑太后自己的目的没达到,也没心情听梅皇后几个打机锋,“太子这不回来了么?哀家原说要办宫宴呢,这一打岔,不知道得推到什么时候了,”

关键是她看好的几家适龄的女儿,居然都叫女儿参加了这次小选,真真是气死她了,“皇后准备怎么安排?”

“皇陵离京城远,如今离太子出孝也有月余了,再以这个名头请宗亲们过来不太合适了,臣妾看锁玉溪边的几丛腊梅开的正好,不如就办个赏梅宴,除了宗亲之外,”梅皇后扫了一眼下首坐的几个姑娘,“过几日她们的位分也该拟出来了,到时候,正好大家都认识认识,省得一家人互相都认不得了。”

这是要在宫宴之前将剩下的秀女都给撵出去啊,郑太后冷冷一笑,“成,都依你,就这么办吧,”她要是能叫儿媳妇给拿住,就不坐这个太后的位子了!

☆、第209章 二百零九更新

周承辉从皇陵回来,人瘦了许多,心情也十分低落,以前大晋的危相对他来说,只是停留在被内阁扣下的折子里,战报里,还有户部空荡荡的钱仓里,而这次出京,才真是叫他大开眼界。

“骄娘你不知道,山西一个小小的举人老爷,居然有田地上百倾,”周承辉看着碗里白玉般的贡米,不由想起他看到的佃农们黑乎乎的粗糠,那些人,是他将来的子民,却连自己□□的马吃的都不如。

“其实京城各府也是如此的,除了御赐的功业田,也都在底下各县或者祖籍买了不少田产,当然,还有受不了赋税带田来投的,”杨骄见周承辉没有胃口,也不硬劝,盛了碗汤放在他的面前,这次周承辉名义上是去谒陵,其实来回这两个月的时间里,他悄悄带了亲卫快马跑到了宣大,一路所见,自然不是只在京城太子府里能比的。

“这样上坑朝廷,下坑庶民,肥的只是那些所谓的读书人,”周承辉冷冷一笑,勋亲们到底曾经有功于朝廷,那些举子呢?就因为多读了几本书,便可以鱼肉乡里?

现在想这些有又什么用呢?太子之位要保全,还得靠这些鱼肉乡里的读书人,杨骄叹了口气,不动声色的换了话题,“殿下可见着康亲王父子了?”

“嗯,宣大有今天的局面,还真是多亏了康王叔,”可是想到康亲王当年为了丁湘云所做的事,周承辉摇摇头,“我跟他说了互市的事,康王叔也是极赞同的,其实宣大一线这些年是最平静的,私下里,他们已经悄悄这么干了,那个殷家能走到今天,可不止是铁器这么简单,”

“这样最好,”总算是有些好消息了,杨骄抚掌道,“也只有从宣大一线上挣些银子来贴补了,”不管怎么样,先撕开个小口子,杨骄就不相信了,有利益在,大家能不动心?当年俺答汗带了三娘子来朝之后,朝廷最终也是开了互市的。

“五日之后咱们就得往宫里赏梅去了,殿下可做好准备了?”杨骄见周承辉情绪好了些,笑着打趣道。

周承辉自然知道杨骄说的是什么意思,呷了一口碗中的汤水道,“有什么可准备的?兵来将挡罢了,真赐了人下来,你找个地方随便安排一下,晾上几年,想回家的就报个病故就成了,”

说到这儿,周承辉向杨骄眨眨眼,“郭太医不会连这点儿医案都写不了吧?”

“照殿下的意思,太医院是可以要谁生,任谁死的地方了?”杨骄可不愿意周承辉心里对郭家有这样的印象,“郭家世代行医,坏良心的事可是不会做的,可惜啊,有的时候,圣命难违啊……”

“你啊,最是个小心的,我不过一句玩笑话,你倒七七八八说了一堆,还是不信我?”周承辉放下手里的筷子,笑着将杨骄揽到自己身边,“我可是将那些人的未来都交到你的手里了,你还不信我的真心?”

想想未来进到太子府里的女人,杨骄心里也沉沉的,一点儿也不担心那是假话,“那臣妾可要好好看看殿下的真心了!”

因为帝后对小选的事都很上心,因此没几日,最终入选的名单就下来了,未能最终入选的,宫里都赐下金花玉帛将人送回,而入选的十二位秀女,以郑家姐妹的位分最高,一个封了柔嫔,一个封了丽嫔,剩下十人,则是贵人才人美人不等。

等到了宫宴这一天,近支宗亲们都纷纷进了宫,太皇太后看着已经苍老了许多的老康王妃,示意宫人扶她坐在自己身边,“哀家叫你多来宫里走走,咱们一起说说话儿,也有也不愿意出来。”

“臣妾现在就只想过在王府里,每天看着蕊娘她们几个,实在是提不起精神来走动,”曲氏摇了摇头,“娘娘,臣妾真的是觉得自己老了!”

她看着已经跟杨骄坐在一处的马蕊娘,“徇哥儿有蕊娘照顾,臣妾现在啊,只要看着蓓娘嫁了人,就可以冥目了……”

周蓓儿的年纪不能再拖了,王府跟曲家已经商量好,吉日就定在腊月里了。

“你这老货,混说什么呢?哀家还在等玄孙呢,你不想抱抱曾孙?”姜太后心比曲氏要宽的多,指着她笑骂,“你那个宝贝孙子可还在宣化呢,哀家还准备跟你说,等过完年开了春儿,不如叫蕊娘往宣化去一趟,替你看看康王跟世子。”

武将在外,家眷是一律要留在京城的,太皇太后这是为了康王府的子嗣破例啊,曲氏眼眶一红,又不想过于引人注目,在座位上探身道,“臣妾谢太皇太后恩典。”

“你跟哀家客气什么?咱们这一辈儿周家人,也就剩下咱们这一对儿老姐们儿了,你也算是陪了哀家几十年,”太皇太后拍了拍曲氏的手,目光落在正在窃窃私语的杨骄马蕊娘身上,“不过咱们的情分,以后有这对小姐妹继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