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含笑摇摇头,转身向孙氏的院子行去。
……
翌日一大早,简亲王府和建昌侯府就吩咐人送来了摘好的日子。
秦珊的亲事确定在九月初九,距离如今不过两个多月时间,而秦惜的婚事则是定在了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时候。
婚期订下来之后秦珊就进入了忙碌的备嫁时期,因为时间紧促,所以建昌侯府很快就送来了第一批的聘礼,足足二十多箱的聘礼,每个箱子都塞的满满的,老太太瞧见了立马心花怒放。秦珊的脸上也难得的见到了笑脸。
孙芷偷偷的和秦惜说,“这女人这时候竟然还能笑出来,我还真是佩服她。”
秦惜笑笑,她也十分佩服秦珊的忍耐力。
秦家以极为匆忙的方式忙碌了起来,这样也挺好,起码秦珊被关在房间里做女红,不在秦惜面前晃悠着恶心她了。
孙芷是个闲不住的姑娘,再加上她看秦珊不顺眼,经常偷偷的溜到厨房里在秦珊饭食里加一些料。她武功高,旁人也发现不了,因此秦珊的院子里经常传来秦珊染了风寒啊,腹泻啊,呕吐啊的消息。
秦惜每次都听得开怀大笑。
她发现孙芷真的是个宝,她和孙芷整人的方式不同,她更愿意从根本上打击敌人,让敌人彻彻底底的翻不起身,从心里给她创伤。而孙芷则是以祸害敌人身体健康为主,每每都让秦珊身体不痛快。
秦惜从来没有想过用这样的方法打击人,因此知道了秦珊短短三两日就瘦了好几斤,差点因为腹泻而掉进马桶的时候,她着实佩服孙芷到不行。
秦惜这几天过的无比悠闲,有简亲王妃的吩咐,老太太和秦漠北也不敢找她和孙氏的麻烦,因此她这几日最多的就是得了空闲去孙氏的院子里坐坐,和表哥表妹说说话,偶尔从孙氏的手中拿了出府的对牌,以带孙远扬和孙芷出府熟悉京都的理由,出门游游山玩玩水,偶尔从大街上买些有趣的东西带回去给孙氏,日子别提多自在了。
孙氏本想她一个女儿家经常出府不太好,可瞧着秦惜脸上那灿烂的笑容也就不忍心多说什么了。
她这个女儿少年老成,鲜少有这样开怀的时候呢。
就这样完了五六日,这一天晚上,净慈寺的道虚师傅前来拜访。秦惜瞧见她的时候心里微微惊了一下,把道虚师傅引到了内室,把所有人打发出了屋子,让秋意牢牢的守住房门。
“道虚师傅……您来找秦惜所为何事?”
“净心师太让贫尼转告秦惜施主,太子殿下的人马在山上遍搜无果,已经撤离。您关心的那位施主伤势也已经大好,现如今已经被师太送下了山,想来应该已经安全了。净心师太让秦惜施主不用担心了。”
秦惜松口气,这几天虽然玩的疯,可她内心的最深处依旧藏着一抹隐忧,生怕楚容被太子的人给找到。
如果被找到了,不但不能传信给哥哥,恐怕还会连累净心师太。此时听到这消息,她提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山上碰到的男子她只猜到是大景朝的皇子,大景朝的皇姓为“楚”因此,她只知道那男子姓楚,却不知道确切的名字。
那男子不是普通人,既然敢孤身来到大远而不被人发现,必然有所依仗,如今虽然虎落平阳,可只要能逃出太子的势力范围,秦惜相信,他一定有从大远朝逃出去的法子。
“那就好,那就好。”秦惜双手交握,不可抑止的激动起来,只要他逃出去,就能给哥哥带去消息,哥哥就不会那么悲伤了。
道虚师傅被秦惜的笑容感染到,面上也松了下来。
这几天的时间,太子的人在山上几乎翻了个遍,他们经常在净慈寺里走动,害的她每次给那个施主送饭送菜的时候都心惊胆战,现在总算不用提心吊胆的了。
秦惜握住道虚师傅的手,激动的道,“师傅,秦惜这段时间不能往净慈寺跑,您回去请转告净心师太,就说谢谢她这一次相帮,秦惜记在心里了。”
道虚师傅微微一笑,比起在净慈寺的时候多了几分人气儿,她摇摇头,“师太让贫尼来可不是为了要秦惜施主的谢的。”道虚从衣襟中掏出一张小小的纸条,塞到秦惜手中,“这是那位施主临走之前写下的,让贫尼转交给施主的。”
把东西交给秦惜,道虚便和秦惜告辞,秦惜把她送出府去,回来才打开纸条。
纸条上的字龙飞凤舞,带着几分潇洒的劲道,却又浑厚有力,一撇一捺都用足了力道,透过笔墨仿佛能感受到写字之人当时坚定的心情。
纸条上只有两个大字——等我!
------题外话------
腊月二十四,秦惜就要嫁人了。腊月二十四,某心也要嫁人了,好蛋疼!o(>_<)o~
☆、第七十六章 孙远扬病发,秦惜的杀念
等我?
等他干嘛?
秦惜眉心拧成一股麻花,等他传消息回来?
还是他还会来大远朝,会给她送来哥哥的消息?
秦惜百思不得其解,最终也只能摇摇头,把纸条放在灯烛上烧掉。
……
天气越发的热了,每日从太阳出来到太阳下山这段时间几乎成了一种折磨,树上的蝉不畏炎热的叫嚷着,无端端的让人心情烦躁。天气太热,所有人都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每天都昏昏欲睡。
屋子里热的宛若烤炉,身子稍微动一动就能出一身的汗。窗户打开也热,不打开也热,因为从窗口吹进来的风也热的厉害,烤的皮肤生痛。
房间里所有的被褥都撤了下去,床上的帷幔也换成了最薄的轻纱,屋子里所有的布帘子都撤了个干干净净,可依旧热的厉害。
这样闷热的天气,所有人都不敢出门,秦惜亦然,她每日里就是待在院子里抄抄佛经,要么就是做做针线活来打发时间。
这里值得一说的是,秦惜和容恒的婚事订下来之后,她就开始了忙碌的日子,因为大远朝的规矩,女子出嫁时的嫁衣是要自己亲手缝制的。在大远朝十分看重女子的绣活,出嫁的当天一身嫁衣也能看出女主女红如何,从而来判断这新娘子是否贤惠。
秦惜的婚期订在腊月,喜服自然也是照冬天的来做,所以衣裳的面料也是较为厚重的。孙氏让人送来了大红色的丝绸面料,为了防止她成亲的时候冻着,大红色嫁衣的里面还有一层薄薄的夹袄。这样热的天,秦惜瞧着那夹袄都觉得热的慌,更别说是动手去做了。
“小姐……您还是先做外衣吧,夹袄反正穿在里面瞧不见,奴婢几个给您赶出来就好了。”
“好。”秦惜点头,这样的天儿,她可真的不愿意碰那样厚的东西。
孙氏让针线房的师傅给秦惜量好了身子,给她备新衣裳,秦惜顺手就把布匹丢给针线房的人去裁剪了。裁剪了之后她才开始制作。花样都是提前剪好的,因为衣裳是大红色的,配旁的颜色不太好,所以便用金线打底,绣上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