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澄哑口无言,看向齐泰。
齐泰与黄子澄是洪武十五年同科进士,二人私交相契,如今已是朱允炆的左膀右臂,黄子澄见朱允炆心意坚决,无计可施,只得求助于他。
齐泰之为人较黄子澄圆滑得多,他看我一眼,嘴角扬起一抹轻微的笑意,出列说道:“微臣有两全之策,既可不违先皇旨意,亦可全皇上之心愿,只是不知皇上可愿意?”
朱允炆说道:“齐卿既然有计策,何妨说出来给朕听听。”
齐泰眼珠一转,说道:“皇上遗诏中所言殉葬者是‘旧宫人’,如今新皇已登基,她若是皇上妃嫔,自然不算‘旧宫人’……”
我顿时惊呆了,齐泰居然想出这样的馊主意,要朱允炆封我为妃。
正在此时,殿外专司祭祀的太监匆匆进来,跪禀道:“所有殉葬宫人共计四百八十二名,已点数四百八十一名,尚缺一名,钦天监所择时辰已至,恭请皇上下旨,奴才即刻便将他们遣送皇陵。”
他奏完这些话后,目光带着几分迟疑向我看来:“皇上,凌宫人……”
我脑子里马上想到了一个字:“逃!”
但是,纪纲赠我的迷烟今天并没有带在身边,殿外密布大内高手和锦衣卫,以我的身手想要逃出皇宫难如登天,如果我强行闯出去,瞬时就会丧命在那些侍卫手下。
我抬头看向金銮殿上的皇帝。
齐泰与黄子澄面面相觑,朱允炆沉默不语,他的目光正好碰上我的目光,眼神里带着疑问与探询。
他没有轻易作决定。
我的脑子无比清醒,无论如何我决不能轻易死。
朱棣等候了我四年,我不能让他来到金陵以后连我的尸骨都看不到。眼下只有先避过这一关,是什么名分对我而言并不重要,即使朱允炆册立我为妃嫔,迟早也不过是一纸空文,只要有机会,我就立刻远遁天涯。
我对他轻轻眨了一下眼睛。
“黄卿,齐卿,”朱允炆会意,立即转向黄子澄和齐泰,问他们道:“依你们之见,朕给她拟什么名号好?”
黄子澄仔细打量了我一番,才说道:“凌宫人天生丽质,色若春花之蕊,不知皇上以为封其‘蕊妃’如何?微臣听说凌宫人为永嘉郡主时闺名正是此字,可谓恰如其分。”
朱允炆面带满意的笑容,说道:“黄卿果然有才华,朕就封她为蕊妃吧。”
我不得不叩首拜谢道:“臣妾谢皇上恩典!”心中却想:“只要拿到了迷烟,我马上就逃。”
那祭祀太监仍在殿中侯旨,朱允炆站起身,淡淡说道:“你送她们上路去吧。”
这句话无疑是宣判了四百多人的死刑。
众臣退出之后,朱允炆对我说:“爱妃你随朕来。”
乍然听见“爱妃”这称呼,我只觉得无比肉麻。
往殿后走去,朱允炆果然在殿外等候着我,身边的太监早已不见踪影。
他缓缓转过身来,对我说:“蕊蕊,我今天很意外,也很开心。你永远都是我的好妹妹,无论你是不是真心留在我身边都不要紧,我也没有太多非分之想,只要你平平安安在皇宫里就好。”
他早已看穿了我的心思,也知道我和朱棣的关系。
我低头说道:“谢谢皇上。”
朱允炆道:“我还有些事情要忙,你先回去,我晚上再和你一起去见太后。”
吕妃已被尊为太后,马妃被册立为皇后,叶逐月晋为皇贵妃。
我想起那些殉葬的女史,对他说道:“那些殉葬的宫人……”
朱允炆摇了摇头,双眼凝望着我道:“皇爷爷曾经教导过我,一旦身为万万人之上的帝王,若要君临天下、执掌乾坤,任何时候都必须以大局为重,我不能让皇爷爷失望,也不能赦免她们。”
我很想对他说:“难道以大局为重就一定要对所有人残忍吗?难道以大局为重就必须有人作出牺牲吗?如果你心中没有亲疏之分,你为什么不把我一起杀掉?你为什么不把对我的仁心和怜悯也一起抛掉?”
这些话,我并没有说出口。
朱允炆不想辜负朱元璋的一片苦心,但是他始终不是一个狠决的皇帝。
我怅望着他的身影渐渐远去,在黄昏的落日中仅余一片淡黄色的朦胧幻影。
我下定决心准备今晚乘夜色逃出宫外,正要回自己居所去,却看见马皇后带着几个侍女走过来。
人还未靠近,她冷傲的声音已经飘过来:“恭贺蕊妃册封之喜!”
我不得不暂时低头,躬身行礼:“妾妃恭迎皇后娘娘。”
马皇后冷冷说道:“你在宫中也有几年了,这么不懂规矩吗?”
皇后身为六宫之主,除皇贵妃外,普通嫔妃都要行礼参拜,但是也不必每次见面都跪拜,马皇后存心刁难我,我只想赶快溜出宫外,并不想惹是生非,只得忍气吞声跪在地上,说道:“妾妃参见皇后娘娘!”
马皇后用手中的绢帕擦了擦鼻翼上的粉,抬头看看天色,说道:“我想和你说说话,太后却要我取件要紧的东西,这可怎么办呢?”
那侍女笑道:“这还不容易,皇后娘娘去取了来,再同蕊妃娘娘说话也不迟啊。”
马皇后看着我笑道:“那就只好委屈你在这里等我一小会儿了。”然后得意洋洋对那几个侍女说道:“我们走吧。”
马皇后以为我会跪在当地等着她回来,我心道:“你们未免太小看我凌熙了。”
她们前脚走,我后脚就施展轻功往居所而去。
手脚麻利收拾好随身包裹,将迷烟藏入衣袖中,看准了出逃的路径,静待天黑。
临走前,我又看了一眼生活了四年的地方,门窗桌椅都带着熟悉的味道,桌案上的笔架上,还搁置着几枝磨秃的毛笔。
我将包袱搭在肩上,轻轻带上门,转身却撞到了一个人。
一阵淡淡的兰麝之香传入鼻端,朱允炆伸手挡在我面前说:“蕊蕊,你要去哪里?”
他的身后跟随着四名锦衣卫,为首一人穿着和纪纲一样的衣服,一双苍狼般机警的眼睛,鹰钩鼻子,年纪二十开外,正是新任锦衣卫副指挥使蒋献。
朱元璋卧病后,朝中大事逐渐移交到朱允炆手中,纪纲一年前被派往宁夏追查一宗大案。纪纲一离开金陵,京中锦衣卫的管辖大权尽落于蒋献之手。蒋献为人心狠手辣,不但不输于纪纲,手段更加登峰造极。
我心中暗叫不妙,纪纲给我的迷烟对蒋献他们毫无用处,他们手里一定有解药。
无可奈何对朱允炆笑了一下:“搬家啊!难道皇上打算让我一直住在这里吗?”
他脸上泛起一丝微笑,说道:“朕听说皇后让你跪在宫院里,去找你时你已经不在了,料你定是在此。朕也正要接你过去。”
一列领路的太监掌着宫灯,蒋献等人亦步亦趋跟在我们身后。
皇帝就是皇帝,朱允炆迎接我去新宫室,身边居然还带着几个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