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花落燕云梦(120)+番外

我有些犹豫,说道:“皇上如果发觉我不见了,一定会处罚你的。”

金盏急道:“奴婢在东宫时深知皇上的脾气,他不会杀奴婢的。娘娘若是不作决断,只怕真的要困在宫中了!”

夜色掩映,半个时辰之后,蕊珠宫敞开的窗阁显现出一个酷似我的身影,那是金盏穿着我的衣服,背向窗外而立。

我穿着宫女的衣服,易容改扮提着一个花篮,将随身的东西放在花篮中,大大方方迈出蕊珠宫大门。

距离我一丈左右的面前出现了几个锦衣卫,领头的一个带着笑容问道:“姑娘这是要去哪里?蕊妃娘娘呢?”

我心中暗暗祈祷易容不要被他们识破,向窗下看了一眼,答道:“娘娘说此时的栀子花儿最香,要放在枕畔熏香,我去御花园给娘娘摘花去。”

领头的锦衣卫正要走近我,那晚送信给我的锦衣卫拉住他,笑道:“皇上昨晚歇驾在此,蕊妃娘娘此刻赶着要香花,料是皇上今晚会过来……大哥何必多问?”

他又悄声说了几句话,那领头之人对我道:“我不过是奉命问上一问,姑娘请去。”

我看向那锦衣卫,心知他是有意替我遮掩,对他感激不已。他们都放松了警惕,若是平时,我的易容术根本无法瞒过他们的锐利眼睛。

我设计避开那些锦衣卫后,借着夜色掩护,沿着早已策划好的路径逃逸而出,一切比我想象的还要顺利。

有惊无险出了宫城,又出了皇城,来到莫愁湖畔,我尽情畅快呼吸了一大口皇城外的自由空气。身上的宫女服饰太过于扎眼,我找到一个僻静之处,从包袱中取出自己的旧衣服换好。

亥时四面城门早已关闭,朱允炆很快就会发现我逃离皇宫,一定会命令锦衣卫追回我,很可能会找到燕王府去,连其他王府都有可能会去搜查一番。如果我投宿客栈之中,用不了多久就会被锦衣卫抓回去。

万般无奈之下,我仰望夜空,看到远处一座影影绰绰的小楼,眼睛顿时一亮。

胜棋楼处于徐国公府的后院。

我走近后门,两名仆人就喝止道:“这里是国公府,闲人不得擅闯!”

我对他们说道:“请转告三小姐,北平瑞丽衣坊故人求见。”

二人听说“北平”二字,交换了一个眼神,一人说道:“请姑娘稍侯。”过了些时候,我看见一个鹅黄衣衫的少女从门内匆匆奔出,问道:“人在哪里?”

我见她出来,唤道:“徐姐姐!”

她一把拉住我说:“进去再说吧。”

徐妙锦的闺房很特别,琴棋书画之类的用具并不多,却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精致小兵器,桌案上还堆积着行军布阵图。不象明代千金小姐的绣房,倒象个博物馆。

果然不愧是徐达的女儿。

我脱口赞道:“这里好别致。”

徐妙锦命柳儿给我倒了一杯茶,让她关好门,才说道:“这是我大姐原来住的房间,大姐嫁去北平以后就给我住了。你为什么这时候从宫里跑出来?”

我将数年来发生的事情尽数告知了她。徐妙锦一直待字闺中全是为了燕王,燕王不肯娶她,或许一半是因为徐妙云,一半是因为我,但是这一层关系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友谊。

她听到我曾经嫁给燕王,悠悠叹了口气,低头说:“姐夫的事我都知道,你为了他答应给先皇做女史,大姐心中一直都很感激你。我早已断绝了此念,这样子也很好。”

我轻声说道:“他不是负心之人,迟早一定会给你该有的名分。”

徐妙锦摇头说道:“只要有大姐在他身边……我不会奢望什么的。”

我心里颤抖了一下,徐妙锦十分清楚自己姐姐在燕王心中的地位。正如我知道燕王再爱我也决无可能离弃徐妙云和湖衣一样。

徐妙云对我毫无半点敌意,却为何不能接受自己的妹妹嫁给燕王为妾?如果她嫉妒徐妙锦,当初又怎会容忍他们暗中来往?

徐妙锦问我道:“你以后准备怎么办?是跟着姐夫去北平,还是要他陪着你住在江南?”

我黯然说道:“我是私逃出宫的皇妃,和他在一起只会连累他。可是……”

徐妙锦触动自己心头之痛,抱住我哭道:“可是你还爱他,想和他在一起对不对?我们都错了,明知不该爱上他,还是愿意为了他去受这些罪!……大姐一直惯着他,顺着他,只要他喜欢的事情都帮他去做,大姐心里何尝不苦?如果早知道这样,当初我……我宁可死也不会答应他的!”

碧水长空(五)

我觉得她话中有话,问道:“当初他……”

徐妙锦泪如雨下,说道:“那天他在我家喝醉了酒,把我错认成了姐姐,然后……我糊里糊涂就从了他,他后来也对我很好……我知道对不起姐姐,姐姐也没有怪我……可我现在真的好后悔!”

看到她伤心欲绝的模样,我的眼泪沿着面颊滑落下来。

次日清晨,我心中已有打算,辞别徐妙锦时她问道:“我这里幽静自在,哥哥们平常都不来的,倒不如陪我住些时候。你去了那里,不知道又要多久才能见面了。”

我微笑道:“谢谢你,我们一定会再见的。”

出门的时候,守门的仆人说道:“昨晚城中出现许多皇宫侍卫,似乎是在找人。”

徐妙锦嘱咐他们道:“无论来打听谁,你们就当什么都没看见好了。”

我出了金川门走到江畔,只见两岸羽卫森森,昔日繁华的渡口显得格外冷清,只剩下我孤零零一个人。渡口旁边有个小小的凉棚,我在凉棚里坐下来,清凉的江风吹过我单薄的衣衫,我托腮看着烟波浩淼的碧蓝江水,等候着摆渡船只。

江心上悠悠漂过来一艘小船。

船头一人摇着桨,曼声轻唱渔歌:“东风一吹郎船开,手拿金壶把酒筛……早早去了早早归,莫在江边冷风吹!”

歌声婉转亲切,唱歌的是一名女子。

我从凉棚中抬头望去,茫茫江霭中那摇桨之人是一个年约十七八岁的少女,青衣蓝裙,头扎包布,或许是长期在江上往来风吹日晒之故,面色略显黝黑,却很俊俏,一双大眼睛灵活无比,宛如一朵盛放的黑牡丹。

我急忙喊道:“这位姐姐,能送我渡江南下吗?我愿意多付船费!”

那少女见岸上有人呼唤,仔细打量了我半天,才问道:“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走到岸边,说道:“我是金陵人氏,要去扬州探望几个朋友,劳烦姐姐送我一程。”

那少女犹豫了好大一阵,才点头说:“扬州至此有一百里水路,我要和爷爷商议一下,你先上来吧。”

我感激不已,随即上了她的小船。

小船划向对岸,我们一路闲聊,得知那渔家少女名叫苏曼菱,与爷爷相依为命,住在长江以北的渔村里。

她问我道:“你一定是从家中逃出来的吧?”

上一篇: 红颜泪 下一篇: 回春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