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浮紫禁城(3)

我动了动嘴,正准备询问这个奇怪的男人,这里是什么地方、什么朝代,他又是谁。

他见我醒过来,居然带着和我一样的惊讶表情,看着我的深栗色波浪长卷发、淡蓝色雪纺纱裙、乳白色的系带高跟鞋,抢先一步问我说:“你是谁?居然敢穿着这么薄的衣服来长白山?”

原来这里是长白山。

我环视周围,回想了一下曾经在E国地理杂志上看过的长白山图景,的确和这里非常相似,长白山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都被白雪和冰凌所覆盖,气候极其严寒,那一湾碧绿湖水,看来就是长白山天池。

我依稀记起来,刚才我被冻昏在雪地里,应该他们将我救回山洞中,生火为我取暖。

我向他表示一个友善的微笑:“谢谢你们救了我!请问你们,现在是什么时间?是公元多少年?”

他剑眉略微蹙了蹙,回答说:“公元?现在是永乐十九年。”

我隐约记得马羽珊对我提起过永乐皇帝,却并不敢肯定他的名字,问道:“永乐皇帝的名字是叫朱棣吗?除了他之外,我只记得朱元璋和朱由检……”

那名低头看视炭火的仆人立刻站起来,语气严肃对我说:“姑娘请慎言,切记不可冒犯先帝和圣上名讳!”

那奇怪的男人轻轻挥一挥手,制止他继续说下去,饶有兴味地问我:“当今圣上名讳的确属‘木’,不过,你是从哪里得知朱由检这个名字的呢?”

我转念想到朱由检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如果现在是朱棣称帝时期,这些古代人大概都不会知道他是谁,并没有贸然回答他,想了一想才说:“我不太了解中国历史,大约只知道这几位,也许是我记错了。”

“你……”他顿了一下,猜测说:“你的卷发和裙子都很奇怪!你一定不是中原女子,难道你来自西洋?”

古代的E国,似乎经常被人称为“西洋”,我并没否认,向他点点头说:“是的!”

他伸手将墨镜摘下,向我微笑着说出几句E文。

我再一次惊讶得目瞪口呆。

首先,因为他的眼眸并不是欧洲人的深蓝色或者亚洲人的棕黑色,竟然是淡淡的紫色。

其次,他说的E文十分流利,大意是向我问好,询问我的姓名、家乡和来到这里的前因后果。

我实在意想不到明朝永乐年间竟然会有如此精通E文的古代人,况且,他还有着如此奇异的眼眸颜色、如此奇异的血统。

我毫不犹豫用E文告诉他,我虽然来自西洋,可我是中国人,我的名字叫顾荷蘅,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长白山,还恰好遭遇这一场巨大的山间风雪。

他怔了一怔,淡紫色的眼眸中刹那间掠过一丝疑惑,唇角笑意轻扬,对我说:“既来之,则安之,大明如今疆域辽阔、四海升平,远远胜似西洋,你不如安心留下来,再等待机会回家。”

山洞内有一处地热温泉,升起袅袅的白色烟雾。

那名仆人从温泉中捞起几枚鸡蛋,捧在掌心走近我们,然后恭恭敬敬递给他,说道:“这是奴才家乡的特产温泉鸡蛋,煮熟后蛋黄凝固而蛋清流动,别有一番风味,请四爷赏用!”

四爷?

他看见我疑惑的眼光,爽朗笑道:“我姓赵名睢(注:此字音SUI),在家排行第四。我的年纪应该比你大,你如果愿意,可以叫我赵大哥!”

我轻声念了一遍“赵睢”这个名字,抬头看了看他。

他腰间悬挂着一只通透晶莹的环形玉佩,玉质纯净无暇,玉佩下垂的璎珞呈淡黄之色,极其精致华美;马靴上镶嵌着数枚靴扣,皆系纯金打造而成、光芒闪烁;他所穿的衣饰制作工艺十分细致,一定是心灵手巧的裁衣匠人精心所制。

赵睢,似乎是一个明朝的富家公子。

取下墨镜的他神情开朗,显得年轻而富有朝气,他淡紫色的眼眸虽然异于常人,却并不令人觉得怪异,反而透出一种淡淡的高贵感觉。

2

他见我不停打量他,将一只温泉鸡蛋递给我说:“你先吃点东西,长白山中气候严寒不宜久留,我们该下山去了。”

我见他态度温和友善,伸手接过温泉鸡蛋,却不料那鸡蛋外壳温度极高,我全身早已冰凉彻骨,掌心遇到高温后,我被它灼热的温度烫得惊叫出声,手一颤抖,鸡蛋迅速脱离手掌,然后骨碌碌地滚落在山洞的地面上。

赵睢在一旁看见我拳紧掌心、瞪大眼睛盯着鸡蛋的愕然模样,忍不住哈哈大笑。

我撅着小嘴,向他扮个鬼脸,然后笑了笑,借以缓解尴尬。

赵睢模样十分开心,他俯身拾起那枚温泉鸡蛋,一只手紧握着它,对我说:“你的手太凉了,所以会觉得烫,你把双手掌心相对搓一搓,过一会儿就会暖和起来了。”

我的双手因寒冷而变得僵硬无比,行动缓慢。

赵睢注视我半晌,紫眸中光芒闪动,他似乎迟疑了一霎,然后伸出另一只手,将我的双手握住。

那一瞬间,我不禁轻轻一震。

他的掌心传来丝丝缕缕的暖意,这种温暖的感觉源于人体温度,如同春日阳光下潺潺流过的小溪。

我抬头看向他的时候,发觉他正在低头看我,我们的眸光相遇之际,他紫眸中流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说道:“你不会介意吧?”

我摇了摇头,男女礼节性握握手,很平常的一件事而已。

他看着我,突然问:“顾荷蘅,好拗口的名字,你家人以前都是这么称呼你的吗?”

我向他狡黠地笑笑:“当然不是!”

他继续追问:“那是什么?”

我想起“顾小凡”这几个字就要头疼,并不愿意告诉他,支支吾吾说:“很普通的一个……”

他似乎在思考,沉吟着说:“让我来猜猜看……待字闺中的女孩在家里父母多半是称呼小名,是小荷?小蘅?荷儿?蘅儿?”他见我始终无动于衷、不置可否,带着一丝促狭的微笑,大声补充道:“还是小花?”

我实在无法忍耐,反驳说:“才不是小花呢!谁会起一个比‘小凡’还普通一百倍的名字!”

赵睢得意洋洋看着我,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仿佛在说:“哦,原来是‘小凡’,顾小凡!”

我看到他的模样,知道他是故意利用“小花”激我说出真名,嘟起嘴说:“那是我妈妈起的,如果我能够自己选择名字,我才不会用这个!”

赵睢居然附和着我点了点头,片刻之后,他敛了敛顽皮的神色,对我认真说道:“顾荷蘅其实很好听,只是不太方便使用。你从西洋来到大明,这里并有人知道你曾经叫‘顾小凡’,我可以称呼你‘顾蘅’吗?古有香草,名曰‘杜蘅’,与你的名字音相近,你觉得好不好?”

顾蘅。

是我来到明朝后的新名字,长白山偶然遇见的陌生人赵睢,他给我起的这个名字,既保留了爷爷的原意,也不会像“顾荷蘅”那么晦涩拗口,似乎真的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