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看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先后退出紫宸殿之后,方看了一眼两旁的大臣们,颇有几分不耐烦的说道:“好了,你们也都回去吧,三日后随朕一起去西校场,看看太子这两年来都忙了些什么。”
胡宗瑞还想再说什么,被吴崇古一个眼色止住,几个大臣一起躬身退下。
紫宸殿里只剩下了龙榻上的皇上以及旁边服侍的老太监王德,连一直陪在皇上左右的秦淮也退了出去。
皇上看着手里的飞龙在天青花瓷茶盏,轻轻地叹了口气,若有所思的神情里透着两分落寞。
王德从旁察言观色,低声问:“坐了这大半天了,陛下要不要出去散散闷?”
“朕懒得动弹,你去叫秦淮来陪朕下盘棋吧。”
“是。”王德答应一声,抬头朝着门口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小太监忙飞身跑去找秦淮。
秦淮并没走远,小太监飞跑追上来把人请回去,引得胡宗瑞吴崇古等几个大臣纷纷侧目。
“这姓秦的也不知用了什么妖法,引得皇上一刻也离不了他。”胡宗瑞皱眉道。
“不过是个小人罢了。”吴崇古满不在乎的摇摇头,“为了荣华富贵极尽阿谀奉承之言,全然没有读书人的风骨,胡大人何必跟这种奸臣贼子一般见识。”
“话可不能这么说,现在不管大小事情,只要他一出来和稀泥,皇上的态度就会变得暧昧不明。吴大人不信的话就瞧着,这人早晚是个祸害。”胡宗瑞哼道。
“我说胡大人,你能不能别把所有的力气都放在一个书生身上?”吴崇古皱眉摇头:“所谓蛇打七寸的道理,难道你还不明白?此人之所以猖狂靠的是什么?”
“哼。”胡宗瑞冷冷的看了吴崇古一眼,不悦的说道,“他靠的是谁大家都心知肚明,可是又能怎么样?”
吴崇古一愣之后渐渐地委顿下去——是啊,又能怎么样?秦淮可是上官默的人,而上官默,韩岳这一文一武两个重臣是谁的人,只要不是个傻子都明白。
对于当前大周的形式,胡宗瑞一介武夫或许还有些看不明白你,但吴崇古是个难得的明白人,心里自然看得非常透彻。
自从建国之初,朝廷的大事就在公主李钰的掌控之中,她从官员的俸禄抓起,把户部,工部紧紧地攥在手里,笼络江南几大家族,又得到唐毅和萧祚的支持,把烈鹰卫攥在手里,外加上官默和韩岳两个人死心塌地的保她,皇上由起初的疼爱到后来的不得不纵容,自从殷皇后死后,太子又死心塌地的跟在她的身后,所以皇上对她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以说大公主李钰是大周真正当家做主的人。
原本,吴崇古对公主摄政的事情也没那么反感,毕竟皇上健在,还有太子,公主再强势也是公主,等太子长大,自然会有一番作为,再加上殷皇后的死,太子肯定不会纵容外室干政。
可如今看来,太子不管大事小事都跟公主商议,俨然已经成了公主的傀儡。
当然,这也不是真正触及像吴崇古胡宗瑞这些大臣的根本矛盾。其实,根本矛盾还是邵阎编整的《大周新律》,是大周新律里的君主立宪制。
之前大云朝也设立内阁制,但内阁成员都是从六部尚书里选,有条件入内阁的都是从科举入仕的读书人,商贾之流绝没有入主内阁,手握国家权柄的可能。
可是大周新律却全然打破了这个不成文的规定,将来的新内阁里不仅仅有世家读书出身的人,更有商贾之流,甚至带兵武将也会被提名入阁。
如此一来,吴崇古想要入主内阁高登首辅之位的可能性就极小了。
其实,像吴崇古这样的人,久居乡野,对功名利禄早就看透,原本也不会利欲熏心。只可惜世事变化,权势富贵最容易迷人眼。他的女儿被选入后宫,先是在殷皇后手下难出头,后来又有杨心怡等人压制着一直过得不自在。熟料皇上的恩宠从天而降,吴媛直接被封为贵妃,后来还有了三皇子李钊。
为了女儿和外孙打算,吴崇古不得不丢开之前的淡薄清高,默默地钻营算计,以图大业。
而一向支持杨妃姐妹的胡宗瑞变成了吴崇古第一个拉拢的对象。原因无他,第一,胡宗瑞身上不干净,很容易叫人抓住把柄。这第二么,自然是胡宗瑞是坐镇兵部,手握兵权,是极好的助力。
至于他之前力保杨妃和二皇子的事情,吴崇古根本没放在心上。
------题外话------
好累……
困得睁不开眼睛…
☆、第十六章 明暗对策
结盟,无非是利益使然。
胡宗瑞也知道单凭自己一个粗人,是绝不肯能跟李钰抗衡的。为今之计是先把公主这座大山搬倒,然后,或者二皇子或者三皇子,这两个小皇子才有出头之日。
至于为何不是太子?
其实他也很想拥立太子,成为李钰和李铎姐妹两个的死党。无奈,一开始就站错了队,现在再半路投诚,人家根本瞧不上个,更何况他还有前科。
胡宗瑞也是没办法,杨氏姐妹在宫里争不过吴贵妃,而他在外边也斗不过吴崇古。所以见风转舵或者说权宜之计,他暂时跟吴崇古跳进了一条战壕里。
“看皇上这情形,对太子和公主的宠爱依然超过其他公主和皇子,今日之事,咱们怕是有些莽撞了。”胡宗瑞低声叹道。
吴崇古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天阙门,淡然一笑:“太子回京先去公主府,又拉着公主去西校场这事儿必须弹劾,否则便是我们做大臣的失职。至于其他——本官觉得也没什么莽撞的,不过是投石问路而已。胡大人细想想,可是这个道理?”
胡宗瑞笑道:“果然还是吴大人深思熟虑,如此,以后咱们该怎么办呢?”
吴崇古自然明白胡宗瑞心里的那点小主意,于是笑道:“本官以为,接下来胡大人该操心的是西北的战事。制定战略战策可是兵部尚书的职责所在,胡大人可不要在这种时候失职啊!”
“吴大人放心,这事儿本官是当仁不让。”
“胡大人,话不要说得太满,太子爷虽然年少,却也不是庸才,这西北战事他早就深谋远虑,如今正是关键的时候,本官以为他可不一定会让尚书大人你过多的插手。”吴崇古在自己的官轿之外十来步的地方站住脚步,回头看了一眼森严的天阙门。
胡宗瑞淡定一笑:“大人放心。”
战略战策的事情有太子,韩岳以你卫家父子把持,或许我真的插不上手,但调兵遣将和兵马粮草却在本官的手里攥着。胡宗瑞笃定的想。
安国公主府花园的月华池上,一艘楼船停在水中,溶溶月色和暖色的灯光一起倒影进水里,银光点点在习习晚风中一圈一圈的荡漾开来,让这静谧的夏夜平添几分迷人的风韵。
楼船里,一桌简单却精致的宴席摆在中间,除了李钰,云启,韩岳,上官默,李铎五个人之外,还有西月陪坐在韩岳身边。只不过西月虽然坐在韩岳身边,却侧着身子并不理会这边几个人的交谈,因为在她的身后横了一张小几,桌上是云熙和韩慕儿爱吃的几样饭菜,两个小家伙趴在桌子上安静的吃东西,谁也不说话,西月细心地把清蒸桂鱼里的小刺剔出去,把鱼肉沾了汤汁放到两个人的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