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还珠同人)还珠格格之画心(116)

前车之鉴还没清算,居然变本加厉,兰馨如何能忍?纵使前遭欠了白吟霜的,但教这戏子日日从眼前晃过,成为巨石压身,难道不是自取其祸?

兰馨当然没有要将她杀死那样很毒,只是,要留下她,却也很难了。

如果只是单单被赶走那倒没有什么,可以暗中接济,可是离开视线范围,难以保护,万一被暗探所杀……

福晋坚决不同意,就算她的行为在旁人眼中不可理喻,也是一样。

如此,兰馨只得跑去跟皇后哭哭啼啼。只是那一日十二受凉生病,皇后没空得见,才教白吟霜幸免于难。

等到皇后想起来见兰馨的时候,她又被皓祯的花言巧语哄得回心转意,间接令硕王府躲过一劫。

总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要想个长久之计。将它摊开了才好。

雪如活了半辈子不可能还像年轻人那样天真,她当然不会以为直说会有什么好下场。那么,跟丈夫不能说,跟儿子说行不行?

怎么说这个儿子也养了二十年,不管真的假的都一样有了感情,他总是不会出卖额娘的。

可是,雪如却想象不到,在她想要这样做之前,白吟霜会死于非命。

她上街去买东西,却被一伙山匪劫持拖入树林,然后被打晕了,接着再也没有醒过来。

现场的模样,像是因色失命。只是抵抗未遂,歹徒愤而杀之,这也算是合情合理的。

陷入悲痛中的雪如没办法接受这个事实,但又不能不面对。她知道,不管是谁动的手,她都不可以追究。

心中有鬼的人,没有这项权利。

她不敢轻举妄动,硕王刚刚回府,就发生这种事,很难说他有没有知道。兰馨年纪小不会做,难保她身边的人不会想在前面。

真相,在为了保护更多的人的时候,只能变成假相。

对于这个结局,皓祯很痛苦,很愧疚,无法放下。

他很想问问秀柏为什么会知道他是假的,她为什么会对当年的事了若指掌 ,她为什么更加料到他会为了保住身份地位,而痛下杀手?

——当然,与白吟霜相比,他更要保护王府上下一干人等。出于这条启示,他可以告诉自己,这条忍痛割爱的途径,他没有选错。

可是,为什么秀柏会知道?

秀柏没有告知原因,皓祯也明白不可以继续追问。

对方助他解决了最大的难题,他没有办法拒绝加入阵营。

是他亲手杀死了白吟霜,并且,有一桩物件落在对方的手里。

是雪如当初亲手缝制狐毛坠扣。

昂贵的梅花簪都舍得,区区一个坠扣拿来送佳人又能有什么关系?

只是没料到它成了证据,在垂死挣扎之时的白吟霜死死地扣住了它。而后,被秀柏派去之人所获。日后,如果皓祯有“反心”,不需要多说,只要将它拿去雪如面前,一切,她都会明白的。

只是不知道到时候,作为一个母亲,她是会选择为了真女儿和假儿子拼命,还是在一脉祥和的气氛中麻醉自己。

授人以柄,皓祯别无他法,只得遵照吩咐,在表面上和兰馨联成一线。

皇后会很高兴多了一个帮手,晴儿却是懊悔不及。

内中隐秘,她很清楚,她只恨自己没法猜到这么邪门的招数。

也许,自相残杀,永远是借力打力最好的法子吧。白吟霜一死,雪如的威胁就不复存在了。只是她的痛苦需要时间来排解。

这种事,总是知情者才好动手。说不定,她会将怀疑投射在晴儿的身上。

真讽刺啊。晴儿应该会后悔莫及吧。因为她的自作聪明又害死了一个人。

难不成,硕王府也沦陷了?

那么,也就是说,接下来危险的,将会是皇后?

93 正文 第九三章 胜利在望

该灭都灭了,不好对付还得留着。变成帮手总比对手得益更多,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得坚持下去。

一个人如果只是为了利己,会很难成功。因为各自为营,力量在跑向不同方向,

在最关键时候,它是必须要被凝聚起来。

与皇后终将会有一战,如果可以,当然是尽早将对恃变成合作。

可是,任何母亲最在乎都会是她孩子,只要十二还活着,皇后就不可能放弃战斗。不管她决策是高还是低,她都不会脱手。

——除非有什么把柄落在知画手里。或者她犯下重大错误,必须要还知画一个人情。

自然,前提是,知画得在这件事情上出力。

到底什么事在这种时候,可以称得上是大事?只有两件,一件是生子,一件是立储。

知画不可以拿自己孩子去冒险,从而影响立储这件事,那么她只好在别人孩子身上动脑筋。

十二是不方便动,最近他总是不舒服,皇后看得很紧。十五却可以。没有额娘保护孩子,出点什么意外,都算比较容易。

他只是一个孩子,对他下手,未免太残忍了些。无论他额娘是谁,所有后果,都不该让他来承担。

害死他人,自然是很恶毒,很应该有报应。

那么,这件事就不算难做。

十二病了,有传言说是十五克。为了让他痊愈,而让十五死于非命,虽然很恶毒,但也令人同情。

如果下手是一个母亲,那么无论她为了孩子犯下什么错,都会或多或少地引起同情。

很想辩白皇后不会有机会。因为她曾经让人亲眼看见,她为了护着十二而将十五训斥得泣不成声,小脸煞白地昏厥了过去。

——看来十五怕她,怕得要死。

这样一个孩子,就算真死在她手里,想必也很顺理成章。

所以,当十五再次被惊吓到痉挛时候,居然很快地倒地不起,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在皇后雌威之下竟然惊厥而死,这当然是一桩事故。

只是当事人通常不会理解,这和对头有什么关系。

关系自然是有。因为不管在任何一桩事故里,死亡时间都是相当重要。

要想责任被推却在无关人事身上,那么它一定要在很恰当时间,而且必须有人证。

有了人证,这个孩子才可以仅仅只是风寒侵身不幸,而绝非受人恐吓,无辜亡故。

这个人证当然不可以是容嬷嬷,不可以是坤宁宫任何一个下人。和皇后也不可以很亲近。

最好是在表面上很亲近,但实际上勾心斗角,最合适。

知画无疑是最合适。而且,为了使一切水到渠成,就在这件事发生前几天,她还借故不软不硬地“得罪”过她。

而且,这种“得罪”,被有技巧地处理成受委屈之后伸出援手,就更加难能可贵。

不接受人除了不识相以外,还很心胸狭隘,没有城府。

皇后当然不能让人这么想她。

在众人拥来看十五时候,知画一口咬定,刚刚他还活着。

距离报告危机已经有一柱香了,刚刚却还只是刚刚。

就凭这个孕妇挺着大肚半蹲半跪地在床边握着十五手,焦急万分模样,谁也不能忍心说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