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每每想念黛玉,派人去接,无奈黛玉总有理由不来,接了几次接不到后,那份心思也就渐渐地淡了。薛姨妈见机,便同王夫人商议宝钗的终身,荣国府里便有了金玉之说的闲话。
贾母听了这些闲话,心中不自在,自然又想起了黛玉。
四月的天气,草长莺飞的季节。贾母便以给宝玉过生日为由,命人备了车轿,带着迎春姐妹几个出荣国府往城外当年赏梅的小庄子上来游玩,并命人下了请帖给黛玉,说自己很想念她,请她好歹过来。
帖子是平儿带人送来的,这两年凤姐儿已经揣摩出来,黛玉和平儿二人还算合得来,平儿说话办事也合着黛玉的心思,若派别人去,恐怕连黛玉的门口都进不了。
平儿进门的时候,黛玉正在园子里的凉亭中看着南边送来的账本。宣宁不在,黛玉更加兢兢业业,想着总有一天他会回来,看到自己把他留下的店铺做的越来越大,肯定是高兴地。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喜欢张扬,当时一句‘扬州第一茶楼’便把人家茶摊儿老板的心给收买了,他那海口夸出去了,总不能做不到吧?
想起这些,黛玉便越发的有精神。所以从扬州的茶楼,珠宝店,到姑苏的田产地产,再到京城的绸缎铺,绣庄,玉器古董店她都做的红红火火,尤其是松月风泉茶社在黛玉的干预下,如今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扬州第一。
雪雁带着平儿悄声走到亭子跟前,平儿且站在外边,雪雁走了进去,轻声对黛玉说:“姑娘,荣国府的平姑娘来了。”
黛玉抬头,看见平儿站在外边,便笑道:“来了就进来坐,站在那里做什么?”
“平儿给公主请安。”平儿走上台阶进了凉亭,给黛玉福了个万福。
“打出去!”黛玉轻笑,“这里谁是公主?”
“姑娘就是公主,皇上亲口御封的,怎么会有错?”平儿笑嘻嘻的走到黛玉跟前说道。
“这又不是朝堂之上,谁跟你论这个?你一个人来的?可是你们奶奶有什么事儿?”
“不是我们奶奶有事,是老太太给姑娘下了请帖儿,说明儿要去城西梅花山庄吃酒,请姑娘一定赏光呢。”
“老太太这话可不敢当。既然下了请帖,我是必去的。”黛玉点点头。想着自己也有半月没去瞧瞧,如今天暖,山里的酒舍生意应该更好,很该去瞧瞧他们。
“姑娘真是给奴婢面子呢。奴婢这次回去不怕被我们二奶奶骂了。”平儿听黛玉一口答应,心头松了口气,脸上的笑容也越发娇艳起来。她陪着黛玉说了些闲话,又吃了一盏茶,便告辞回去。
雪雁送了平儿出去后回来,见黛玉刚好看完了账簿,忙上前收拾起来问道:“姑娘,怎么忽然想着去参加他们的什么宴会了?”
“哪里是什么宴会,那边庄子我们有半月没去了吧?也不知最近怎样,正好明天过去瞧瞧罢了。”黛玉自顾揉了揉酸痛的肩膀,雪雁见了忙放下账簿过来帮她揉捏。
第二天恰好是连绵小雨,细细的雨丝雾蒙蒙的吹到人的脸上,凉沁沁说不出的舒服。黛玉坐着车出城,在城门口稍作停顿,便听见车后有人喊:“老吴,赶车去哪里?”
给黛玉赶车的家人正是姓吴,乃胤禛府上的下人。这老吴和胤祥十分熟悉,听有人招呼忙回头看时,连忙跳下车去跟那人请安:“十三爷好。老奴这是送林公主出去走走。”
“林公主?”胤祥一愣,继而笑道:“里面是林妹妹?”
“正是。”
黛玉从车里听见胤祥说话,便掀起了车帘:“十三爷也要出城?”
“四哥约了人在城西的暗香酒舍相聚,我提前过去安排一下。你要去哪里?”胤祥弯腰看着车里的黛玉问道。
“真是巧啊。我也要去那里坐坐。”黛玉微笑着说道。
“该不会是四哥的饭局吧?”胤祥惊讶的笑。
黛玉摇头说道:“不是。我外祖母带着姐妹们在那里相聚。却不知道四爷也在那里请了人。”
“不管怎样,我们都是同路。正好我骑马骑累了,正好借你的车坐坐。”胤祥说着,翻身下马把缰绳扔给身后的随从,吩咐他们先走一步,自己却跳上了黛玉的马车。
黛玉的马车很宽敞,中间一个软榻,两边还有长条软凳。雪雁和春纤见胤祥上车,忙侧身闪开,二人一起出了车厢靠着老吴坐在外边。
“妹妹,几日不见,你又瘦了。”胤祥坐在黛玉一侧的软凳上,看着黛玉消瘦的面颊关心的摇头。
“前天见了四福晋,她还说我长高了呢。许是吃的东西都长了个子,以后不长高了才长肉呢。”黛玉轻笑。
“果真那样就好了。弘晖那小子也该长个儿吧,怎么还那么胖?改日见了得好好地问问四嫂。”
“谁跟孩子比呀?弘晖才几个月?”
“呵呵,说的也是。不过这长个子和长肉可是两不耽误的事儿。改天我叫宫里新来的淮扬菜厨子做几道点心给你送去。”
“不必了,我那里也有两个淮扬菜的厨子,四爷刚从南边找来的。原先还想着吃南边的菜蔬,如今果然吃到了,却不是记忆中的味道。还是算了吧。”黛玉已然摇头。
二人说说笑笑的倒也开心。胤祥绝口不提宣宁的事情,黛玉知道他们都是为了让自己高兴,自然更不好再悲伤。马车一路颠簸着又走出了几里路,便拐进了山里。
远远地看见一面酒幌子挂在树梢,杏黄色镶着红边,迎风招展特别的显眼,上面绣着‘暗香’两个大字,正是当初宣宁的手笔。
“这酒幌子上的字应该改改。”胤祥眯起眼睛看着外边的山景说道。
“改成什么?”黛玉顺着他的目光看出去,山里的梯田一层层耕种的整整齐齐。
“你看这一大片庄稼地多实在,皇阿玛就喜欢这样的景色,不如改成稻香村很好。”
“这里没有稻子,种的不过是些时令菜蔬,冬天除了梅花也就是冬麦,不如叫麦香村的好。”黛玉亦笑。
“不然,这村子里还养着鸡鸭鹅兔,难道还要从这上面改?你原是南边的人,我大清国的百姓是有六七都是吃大米的。还是稻香村更好。”
“那就依你,回头我叫人改了。不过这名字一改,就没了酒舍的味道。”
“不怕,这稻香村三个字一看,便让人想起杏花村,怎么会少得了酒呢?”胤祥笑笑,起身下车:“我先走一步,妹妹在那处院子,回头我去接你。”
“是定在了泉影竹舍。”
“好。我在暖雪坞。等他们散了我就去找你,你若是散的早可过来寻我。我们还是一路回去。”胤祥已经下车,又把着车窗叮嘱黛玉。
“知道了,你快去吧。”黛玉点头,看着胤祥翻身上马而去。
宣宁瞪着眼睛看着白色的屋顶,一遍遍的回忆刚才梦境中黛玉悲戚的面容。想了又想,心中剧痛无比,终于忍不住大叫一声:“七星瓢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