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真走过去瞧了瞧初蕊她们手里的东西,笑道:“你忘了?他今儿第一天上任,人没在,谁收拾我去?”
“哦!”海樱轻拍了拍额头笑道,“我还真忘了这事儿了!今儿可是戚大人第一天上任啊!我说呢,你胆儿什么时候变这么大了,不怕你们家戚大人说你顾绣庄不顾娃了?正好你来了,帮忙去点点数,我好腾出手来缝东西。”
初真好奇地问道:“缝这些书签干什么?”
海樱耸耸肩道:“不知道啊,大老板娘是这样的吩咐的,我们照做而已。”
“宝梳呢?”
“一早带着元宵出门去了,也不知道去干什么了,神神秘秘的,说回来才跟我们说。”
“她这几日就叫你们封这些书签和手带了?”
“是啊,她吩咐的,能缝多少缝多少,还叫我把库里的茶香包也清盘出来晒晒备用。”
“有什么用?”
初真刚问完,元宵就一手提了两捆书进来吆喝道:“海樱姐,出去搬书!”
“搬书?”海樱跑过去借了她手里的书纳闷道,“你和宝梳出去了一趟就买了这些书回来?”
“何止呢!”元宵甩了甩手道,“外面马车上满满一车书,你赶紧叫几个力气大的去搬了进来吧,宝梳姐还在外面守着呢!”
“啊!”众人惊讶不已。宝梳好好的,为什么买一车书回来啊?
果真如元宵所言,宝梳真的买了一车书回来,什么书都有,四书五经,女贞女杰,甚至孙子兵法鬼谷子兵法都有。看着码在院子里像小山似的书本,大家都傻眼了,开绣庄的为什么弄一堆书回来?是打算改行吗?
“愣着干什么啊?”宝梳抹了把热汗,用袖子使劲扇了几下红扑扑的小脸道,“去,拿干净的抹布,多拿几条,把这些书上的灰尘污渍全都擦干净!”
“宝梳,”海樱一头雾水地问道,“你这是打算转行了还是怎么的?买这么多书回来干什么啊?还叫我们擦得干干净净的,是要送人吗?”
宝梳笑米米道:“你还真说对了,我真是要拿来送人的!”
“送人?你买书回来就是为了送人?为什么啊,宝梳?你到底打的什么主意啊?”初真不解地问道。
宝梳坐在书堆上扇着风道:“我的主意很简单,就是要在短时间内打响我们蒙山巧绣社的名头。我看过了,单是在临安城就有十二间绣坊,其中六间大的,六间小的,这跟我们当初在雅州城遇见的是完全不同的。要比绣活儿,不相伯仲,要比人脉我们比不过人家,所以只有走造势这条路了。”
“那跟买书有什么干系?”
“我打算在四月最后一日在灵隐寺外布施,除了一些粥饼吃食外,就是这些书,以及我们会夹在书里的那些书签和手带。书签和手带上都会有我们巧绣社的标记。”
“这样做有用吗?赠粥赠钱大概还有用,但赠书这可没听说过啊!”
“要搁在往常,那绝对是没有用的,大概粥饼抢完了书基本没人来领。可你想想,眼下时局是什么样的,金人就在外面打着,城内个个都惶恐着,连朝廷怕都双腿打着颤颤。我们要在这个时候打出抵抗外敌,俘虏金人这样鼓舞人心的旗号,保准当天来的不仅仅是一群乞丐和平民,那些书生义士也会来。”
初真恍然大悟道:“原来你打的是这个主意啊!不过,这回造势怕是费了不少银子吧?单单这一堆书都花了不少吧?”
“那你就想错了!”宝梳拍了拍手下的书堆笑道,“要花贵了我不心疼吗?最近城里无论哪家书局都生意冷清无人光顾,那些书生都弃了书本不读了,天天忧着国破家亡,所以我一说要买书,那些书局的老板简直是趋之若鹜,折上加折。你猜猜这堆书花了多少?”
“少说也得个八十两吧?”
宝梳比划出了三根指头,得意地笑道:“错,就三十两而已!”
“三十两?哇!”海樱上下左右地打量着那堆书吃惊道,“三十两就买回这么多书?你行啊,宝梳!那些书局的老板怕是连本儿都折在里面了吧?”
“都是滞销货,卖不出去,有人买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行了,都别废话了!打起精神来,好好把灵隐寺布施的事情办了,事成了我再请大家吃大餐!”
“好嘞!”
☆、第三百一十六章 布施受阻
绣娘们立马行动了起来,找出抹布围坐成一圈细心地擦了起来,有的还一边擦一边看了起来。初真把宝梳叫到了一边问道:“说实话,这样造势是行,但万一造了势也不见收效怎么办?其实这几日我也在思量,江南本来就是苏绣为主的地方,外来刺绣并不讨好,要不然我们也转做苏绣吧?本来我们绣娘手艺就好,请几个大师傅来指点,应该费不了多少工夫的。”
“这我也考虑过,但如此一来,我们巧绣社便跟其他小绣房如出一辙,没什么特色了。到头来,我们还是得像那些小绣房一样苟延残喘,捡那六家大绣房剩下的单子,那得挣扎到什么时候去了?所以,我觉得不能转,一转我们什么特色都没了,倒不如咬紧牙关挺过眼前的难关。”
“那好,你既然有了全盘计划,就听你的。布施那日我也得去,当日肯定是人多手杂的。”
“那得跟你家戚大猫商量好了,省得又说你顾绣庄不顾娃儿,跟我唠叨呢!”
正说着,门子跑来禀道:“老板娘,外头来了个灵隐寺的和尚,说有事找您。”
“行,请了他进来吧!”
宝梳和初真一道去了前院,见着了那个和尚。那和尚对宝梳道:“靳施主,是这样的,我家主持特意吩咐小僧来跟您说一声儿,本月月底您的布施怕是做不了了,还烦请您另外挪个日子。”
宝梳微微颦眉问道:“为什么?”
和尚道:“本月底是城里施府施老夫人寿诞,照往年的惯例,施府会在本寺做七日诵诞,为施老夫人祈福,所以还请靳施主您提前七日或者往下个月推迟。”
“这就奇怪了,我前日去跟你们寺里的法开大师说这事儿的时候他怎么没跟我提?日子我都定下来了,宣传的书页我也叫人印了,岂能说改就改?”
和尚忙道:“法开师叔才来寺里不久,不太清楚寺中要务。今日我家主持方丈回寺听说了,立马就吩咐小僧来跟您说一声儿,还请您见谅!”
初真转头对宝梳道:“既然寺里不方便,那不如我们提前几日也行。”
宝梳沉吟了片刻,看了一眼那和尚问道:“若是提前七日,寺里可还有别的安排?”那和尚道:“这小僧就不太清楚了,得问过主持方丈才行。”
“那好,劳烦你跑这一趟了,回去告诉你们的方丈,我天黑之前会派人来给个答复。”
“行,小僧告退。”
那和尚走后,初真问道:“宝梳,要不要这会儿就去寺里一趟,问清楚哪日寺里得空可以做布施,也好把日子定下来。印过的那些宣传书页也只能作废了,另外再印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