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南南!”方爸手中书幸亏移开,不然非得洗个澡不可。
ps:求粉红、求推荐!!
第848章
“你这么激动干什么,我又没说错,你看看萧何不也自污来着,不然还真不得善终。”方默南耸耸肩轻飘飘地说道,“明熹宗不杀魏宗贤,而留给崇祯来杀;乾隆不杀和绅,也留给嘉庆来杀。还有不少这样例子。这说明,先帝并不是从国法和道德来看这些贪官,而把他们当工具来使用。一代枭雄一茬狗,对于崇祯和嘉庆,一轮投名状,用不着魏阉和不再细皮嫩肉和绅来写了。
谁愿意带一条老狗去打猎呢?这么悠久历史里,从没有一纸官民合同,通篇是投名状禅机。”
“典型官场厚黑学,几千年来周而复始,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如果你不想当官想落草,林冲会告诉你——官场是有编制黑道,黑道成为官场预科班。总而言之是交出投名状。”林老爷子意味深长地说道。
老爷子接着道,“贪腐,是维护江山必要手段,反贪,是贪腐一个必要表演环节。很多人义愤填膺追问这么多年为什么没发现这些贪官,早年又是谁提拔贪官?可是你得细想,一个人治而不是法治、人员是提拔而不是选举、上下级其实是人身附属关系国家,擦烂污指数,就是忠诚指数生动体现。不贪,不能得以提拔。不贿,不仅不得重用。制度性**已耳熟能详,也许已是举国投名状。”
“有人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嘉庆祭起反贪大旗,让民众认为你是好,不好只是那些贪官,把责任都推到他们身上,让民众知道社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并非你不想搞好,而是下面官吏不好好执行你政策。对那些民怨太大官吏,宰了他!为民伸冤同时。再把他搜刮民财放进你腰包。这样,不负搜刮民财之名却得民财之实惠。总之,用贪官来培植死党,除贪官来消除异己,杀贪官来收买人心,没贪财来实己腰包,这才是权谋高境界。”方默南摇头说道,“不过可惜嘉庆没有严整吏治。只是杀了和珅一人。”
所以不用气愤,这就是现实!周而复始现实。
方爸嘴角挂着一抹苦笑,这就是清醒人痛苦。“我只求做事,但求无愧于心。”有些事,他得有清醒认识,这里没有童话,有只是**裸现实。和大环境相比,一个人实难以撼动。
至少能影响一下周围人,还是好。
“想多点儿妄想都不行,总是让你们给拉进现实。”方爸叹口气道。身局中。他认识就加清醒,才不至于被迷失。
“对现实清醒地认识。才不会犯傻帽儿。”林老爷子笑道,“不过我还是喜欢你傻帽儿,时不时地冒傻气。”
“噗……”方默南和林老爷子相视一眼,两人笑了。
方爸还是那么耿直,只是为人做事上变圆滑世故了。
方妈和方爸只家里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吃完午饭就驱车回省城了,当然走难免又带大包小包。
特别是方默南给方妈两套上好皮草制成大衣。一套狐狸皮,一套银鼠皮。人人有份儿,方爸也少不了。很时尚,很有范儿,配上多年养出气质,绝对有派头。
送走了方爸、方妈,过了元旦,春节眨眼间就到了。姥姥就开始陆续采购年年货了,虽然早了点儿,但挡不住姥姥热情。
临近年年味儿越来越浓,工业园中几条繁华街道就热闹了起来。
今年又是个好年景,所以采办年货人就多起来,荷包鼓起来,人们采购热情也随着荷包高涨。
商家是热情,早早把商家披红挂彩迎春,商品是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不把荷包里钱花完誓不罢休。
县里面专门搭建了一个年货市场,方默南看来像是吃货市场糖、花生、瓜子。水果包括橘子、苹果、梨。还要买鸡、鱼、羊肉、牛肉、猪肉。蔬菜也是应有有如芹菜、韭菜、黄瓜、木耳、黄花菜、西红柿、豆角、菜辣椒、蘑菇主这些都是必备,自家或请客时用。再就是烟和酒了,当然少不了春联、爆竹。
不过也不奇怪,国人重视传统,大年三十是一年之中重要节日。没看见每年春运是年年刷高,一年一次再苦再累再挤,也要回家。
来采买不但有本地人,还有慕名而来外地人,所以年前这段时间饭店、酒店,小吃一条街是繁忙,个个忙脚不沾地。
人们对小吃兴趣大,不但实惠还顶饿,关键是尝个鲜,小吃摊子前都排满了长龙。再累这些店老板也得硬撑着,然而到了晚上打烊了,数数荷包里钱,第二天照样准时爬起来,或许比平常还早些。
真是累并乐着!不管卖人还是买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满足笑容。
姥姥也不示弱,不管吃不吃上,用不用着,只差没把商店搬回家了。
方默南哭笑不得看着热情高涨姥姥道,“姥姥,怎么吃不完,放着会坏。”
“这个管放心,这些里面有大山、家宝,他们回家时候多带点儿回去。”姥姥给了方默南一个你放心眼神。
“k!你那我不管了。”方默南耸耸肩道。
临近春节,倦鸟归巢,大宝和二丫电话里说道自己寒假不能回来,又赶不上春节,正好放假时间是错开。电话里面,小家伙们好不伤心,还抽抽搭搭,可让方默南一阵好哄。
寒假时间不长,左右2——3周时间,暑假回来就好,长达近三个月呢!
****************
正当别人都欢欢喜喜迎春节时候,莫老大家却是愁云惨淡,莫永辉抓耳挠腮地,看着躺床上做挺尸状爱人。
“爸!我妈到底怎么了,你倒是说句话。这不吃不喝,也不说话,再好人,也熬不住。”莫巧云寒假放假回来,就遇见这糟心事,真是!这日子好了,不该和和美美,这夫妻俩不知闹啥脾气。
俩人加起来都一百岁了。
“我哪知道你妈这是抽什么疯?”莫永辉也是一头雾水。
躺床上夏金枝听到他如此说自己,怒目相向。莫巧云看一清二楚,看来是自家老娘跟老爹闹别扭。
“妈!你就是想和我爸吵架,也得吃饭有力气吧!”莫巧云讨好地说道,“二妮儿,去给咱妈下碗西红柿鸡蛋面条。”
“哎!好嘞!”莫家二女儿,疾步出了房间,钻进了厨房做病号饭。
莫巧云看着自家老爹,西装革履,皮鞋擦锃亮,头发梳一丝不苟,脸上阴郁之气,也随着这几年做生意,消散干干净净。
心情好,自然心宽体胖,人胖了不少,当然那只是和从前比,可不是现脑满肥肠大胖子。
‘财大气粗’,这腰板倒是直起来了,人也显得年轻精神了许多。
“爸,你怎么惹着我妈了,看把她给气。” 莫巧云佯装怒道。
“你说她心思比那针眼都小,芝麻绿豆小事都能气上老半天,我那知道哪里又惹上咱家老佛爷了。”莫永辉瘫坐床边椅子上,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泥人也有三分土性,“你说这两年生意做不错,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以往天天为没钱生气。这日子好了,你有啥不满,我真不知道。生哪门子闲气。”他顿了一下接着道,“真为那些闲言碎语生气,不值当,根本没影儿事。”他是羞于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