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当然了送礼谁要是送的假冒的,还不是作死的节奏啊!尤其是送给领导的。
方默南眼里是震惊,真是‘人才’啊!可惜没用到正地儿。
“你们云县真富裕。”兄弟俩感慨道。“在我们哪亲戚都分不够嗯!哪舍得礼品回收啊!”
“所以啊!你们小本经营正合适,我也不违反规定。”男子笑着说道,一脸的真诚和正直。
瞧瞧!这话说的叫一个漂亮,不知道,刚刚谁违反规定了,真真这张嘴厉害啊!不愧是忽悠人的。佩服!
这下兄弟俩更放心了,绝对是好人,大大的好人。
“可是,我们在云县人生地不熟的,这具体的该怎么操作啊!”年长的问道。
“这……回收店多的是,你随便找。”男子笑着道。
“这不成,这要是被人骗了,买些要过期的可怎么是好!”年长的赶紧摇头道。
圆胖子搭话道,“这样吧!哥们儿,你已经给大哥指了挑明路,干脆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帮帮他们呗!出来做生意,都挺不容易的。”
“对对!帮帮忙!”兄弟俩眼巴巴地看着他,救世主啊!
“成,看在咱么有缘做同一趟车的份儿上,我就好人做到底。”男子最终点头道。
“那咱白纸黑字的写下来,也好安安老大哥的心不是。”圆胖子趁机说道。
“嗯嗯!”兄弟俩点头道。
“可是这定金……”圆胖子提起来道。
“说好只是帮忙的,还提定金干什么?”男子笑道,“等到了云县我直接把人领到店里,你们自己交易得了。”
“大兄弟,你可真是好人,你放心生意成了,俺们不会让你白忙的。”年长的笑道。
“行了!人家还能看上你那点儿好处!人家可是做大生意的。”圆胖子笑着打趣道。
四个人说说笑笑,吃完饭,结了帐,账单还是兄弟俩抢着付的,一起回了车厢。
“走吧!上半场的戏演完了。”方默南拍拍手道。
“看来下半场到云县了。”方爸嘀咕道。“你说他们怎么不在火车上骗完呢!”
“只骗定金,太不划算了,他们想的更大。”方默南挑眉道,一听到兄弟俩手里有上万元,估计改变策略了。
“那不是要谋财害命了。”方爸皱着眉头道。
“那到不至于,他们只是求财。”方默南笑着道。
“行了,老爸别想了,大不了,打电话报警,让人跟着他们不就得了。”方默南说道。
第888章 (加更,求粉红)
“到云县境内,我打电话,让人跟着他们。”方爸点头道。
方爸抬手道,“服务员,结账!”
服务员小跑着过来,笑着道,“列车长已经吩咐过了!您免单的。”
“那南南走吧!”方爸揽着方默南的肩膀朝外走去,他就是给了钱,估计最后还得追到车厢里退还给他。
“南南,看着他们几个。”方爸叮嘱道。
“老爸,这个你放心,他们逃不过我的眼睛的。”方默南不经意间蹭蹭鼻尖笑着道。
“那就好!”方爸点点头。
两人说着话就回到了软卧包厢,两人脱了鞋,各自和衣而卧,“老爸,想什么呢?”方默南看着对面床铺的方爸问道。
“想礼品回收呢!”方爸斜靠着车厢,被子盖着下半身,眉头紧锁着。
“这有啥好想的,不就是吃不完,喝不完,不想发霉、发烂,换钱了呗!”方默南头枕着双手,抬眼看着上铺,漫不经心地说道。
“礼品回收店越红火,说明官员越**。”方爸嘀咕道。“这样的店为啥这样火 说明‘聪明’官员收礼不收钱。还怕礼变不成钱。”
“春节期间和节后,有很多烟酒零售店都挂出了回收礼品的招牌,烟、酒、茶叶、保健品甚至购物卡等都可以回收。节日期间此类生意比平时多了一倍。茅台、五粮液、剑南春、路易十三、中华、熊猫等各种高档烟酒以及黄金、冬虫夏草、燕窝等统统在列。“方默南嘲讽道。“品种多的五花八门,都能开店了。国情如此不好杀的。”
方爸自己不喝酒、不抽烟,礼品收到最多的就是茶叶了。看着每到中秋、国庆、过年,就能看见提着礼品上门的人。
回收礼品,无疑是要较原价打折扣的。如此,谁还来卖礼品?不用看也知道礼品的消费主体就是他们这些体制内的人或其亲属。方爸细细的一琢磨就知道为什么了,目前礼品回收折射了一种现状:一些官员过节收到的礼品太多。吃不完用不了,卖给礼品回收店,折换成现金收入囊中。
当然,送礼者有各种各样的人。礼品有用私款买的,也不乏用公款买的。而面对下属或有所求者送来的价值不菲的礼品,收礼的官员们所给予的最好回礼方式就是:或为送礼者打开便利之门,或为之牟取利益。或为之保驾护航……
方默南道,“送礼的有几个是自掏腰包的,能报销的绝对报销。一般人可掏不起礼品钱,也舍不得自己消费。
对于公款送礼。一些人不以为然。久而久之这就成了官场的‘潜规则’:聪明的官员收礼不收钱,违纪不违法。因此,送礼、收礼早已被视为一种正当且安全的获利方式。而且。同‘三公’消费相比。公款送礼的诱惑力更大。毕竟,‘三公’即便挥霍再多,也只是一种享受,拿不到家里。
但‘礼品’则不同,不但可以‘享受’,还可以牟利。大概也正因如此,有关部门将收受有价证券视为受贿。不过。购物卡之类的有价证券包括春节时礼品回收的烟、酒、茶叶、保健品一类,充其量只能视做第一层级的‘礼品’。如今看来礼品也得上档次才行,走更高级的诸如字画、古董之类的‘礼品’。”
“老爸不收礼,没少送礼吧!”方默南谐愉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她老气横秋地接着又道。
后世常说这年味越来越淡了,可一股与春节有关的风却越刮越猛了,那就是--送礼风。
“你这丫头!”方爸笑骂道,接着又沉思下来,方爸可比南南这个局外人了解的多,感触的多:无论办什么事,都要通过事前或事后吃喝送礼等手段协调,才会办得顺利。争项目,要资金,必须宴请实权人物,才能“酒”到渠成;迎接检查,只须好酒好菜热情招待,就多半会“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横,办啥都行。”争位子,要“乌纱”,更要经常联系领导,增进感情。在请客送礼的潜规则下,再硬再铁的制度在觥筹交错中也会被酒精泡软,再严再实的规则也会被人情所扭曲。
上级来人检查考核,要吃吃喝喝搞好接待;向领导请示汇报工作,要吃吃喝喝聊表敬意;到上级争取项目资金,要吃吃喝喝搞好协调;兄弟单位交流学习,要吃吃喝喝尽地主之谊;出门在外招商引资,要吃吃喝喝表现诚意。
方爸只能管得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也是上面有人罩着,不然早了死了几回了。有道是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