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莫巧云冷哼了一声,别过了头。
一下午都没在和宫希远说过一句话,弄得宫希远好不郁闷啊!不过他自动解释为,起码她对他的话不是无动于衷,如果不在意,又何必生气呢!
只有在意才会生气,不能不说宫希远脸皮厚。心态好!
吃过晚餐后,陈医生道,“我们该走了,明儿再来!”这时候汗才出到上半身,他又道,“这汤药和鲤鱼汤,晚上还得接着喝。”
“嗯!“孙有珍点点头道。
送走了陈医生他们,宫希远和莫巧云也告辞离开。
方默南他们又重新回到室内,商量一下晚上值夜的事情,今儿晚上还得每隔一段时间服药呢!
最后的安排是孙有珍值到晚上十点。余下的交给常久春了。
“放心吧!保证完成任务。”常久春说道。
“表姨,你必须休息。表姨夫要想痊愈起码得三个月,日子还长着呢!不急在一时半会儿的。”方默南握着她的手道。
“对啊!听南南的,你要是累坏了,谁来照顾云山。”姨姥姥说道,“好好休息一晚才有精神。”
“现在看到希望了,就别再担心受怕了。”姥姥也劝慰道,“去睡上一觉。也好恢复一些,瞧你憔悴的。”
“大姨,娘。我听你们的。”孙有珍笑着点点头道。
“连婶,到点,就安排表姨休息。”方默南喊道。
“好嘞!交给吧!我时刻看着点儿呢!”连婶笑着道。
“既然你们都安排好了,那么老头子,我们去睡觉吧!”
司家老太太可真不客气,在众人的目光下,扯着自家老头子,就熟门熟路的上了二楼休息去了。
真是……众人摇头不已。
方默南笑着道了声晚安,就回了半山。
姥姥陪着孙有珍呆到十点,看着她回了房间睡觉,才回去休息。
************
夜半三更,天上没有一丝云彩,月影西斜,漫天的星斗,眨着眼睛,伸手可摘。
叶老三很没形象地坐在椅子上,手不停地挥着,屋内的灯,一会儿明、一会儿灭。
不知道的以为打暗号,或者有鬼呢!
“很好玩儿?”贺军尧挑眉问道。
“当然。”叶老三一道劲风打出,灯亮了。“你不是让我控制力道嘛!我这不在练习嘛!”
得!他还有理了。
“那你回屋自个儿玩去。”贺军尧起身说道。
“不玩了,不玩了。”叶老三举手说道,“咱们现在就走。”说着他提起了脚边的编织袋。
叶老三左看看,右看看,小声道,“老大,你放心,训练任务已经下达了,我都已经安排好了。”
“这是什么?”贺军尧问道。
叶老三打开袋子,从里面取出东西,帽子扣在头上,“矿灯!”
“这是工兵锹,这是洛阳铲,这是氧气瓶,还有这是绳子,千斤顶,几瓶矿泉水。”他是拿出一样,介绍一样。
更像是远足、爬山!
“当当……咱还有金属探测器,比他们先进多了。”叶老三说道。
金属探测器,最早被军队应用于探雷,所以叶老三想要弄到它,简直易如反掌。
“这是什么?”贺军尧指着东西问道。“你怎么连开门雷也拿上了!”
开门雷顾名思义,小型炸弹的俗称,爆破力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定向爆破用呗!只不过这个威力稍大了一些。这万一遇到断龙石,用的上。”叶老三接着道,“咱可没有孙殿英那么狠!放心把破坏力不大。”
ps: 求粉红、求推荐
第908章
盗墓不是考古,会顾及对陵墓的损毁,他们讲究的是效率,又为了避免被警方抓获,盗墓贼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盗墓工作。无论是人手挖掘还是机械挖掘,都不如直接炸开来得快。定向爆破就成了这个行业非常重要的一种运作方式。
而近代最臭名昭著的盗墓贼就是民国时期的军阀孙殿英,为了筹集军饷他命令手下盗掘慈禧的陵寝。他的盗墓行动对近代史影响甚大,而为了快速盗墓,孙殿英采取的方式就是定向爆破,直接命令工兵炸开了慈禧的陵墓。
林林总总的‘盗墓’用的工具,看得贺军尧嘴角直抽抽,“你还真是盗墓呢!放下,这些用不上的。”
这可是目前任何盗墓贼都无法享有的专业配备。
“有备无患嘛!谁知道里面什么情况。”叶老三理直气壮地说道。“咱也得有点儿专业精神吧!虽然咱是第一次干这勾当。”
‘勾当!’贺军尧眉头轻蹙了一下,松开,“这次咱们是去查煞气怎么回事,可不是偷坟掘墓。”
“ok!我知道,我又不缺钱。”叶老三笑道,“这不为了增加神秘感嘛!盗墓耶!”想想就兴奋。
在所有的探险活动中,盗墓,或者说墓穴探险,无疑是最吸引人的一种。而且,这是一个相当古老的行业,自从有了“厚葬”这一习俗之后,盗墓者就出现了。
民间普遍认为,盗墓是有损阴德的行为,有伤天和,因此不到实在没有活路,是不会考虑走盗墓这条路的。
墓是前人最后的归宿,后人凭吊的场所,传承精神的载体。历史上,最彻底的报复是“掘墓鞭尸”;民间。最大的污辱是挖人祖坟。
西汉独尊儒术后,忠孝治国渐成传统,坟墓更有了“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依据。大清律对“偷坟掘墓”的定罪是三个字:斩立决。死刑,立即执行。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已故相声大师刘宝瑞的代表作《君臣斗——金殿斗智》中,有一段“刘墉参皇上”。和珅等人与刘墉打赌,说他不敢弹劾皇上,结果刘墉拿出比皇上拥有更高权威的《大清律》。在**王朝,比皇帝更厉害的是所谓“祖宗家法”——开国皇帝创立的规章制度。后世皇帝原则上要严格遵守。《大清律》中明载一条,“偷坟掘墓,斩立决”,刘墉然后指出,3年前火烧乾清宫,重修宫殿木料不够,皇帝下令拆了明十三陵,用十三陵的木料修复了乾清宫。虽然后来朝廷又重修了十三陵,但惊动前朝皇帝陵寝,仍算偷坟掘墓。乾隆皇帝无话可说。只好认罪。
这个故事当然是野语村言,但道理却是绝大多数国人都认同的:即便是政府行为甚至皇帝本人。也决不能因为“修复乾清宫”这样绝对政治正确的事而侵犯古墓。这才是传统文化中“偷坟掘墓,斩立决”的真谛。
这么严刑峻法, 实际上,保护墓地,而他的背后,保护的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伦理底线。
国人一向敬重祖先鬼神,认为祖先泉下有知。认为孝道是百善之先。所以偷坟掘墓的人是破坏别人家风水、折腾人家泉下安宁的祖先。所以绝对的有悖人伦善道的。
然而那些巨大的陵墓就像是一个个的金库,明明白白地对盗墓者招手,告诉他们这里拥有大量的宝藏。在利益面前。一切的人伦道德都是用来践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