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这小子长的不起眼,不管是南疆战场,还是后来第一批特种兵。都是贺老大手底下,身手自是不用说。这学识吗!自从在贺老大手底下后,拼命要求进步。由原来的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虽然没有正经念过书,但架不住严师出高徒,没有正经的考试过,经过几年努力这学识差不了。
常久春懊恼地扒拉扒拉脑袋,眼神回避着他,他没想到这么快就暴露了。“四少,我来这除了干活儿外,还有保护方医生。”他也知道瞒不住,索性都说了。
“保护?南丫头有危险不成。”叶老四眸底眼神如出鞘的寒剑般冷硬而凌冽,语气森寒,“你给我说清楚。”
尽管常久春经历的多,有着常人不同意志力和定力,还是被他冷沉犀利地眼神一扫,他居然有种压迫窒息的感觉。
常久春把自己知道的说了一遍,是关于方默南在蓉城发生的事。
“啪!”叶老四怒不可遏,一掌把自己所坐的石凳给劈下一角。
“四少,那些人已经被判了死刑了。”常久春赶紧说道。“你没事吧!四少。”
叶老四深呼吸了几下,“我没事!”他起身拍拍常久春的肩膀,“好好保护方医生。”他起身离开,回了半山。
“这个我知道。”常久春憨憨地说道,本来嘛!他就是来保护方医生的,现在又有救腿之恩,还有什么好说的。
其实常久春在这里待的这些日子,人家方医生跟本就不出门的,连农场大门都没踏出过。那里会有啥危险,他现在纯粹是个农夫,亲近大自然,这日子过的平静安详、舒服惬意,他可是一点儿都没忘记自己的初衷,时刻警醒着呢!
半山房前,方默南在泡茶,动作如行云流水,神情淡雅宁静,唇边挂着一抹闲适的笑意。叶老四坐在她对面,上下打量着她,她没事就好。合着淡淡的茶香,她就像是空气中飘散着温润的芬芳,愈品愈香浓。
她永远是那么舒缓,不似现在的人急匆匆,在悠悠岁月的长河中,只做一缕清风般偶然回首,惬意地任它荡起丝丝涟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少了浮躁,争强好胜;多了娴静,淡定恬然。洒脱地笑看寒来暑往,斗转星移,世事轮回。看着她奇迹是的自己的心平缓了许多。
感受到叶老四的打量,“你在看什么?”
“呃!没看什么?”叶老四把头转向一旁,看着庭前绿色。
方默南看看自己,没什么不妥,怪人一个,“还没问,你来云县干什么?”
“哦!进货啊!”
“进货!还用得着你亲自出马。”方默南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道。
“怎么不许我忙里偷闲啊!”叶老四强词夺理道。
“行!怎么不行,就该这样,劳逸结合。”方默南用木夹子把茶杯夹到他眼前。
叶老四接过,轻轻抿了一口,“好茶!”
方默南笑了笑,“走的时候带些走,这茶市场上可买不到。”
“谢了!”
“什么时候走?”方默南哆了口茶,抬眼问道。
“一会儿就走,时间不等人的。”叶老四意有所指道。
方默南仔细看他的面相,倒是福泽绵长之人,‘咦!面带煞气!’也是去的地方够乱的。
“你等等!”方默南起身回屋,从空间中拿出一串紫檀佛珠,回来递给了叶老四。“戴上。”
叶老四掂量着佛珠,乖乖的戴到了手上,“这我又不是和尚,你送我这干嘛!”
方默南在空中悄悄地画了结印,“用来挡煞气的,这个小灾小难就帮你挡了。”
方默南送他的这串紫檀佛珠,是件风水化煞物辟邪法器,开过光的,长时间的在空间里滋养着,上面还有方默南注入的灵气,可以示警的。
佛珠十八颗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佛珠:制妖邪、提升阳气、化解灾难。对叶老四来说甚好。
“挡煞气,这……这……神婆、神棍。”叶老四眼睛瞪的溜圆,“你信这个。”
“听说过古玉挡灾吧!”方默南笑着道。
“老人说过 经常有些喜欢玉的人遇到过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比如哪天在路上遇到了车祸,玉碎了,人却没事。这种事多得数不胜数,其实便是玉帮主人挡了一劫。但养玉不是一两日能成的工夫,要长年累月地戴着,且要打从心底珍视它,莫要存来日让它帮你挡灾的心才可。”叶老四说道,“可是这个也只是听听,我可没见过。”
第467章
方默南送给他的紫檀手串,木材坚实,纹理细密,色泽深紫黑,上面微雕有太极八卦,一点儿都没有破坏木质的自然纹理,这个肉眼看不到的,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紫檀的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尤其是它的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而美观。
叶老四刚一戴上,就感觉有股温润的气息缠绕在手腕上。
其实道教与念珠也有渊源,而叶老四说和尚,方默南也没解释,这个解释起来就长了。
道教用念珠的记载最早出自《正统道藏》洞玄部谱箓类-太极葛仙公传-- 《上清集》云:葛孝先初炼丹时,常以念珠持於手中,每日坐丹炉边常念玉帝全号一万遍。
《道法会元》记载:“凡出神,先当炼气习定,既气住为神。平坐面旺方,以手胗系鞋文脉,四动为一息。擎念珠,每一息掐一珠,各量人平常出入,渐渐加之,不要大段费力,恐不便。
念珠念天尊圣号的法门是由葛祖提倡的,后世没有把他发扬光大,而后世只知佛教有这个法门,用念珠念天尊圣号,当以念天尊法来行持算是归本溯源了。
“呀!这个是紫檀木已经很少见了,你这个是古物吧!”叶老四惊讶道,古朴沧桑,表面就呈现出缎子般的光泽,应该经常佩戴才会有这般色泽光滑,所以他如此猜测着。
紫檀自古以来都有寸檀寸金之说,像他手上的古物,更是难得。
紫檀非千年不能成材,并且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径仅为二十公分左右,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在各种硬木中紫檀木质地最为细密,木材的份量最重。入水即沉。小叶檀木纹不明显,色泽初为橘红色,久则深紫色如漆,几乎看不出年轮纹。脉管纹极细,呈绞丝状如牛毛。并且小叶紫檀还是一味名贵的中药,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紫檀能止血、止痛、调节气血。
“紫”寓意着祥瑞,在加上紫檀特有的优良木性及稀有程度,所以在明清两朝,紫檀木便倍受皇家所珍视。两朝的皇帝都不惜重金。集天下之能工巧匠打造各种紫檀家具、饰物。
从明代开始大规模采伐。由于紫檀木数量稀少,很快将国内檀木采光,随后即派官吏赴南洋采办。此后遂成定例,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所采办的木料并非都为现用,很多存储备用。这种采办,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掠夺性质,因此。南洋群岛所产佳木几乎被采伐殆尽,其中尤以紫檀木为最。凡可以成器物者,全部被捆载而去。查世界产紫檀之地,主要为南洋群岛,因此,截止到明末清初。全世界所产紫檀木的绝大部份都汇集到中国,分储于广州和北京。清代所用紫檀木料主要为明代所采,虽然清代也曾由南洋采办过新料。但大多粗不盈握,节屈不直,这是由于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明代采伐过量,清时尚未复生。来源枯竭,这也是紫檀木为世界所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