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帅(113)

“呵呵。”皇帝见成羡羽非要把耳环还给他,不由笑了。他伸了手臂,自御案上摸了扇子,放在掌心敲一敲,问成羡羽道:“为什么不敢?”

成羡羽表情不同于皇帝,她凛然不苟言笑,低头回道:“因为微臣怕死。”成羡羽抬起头来,寻皇帝目光对住,接着说下半句话:“怕死,怕得要命。”

皇帝楞在原地,他没想到成羡羽会想这么多。其实皇帝这次废后,的确是一石二鸟的打算。

第一,轩辕一族必须要除。

须知当年常军怎么都打不过江北,张若昀不得不向轩辕家三子一女借兵。五人私底下签的互惠条约,中有数条,对皇帝来说,签得未免太过屈辱。

其实签下条约的那一刻,张若昀就下了轩辕四人终有一日全部都得除去的决心。

但为何皇帝却要对成羡羽说一个“立子杀母”的理由,将她拉进漩涡,甚至推到风口浪尖?

那就是皇帝的第二条私心了。

张恒已经快十岁了,杀了张恒的母亲,皇帝不可能不担心大儿子不记仇。所以……皇帝根本就没有打算立张恒为太子。

皇帝想立的,是二殿下张忱!

张忱与成羡羽关系密切,却又没有太密切,这一点,皇帝自然知道成羡羽的顾忌:她顾忌着万一将来张忱会当太子,于是始终恪守君君臣臣。

现在皇帝明确跟成羡羽说了,只想让张忱做个武将。皇帝了解成羡羽的性格,他这么一说,她反倒会卸下戒心,大胆同张忱亲近,那么从师徒近到母子,亦是指日可待。

待到成羡羽认张忱做义子那一日,皇帝则旋即下旨立张忱为太子,到那时那刻,清除前任皇后轩辕一门的成羡羽还能站于何位?

她只有一个位置可以呆。

皇帝的心思,是打算借着废后一事,将成羡羽步步迫上后位。

他知她不会要后位,便迫她上位,迫她与他并肩站立,再不要对他下跪。

就像张若昀从十几年前到现在,一直梦想地一样。

呵呵,但是成羡羽不敢呢,她说她怕死,怕得要命。

皇帝闭了眼睛,睫毛微颤,涩声缓缓叹道:“小羽,我又怎么会杀了你……”

须知,成羡羽不是轩辕韵嘉。

成羡羽沉吟片刻,突然冒出一句与皇帝的话题不相干的问话:“微臣回京数日,一直寻不见植弟身影,不知我家阿植,现在身在何方呢?”

成羡羽去北疆前,是将成植交给张若昀照顾的。

皇帝手中的折扇不动,人却颤了颤,过了片刻他才道:“朕近日事忙,倒不曾过问小植,是朕失职。小植素爱历览名山大川,行万里路,平日里出京朕也没有拦他,想必小植最近是又出去了吧。”

“微臣想着也是。”成羡羽颔首,其实她这几天已经派人去打听了,皇帝说的话,和成羡羽了解的情况差不多。

唯一的不同就是,成植长大后养成的这个嗜好,与其说是“历览名山大川,行万里路”,倒不如说是“游山玩水”。而且成植每次出行,排场巨大,堪比皇家贵胄!

当他不出去游玩,就待在京城的时候,也同样是夜夜家中开宴,整天跟歌女舞姬厮混在一团,甚至还将花魁娘子们接到府中来养,弄得整府乌烟瘴气!

成羡羽当时收了密探的回报,肺都要气涨了,一面命人速速出京将成植给她抓回来,一面又直问密探,成植这么大的花销都是从何而来?

结果密探回报,植少爷的银两,全部都是皇帝赏的,据说是要多少就给多少,珍宝黄金,源源不断。

想到这成羡羽在心中攥起了拳头,低声回皇帝道:“微臣要多谢陛下,这六年……对植弟教导有方。”

她说着竟上前数步,大胆地将牡丹耳环放在了御案上。

管他张若昀接还是不接,她成羡羽反正是还了。

永永远远地还了。

“微臣告辞。”成羡羽向皇帝施礼,接着就无礼地自顾自转身,步若流星,疾走欲出御书房。

“小羽!”皇帝喊第一声,成羡羽没有回头。

“三妹!”皇帝喊第二声,成羡羽没有回头。

“成将军!”皇帝喊第一声,成羡羽止步了。

她停下了步伐,转过身来,拱手鞠躬问张若昀:“陛下唤微臣是有何事?”

皇帝的龙靴向前沉沉踏了几步,问道:“明日朕将在上林设宴,款待狄国使节,成将军愿意列席否?”

听闻是上林宴,成羡羽是不想去的,但又听到“狄国使节”,她又冥冥觉得穆七会现身,变得无比期待。

成羡羽想了想,回道:“微臣谨遵陛下的旨意,陛下叫微臣列席,微臣就列席,陛下叫微臣不……”

成羡羽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听见皇帝打断了她:“朕想你列席。”

成羡羽向着皇帝一鞠躬:“微臣遵旨。”话毕她又转回身,面向大门疾步离去。

***************************

翌日,常国天子款待狄国使节的宴席设在了上林宫苑。

为显天朝上国威仪,这一次上林宴规模极为铺张,常国在京的官吏几乎全部出席。

席间金盏玉杯,流光溢彩,更兼天外红霞似锦,栅边菊桂竞芳,实是美不胜收。

唯一的缺憾却是:狄国的客人迟迟不来,上林宴一直无法开席。

最上首龙椅上的皇帝面色依旧温和含笑,下首的不少官员却皆有些按捺不住。

众臣又不能动箸开席,便只好低了头,私下里边把盏边小声交谈,来熬过等待的时间。

也许是光喝酒醉了诸臣,渐渐地小声变成了大声,众臣就开始议论起国事来。

时近秋收,便有司农的官员上报皇帝,禀知今年中原粮仓因为洪涝决堤,收成不是很丰盛。

一事勾起一事,接着工部的官员就起奏皇帝,希望今后夏日逢洪的时候,能将沿岸几处江堤掘开,引水疏洪。

“陛下,微臣以为,可将大江南北沿岸,那些人口不多城镇的江堤掘开,引水疏洪,可以防止粮食产区和重要城镇的决堤。”工部尚书站在席间,向皇帝奏道:“陛下若以疏治水,也是效仿禹帝之法。”

“这是效仿的什么禹帝之法。”工部尚书的话语刚落,就有一个冷淡却清亮的女声响起。

这个声音是这千人宴中的唯一,听起来格外不同。

上林宴席间就座的文武官员,唯独只有成羡羽是女子。

成羡羽话音一出,大大小小的官员就纷纷向她投去目光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让小七再来一次求婚,好不好?( ⊙o⊙ )

82上林(上)

工部尚书更是起身绕过长桌,走到成羡羽面前,将身一拱,七分肃然三分不悦:“既然成将军说不是禹帝之法,那么敢问将军,‘以疏治水’该是何人之法?”

白衣乔南位置挨着成羡羽坐着,他嚅嚅唇喝了一口酒,用轻得只有成羡羽可闻的声音说:“小羽,你斟酌下再回答。”

上一篇: 侧妃罪 下一篇: 赤面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