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跃农门(85)+番外
韩纶失笑,这丫头,说她懂吧,什么都敢做,说她不懂吧,偏又能扯出一通理来。
“你自己明白就好。”他想了想说,“我也说了,不能白受你的礼。再过两个月,我就要回京述职,以后要留在京里为官。巴郡离京城太远,我想护你也护不周全。你不是对刘义府说你认了我做干爷爷吗?”
唐小鱼脸红了,呐呐道:“这不是为了唬他的吗,我怕他跟唐家勾结起来要害我娘,所以我才拉虎皮扯大旗,把您给抬出来的。您大人大量,别怪我啊。”
韩纶捋着胡须看着她:“怎么,你只是说说,并不是真的要认我这样干亲?”
咦?!
唐小鱼抬头看他,嘴张了半天,韩大人您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怎么有点转不过来弯?
韩纶拍拍她的肩头说:“不能让你白喊这一声爷爷。回头我让人接你走一趟巴郡,韩府里你还有几个伯父伯母,让你母亲去给她义母磕个头吧。”
唐小鱼:“啊?啊!”
韩纶笑了起来:“本府共有三子,膝下也有四个孙子了,却一直遗憾着没有女儿没有外孙女。我来之前跟老妻商量好了,想收你母亲为义女,让你当我们真正的孙女儿,就是不知道你和你娘愿不愿意。”
“愿意!愿意!我们愿意的!”小鱼喜极而泣,立刻跪下来给韩纶磕头,“以后您就是我亲爷爷。谢谢您!”
韩纶对她的关怀并无虚假。就像当初在京城的驿馆,他善意地提点,为她想得周全。就像当初在那条似乎总也走不到尽头的宫墙里,他温暖的大手一直拉着她的手,引着她走稳每一步。
她以为随着玉薯的推广,她对韩纶的作用已经不大,没想到在他离开巴郡回京城之前,又再一次向她伸出了手。
以后她唐小鱼再也不是无凭无仗的人了。除了陈氏,她又多了个祖辈疼。
唐小鱼想着这一年她经过的种种人和事,心里又是难过又是高兴。扑到韩纶的怀里哭了起来。
“好孩子,这是高兴的事,你哭什么。”韩纶心情极佳,小鱼这孩子十分合他眼缘。
自 从得知她的身世,韩纶就一直在意,既恨唐家心狠无耻,又疼惜小鱼命运多舛。与老妻慨叹之时,老妻笑着说:“这孩子心地淳厚,于国于民又有功,可见是个福厚 之人。唐家人既然不好好惜福疼爱她,便让咱们来接这个福缘吧。咱们三个儿子,四个孙子,膝下连一个姑娘也没有,妾身可一直想有个贴心的姑娘呢。”
这事便这样定了下来。
听韩纶这样一说,屋里众人纷纷道喜。恭喜韩大人收了义女义孙女,恭喜小鱼得了个好义祖父。
只有李放略为惆怅了一下。
“你认了韩大人当干亲,便不会来我府里做厨娘了吧。”
唐小鱼真想把那南瓜凉糕糊一块到他脸上去。
就算韩纶不认她当干亲,她也不可能会去荣王府当个厨娘的好吗!
黄仲明眼疾手快,一把将极没眼色的荣王家的小霸王给拉走了。
小山一样的金瓜就堆放在鲜味居的正大厅,公开售卖,一百文一斤。
小号的南瓜三五斤重,大号的南瓜有十来斤,这样算算,几两银子就能抱一个回家去。那些曾经在私下里把价钱飙到八百两的富户们额头冒汗,得亏何主簿为人厚道,抵死了没卖。不然八百两,能拖十车南瓜回去。
一百文一斤的金瓜真不贵,上好的猪肉还要三十文一斤呢。
这帮土豪们,就像超市门口排队买便宜鸡蛋的大爷大妈一样,一涌而上,分分钟将南瓜山给搬空了。
何崇站在厅后直摇头,对笑得合不拢嘴的小鱼说:“你啊你,我让你定一两银子,你非只要一百文。好东西也让你贱卖了。”
“这一百文我收的都有点心虚呢。”小鱼笑嘻嘻地说,“您又不是不知道这本钱。”
“本钱是回事,东西又是一回事。再低的本钱,旁人没有,只有咱们独一份,这就是底气。”何崇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对着唐小鱼脑门弹了一记,“你啊,以后做生意的事还是我来,你只管种你的地去。”
唐小鱼吐了吐舌头,这何主簿,经济头脑也忒好了。
“叔啊,咱也就能赚这两年银子,等以后家家都种起来,回头人一想咱把这不值钱的玩意儿当年卖过一两银子一斤,您看人家心里头恨你不。银子赚的哪有够啊,差不多就行了。别把人情名声都卖掉了,哭都哭不回来。”
何崇冷笑一声:“你个小丫头,知道什么叫人情名声?别说一斤一两银子,就算我现下卖他们一斤十两,他们买回去还得感谢我。拿几年后的价钱来看当下的价钱?你以为人人都像你这样瓜呢。”
小鱼一缩脑袋,哎呀呀被鄙视了这样好丢脸。
人家本来就不是做生意的料嘛!一边笑着,唐小鱼欢快地撒丫子跑了。
☆、第62章 跟着
小鱼把鲜味居扔给了何崇管,她收拾收拾打算带着陈氏回农庄去。
也不知何崇怎么忽悠的,韩纶韩大人被他说得开心,亲笔给题了一块匾额。唐家铺子是黄知县给写的匾,这鲜味居升了格调,请到了知府大人的墨宝,小鱼在后头看到了,悄悄跟母亲咬耳朵。
“咱干爷爷的字比黄知县的字好看多了!”
被陈氏掐了一把。
“你会写几个字,就知道好看不好看了!”
小鱼嘿嘿笑着,收拾好东西跟着陈氏出门上车。
何崇给她们配了一辆马车,车夫也是从何府调过去的。母女二人就窝在车上说闲话。
“今儿这宴做得怎么样?那些太太小姐们吃得可还满意?”
“自然是满意的,连我以前也没吃过这样的。”陈氏笑道,“也亏你有这心思,都怎么整出来的?”
“只要肯花心思,什么做不出来啊。”小鱼累了一天,趴在陈氏怀里头说,“你女儿我有这天份,你以后只管跟着我享福吧。”
陈氏摸了摸她的头发,低声说:“今儿好些太太都在问你的事儿,我琢磨着,她们是想提亲了,来探探我的心思。”
小鱼过年已经十二了,平常人家这时候也开始议亲了。陈氏一直觉得这个女儿心里主意拿得定,看人看事都能通透。如今两人相依为命着,议亲这种事,她不想瞒着女儿。
“你怎么想?”
“不是吧!”唐小鱼一咕噜爬起身,扒在陈氏的身上直晃,“娘啊,我才十二岁啊,您可别把我这么早许了人家啊!”
“晃什么晃,头都被你晃晕了!”陈氏扒开她的手,“这不是跟你商量着吗。再过三岁你就及笄了,咱先选着人家,这一来一去也要不少工夫。等选定了人家,从开始议亲到纳采、问名、小定什么的,光是备嫁就要个两三年。正好及笄了好嫁人。”
“十五岁嫁人也太早了!”唐小鱼一声哀嚎,十五岁还是未成年呢,“娘你舍得我这么早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