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如意(214)+番外

作者: 一树樱桃 阅读记录

她就看见,殿下到了是没错,但在他身后半步,素面朝天的正妃沈氏正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妹妹看着不像身子不舒坦,方才可请了大夫来看?大夫有说什么没有?”沈氏悠然的声音里带着温柔和暖的味道,可周氏听着,只想在地上挖个洞将自己埋起来。

她不过是仗着自己貌美,娘家又有权势,想着要将新婚头夜从正妃这里夺了来,就算夺不来,她也要让殿下瞧瞧自己的美貌绝艳,让正妃不自在……

可没想过这位正妃她会跟着殿下一起过来!

李怡已经一脸厌恶地将桌上燃着的春香打到地上,指着她说:“谁说周氏没病?我瞧着就有病,还病得不轻!想是这里太热了,定是热出来的毛病。”说着,让人将周氏拖到院子里让她凉一凉。

周氏穿成这样,哪敢出门,只手打脚踢地反抗着不肯出去。

芳如解了自己的披风,让身边的嬷嬷给周氏披上,笑着说:“就算再热也不能没件遮身的衣裳。妹妹总是殿下的侧妃,传出去殿下您脸上也不好看。”

外头天寒地冻的,只披着一件披风能抵什么事?周氏在院子里没蹲上半个时辰,就生生冻晕了过去。

芳如便让人再将她拖回来,这一冻一暖,周氏当夜就起了高烧。

别说想伺候李怡,就是她在床上躺的这三四天,连溲溺也不能自理。

待稍好一些,周氏想着要去宫里告状,却听见太子妃被废的消息……

太子妃可是皇后的侄女儿,居然说废也就废了。周氏再想想自己跟皇后七歪八拐的亲缘,顿时蔫了,再也不敢有半点想头。

至于另一位侧妃陈氏,芳如却是完全不放在心上。

陈如是是个极为清高孤傲之人,这一生所敬的,就是懿安仁德太后,所想的,便是找个当世英雄,与她一生一世一双人。

却没想到自己会被配给了无所作为的三皇子,且还是个侧妃。

陈氏只想离开李怡远远的,恨不得三皇子永远想不起还有她这么一位侧妃。

这些天里,芳如和李怡如胶似漆一般,日子过得甜蜜和谐。

*****

二月初八,卢国公太夫人被三百禁军护送还乡。

二月十五,代王李怡和王妃侧妃一同离京,前往范阳。

送走了芳如,蕙如回到燕然居里呆呆地坐了半晌。

李晟已经有十来天没有消息送回来,算算行程,他应该早已到了江夏,可为何一点消息也没有?

她想李晟,哪怕只有一张小小的字条,字条上只写两个字便好。

“平安!”

她只希望丈夫和哥哥可以平安,希望他们早日归来。

这时候,大长公主府上来了人,给她下了贴子。

请她明日到大长公主府赴宴,同去的,还有三位长公主,两位公主及几位郡主县主。

大长公主这是要将她正式介绍给皇室宗室里的各位贵妇。

她收拾好心情,挑了几样礼物,一大早便坐了马车前往大长公主府。

二月十六的清晨,天空如铅一般阴黑沉重。

刚出门的时候,天上飞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

明明已是开春,天气渐暖,却在这时下起了雪!

阴冷,潮湿,让人心情压抑沉闷。

很多年后,当蕙如回忆起那天,都会觉得浑身发冷!

那时候的她,并不知道,那天对于她,对于大齐,对于未来,有多么重要。

那漫天飞扬的雪花,是,天之殇舞。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两位妹子!

月满西楼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1-21 08:54:22

aki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01-21 15:32:56

☆、第143章 噩耗

143 噩耗

大长公主府的内庭里,衣香鬓影,笑语晏晏。在坐的全是大齐顶尖的贵妇。

长公主,公主,郡主,县主,还有几位郡王妃及几位与宗室有血亲之谊的国公夫人。

她们都将自己年纪幼小的儿女带了来,正是好玩的年纪,大大小小混在一起,嬉笑打闹着,让大长公主府里增添了不少浓浓的暖意。

雪下得大,只一会儿就在地面和花木上覆盖起了一层薄薄的雪,庭院里银装素裹着煞是好看。

小孩子本就爱下雪,一个个不顾着奶嬷嬷的劝阻,在外头撒丫子疯跑,将笑声传遍了整个内庭。

花园里有一处快雪亭,名字倒是应景儿,安乐侯夫人就在快雪亭里搭上了铁架子和炉火,亲手烤着腌制好的鹿肉。

大长公主亲自带着蕙如,一一去见那些宗室里的长辈或同辈妇人,美其名曰:认亲。

见了一圈礼下来,那么多张脸,蕙如也觉得能都记住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

好在她身旁站着娘家的婶婶,昌平郡主。

昌平郡主将沈青茂也带来了,交给嬷嬷们看着,自己跟在蕙如身边,不时出言提点她。

大长公主身份在那里,辈份又高,不可能将每个亲戚都详细解说,有昌平郡主在一旁帮忙,实在是让她松了一大口气。

约是瞧出她的紧张来,过来招呼众人去吃烤肉的安乐侯夫人笑着握了她的手说:“别怕,宗室里就是人多热闹。我刚刚嫁进来的时候,这里头的人能记得的十根手指头也能数得过来。多多交往攀谈,慢慢也都能认全了。大长公主今天请来的,都是宗室里正派大方,心正行端的,你跟她们结交只有好处。”

安乐侯夫人天生一副热心肠,对蕙如又诸多照顾,让她也十分感动。

端了一小碟子烤好的鹿脯,蕙如亲手送到大长公主的跟前。

就听大长公主正在与一个中年贵妇说着话。

这贵妇她记得,是昌平郡主刚刚说过的,献郡王妃孔氏。

“你的妹妹今年都二十五了吧,可怎么得了啊。”大长公主对献郡王妃说。

“可不是?”孔氏叹了口气,“我爹娘为了她可愁白了头。我那妹妹您是看过的,样貌品性样样都好。她的婚事是她还在我母亲肚子里的时候祖父给定下来的,没想到那家公子六岁上溺了水。不过就是口头上说说,又没有下定纳采,偏就再说不成亲了。”

大长公主点了点头说:“是啊,那样的好女儿,真可惜了。”

献郡王妃便凑近了说:“姑姑,万彻表弟现在也还没娶妻,您看我那妹妹可合适?”

大长公主神色微动:“你说的是真的?你妹妹肯嫁给万彻?”

“瞧您说的,表弟相貌俊伟,人又重情重义,谁嫁了他那才是福份。就怕他看不上我妹妹。”

大长公主笑得弯起了眼睛说:“不忙不忙。皇上说了,今年要换防,等到了五月,万彻要跟着陆威将军回京述职,到时候我跟他说一说,安排两个人见上一面。”

献郡王妃一听,便知道大长公主对自己家的妹妹是满意的,当下心里极为高兴。

“那可敢情好,全仗姑姑成全了。”

“不过话我可先说在前头,安排是能安排,但我家那头犟牛不一定肯听我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