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樽幽月(109)

云阳公主双目依旧紧闭,语气里混着一丝不耐烦:“为什么你也跟我提这个?他不是我的儿子。”

皇帝的呼吸忽然又沉重起来,他沉默了半晌,开口时声音却已平静:“那他是谁生的?”

“一个宫女。”

“宫女?”皇帝疑惑许久,还是将信将疑道,“朕怎么不记得了?”

“不记得了吗?有一天你从裕宁皇后那里过来,对我说,有一个小宫女,掷得一手好骰子。”

“不记得了……”皇帝沉吟着,转口又问,“你又如何记得?”

“我是狐妖,自然什么都记得。”

“那你为何一直记不住朕的生辰?”

“……”

“云阳……还是不愿意告诉朕你的名字么?”无论是华贵妃,还是云阳公主,都是他替她取的名字,只因看见她的第一眼,心中便只有一个绮念——云蒸霞蔚、华若旭阳。

云阳微微乜斜着眼睛:“不要。知道了名字,便纠缠感情,真是麻烦的事情。”

“你知道朕的名字,对朕可有感情?”

“不要再纠缠于此了,”他做皇帝,偏偏将最涎皮赖脸的一面给了她,“你当那孩子是我生的时,便麻木不仁,现在又谈什么感情不感情的。如今你知道那孩子真正的身份了,你打算怎么办?”

“你鲜少会像这样问朕问题的,云阳。”皇帝起身穿上衣服,望着袖子上的金龙刺绣,半天之后回答她,“朕已经老了……”

宰相作大弄权,太子羽翼已丰,两人沆瀣一气,即使现在认了这么个儿子,又有何用,惹起纷争,只会摇动他的龙椅——从古至今这样的教训不少。

云阳公主收起仙珠,坐在锦榻上看着皇帝走进殿内暗道,冷嗤一声:“自私……”

他真的是老了,已不是当年那个修身玉立,时而温雅时而跋扈的年少郎君。

云阳公主懒洋洋起身走出内殿,就见龙白月一脸焦急的等在外面,身边还陪着自己的甥女连山月。

“公主,”龙白月一见云阳走出来,慌忙迎上去跪求道,“奴婢刚刚得到消息,紫眠大人被谪贬出京城,求公主想办法帮帮他……”

“是呀姨妈,我知道了这个消息,吃惊的不得了呢,”宝儿甩甩头发上的雨水,央求道,“您去跟皇帝说说,叫他收回成命吧。”

“没用的,”云阳公主不去搭理身边慌乱的二人,径自走到殿边檐下去看雨,“他刚刚已经知道了——那紫眠的身世,却没打算改变任何主意。”

“为什么?”龙白月不解,愤愤不平道,“紫眠是圣上的儿子呀,至少该有个亲王的身份。”

云阳公主觉得好笑,回头望了她一眼,回答她:“因为,圣上已经老了……”

正文 第六十章 刺客

“师父,我们是不是要回上清宫去?”明窗尘背着个包袱望着紫眠,有点惶惑的问着。

“恩。”紫眠含混的应了一声,低着头带了徒弟往河埠头走。他被贬为庶人,紫府的船自然要被收缴,离开京城得另外花钱到河道那里去雇船。

他还没有告诉明窗尘自己已经与上清宫决裂,此刻自然是没脸回去的——何况他本就没打算要回去。紫眠决定就在京城附近逗留,为了掩人耳目,他总得先带着窗尘离开一阵子,过段时间再悄悄回来。

“师父,那我们去雇船。”明窗尘往紫眠身边凑了凑,有些怯怯的不敢看路人。新法行了又废,折腾得百姓敢怒不敢言,这倒也罢了。只是师父这两个月没有为百姓求雨,误了春耕,据说京城附近已有不少农家断粮。百姓如今对师父颇有怨言,皆冷眼看着他们离开京城。

紫眠也怕众人目光,特意挑人少僻静的地方走。京城久旱,一路走来,眼前的春色总有些凋敝。他回想去年今日,草长莺飞,一船三人悠闲度日,心头不禁怅然——短短一年,变化竟那么大……

二人雇船出城时,他轻声告诉徒弟:“窗尘,我不打算回上清宫。”

“哎?”明窗尘一愣,问道,“那我们去哪里?”

“随便,反正不会离京城太远,”紫眠顿了顿,还是把自己的打算告诉徒弟,“过阵子我们还会回京城。”

“啊?因为龙姑娘还在宫里吗?”明窗尘自作聪明的憨笑起来,嚷道,“听说那云阳公主要去和亲,如今龙姑娘是普通宫女,到时候找人疏通疏通,应该会被放出宫吧?我是不是要有师娘啦?”

紫眠望着徒儿兀自天真乐观的脸,缺乏血色的嘴唇终于浅浅一弯:“是啊……等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便让她做你师娘……”

紫眠低头望着船下流水,陷入沉思不再说话。大雨让河水猛涨,河流比往日湍急,轻舟很快便将他们送出京城。紫眠令船在郊外一处埠头停下,师徒两人付过钱上岸,商量也许该找个道观投宿。

“要我说,干脆就花钱住在道观里,另租屋子反而麻烦。”明窗尘大大咧咧的说道。

“窗尘,去道观里记得谨言慎行。”紫眠叮嘱道,这个徒弟平时真是被自己纵容过头了,言语里半点修仙的风骨都没有……倒是有点像白月。

“哦。”明窗尘信口答应着,兴冲冲的走在紫眠前面,肩头包袱刮着小道旁干枯的芦苇荡,哗哗作响。紫眠苦笑一下跟在他身后,还没走几步,却忽然上前按住他。

“怎么了,师父?”明窗尘纳闷道。

“别说话。”紫眠皱着眉头,悄悄将他往芦苇荡里拖。

两人钻进芦苇荡里,刚藏好身子,紫眠便掐起手诀开始作法。他默念了一会儿口诀,却有些迷惑的停下动作。

奇怪,咒语为何会失灵?

这时周围芦苇忽然开始窸窣作响,苇丛深处响起咆哮的犬吠,四足猛兽从不同的方位疾窜向紫眠师徒二人,踩踏芦苇发出的噼啪乱响令人闻风丧胆。

“不好,快走!”紫眠拽起明窗尘就跑,两人刚钻出芦苇荡,就见几只凶猛的大狗也追了出来。

紫眠匆匆回头一看,那些狗的脖子上竟挂着上清宫进贡的灵符。这些灵符需要上清宫道众连做七七四十九天醮斋方能求得,驱邪避凶,佩戴者诸邪法不得近身。上清宫每年都会献一批灵符给宫里,皇帝后妃往往瞧不上,随意将之赐予宠臣,可连畜生都能佩戴,来者身份便昭然若揭了。

是太子、皇后,还是圣上?紫眠咬紧牙关,取出包袱里的七星宝剑防身,又掏出一张赤色火符丢在地上,回身一剑斫去,纸符呼啦一下燃烧起来,火苗窜高,舔上一旁干枯的芦苇,立刻扬起火势。恶犬吓得不敢近前,只是前足抵着地面呜呜咆哮着,眈眈盯住紫眠。

紫眠见法子生效,干脆又挥剑劈下些芦苇,将火势引得更烈。小道两侧的芦苇都燃烧起来,火势渐凶,他乘机带着明窗尘往河埠头那里退去。

上一篇: 邪暗毒妃 下一篇: 五蠹/五重缘(出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