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寂摸摸她的头:“这首《八至诗》是唐代才女李季兰写的,她的一生真可谓是红尘翻滚,历尽沧桑,好好的,说她的诗做什么。”
“是我的不是了。”
若薇说完还想说些什么,却见刘寂道:“快睡吧,明日还得给爹娘请安。”
今儿真的是累狠了,若薇沾着枕头就睡着了,刘寂也眯了一会儿,天还未亮时,他见若薇正酣睡,青丝如瀑全部洒在枕头上,小脸红扑扑的,他忍不住亲了一口,迅速起身。
他先去告别爹娘,靖海侯夫妻上了年纪,总是很早就醒了,见刘寂过来,他们倒不担心他,只是对他道:“你和你媳妇说了吗?”
刘寂点头:“说了,她没有任何抱怨之语,让儿子好好办差事呢。爹娘,儿子不能承欢您二老膝下,反而还想让你们照顾新妇,是儿子不孝。”
袁氏素来颇有同理心,听他这么一说,愈发觉得若薇可怜,遂道:“你放心吧,我们肯定帮你照顾好你媳妇儿。”
刘寂欣慰:“儿子这就放心了。”
情况紧急,刘寂也不能久待,多余的一日都是因为成婚的关系,他拢了拢披风,步入了灰蒙蒙的天光中。
**
若薇醒来时,枕边已经空无一人,逢春和半夏进来伺候,玉蝉也恭敬的跪着举着铜盆让她洗脸。
刘寂房里一共四个大丫头,小厮长随各有几个轮换着用,他四个大丫头中,其余三个都是家生子,唯独这个玉蝉是外面买进来的。听说是袁氏在回京的路上,见她插着草标,卖身葬父很是可怜,遂带了她进府,做了刘寂的丫鬟。
她这样的殷勤懂事,想向主母靠拢,就是不知道是想日后给自己一条生路,还是想要上进。
水温正好,她洗完脸又坐在梳妆台前梳妆打扮,这些就不必玉蝉伺候,她也在一旁搭把手,也难怪她一个外面买进来的,反而比其她三个家生丫头要混的好,的确有她的过人之处,十分的有眼力见,又很有分寸。
打扮好了,若薇对着镜子看了看,大红色百蝶穿花纹的遍地金褙子衬的她气色极好,正所谓十八无丑妇,更何况她现在才十五岁,正是蜜桃开始成熟时。
今日就只需要去靖海侯夫妻那里先请安,她又带了几色针线过来,给靖海侯的是两双鞋子、六双袜子、一套裁剪好的薄袄儿,再有一对护膝,给袁氏的是睡两双,绣鞋一双,缎子棉鞋一双,袜子六双,抹额两只,再有和靖海侯同色只纹路不同的薄袄并同色裙裤一套。
袁氏见托盘上的针线十分细密精巧,连声夸道:“寂哥儿媳妇,你真是好巧的手,还在家里学过裁剪吗?衣裳都会做。”
“太太夸奖,愧不敢当,会些裁剪,只是不精进罢了,还望太太海涵。”若薇笑。
靖海侯不便在这里久留,只是道:“寂哥儿有公差出去了,委屈你了,等他回来了,再让他陪着你回门。”
若薇又含笑应是,她现在还巴不得待在靖海侯府,这样花鸟使就不会来,只是这事儿还要打发人回去说一声。
正好靖海侯离开后,韩氏过来了,她看到若薇后,又亲热的上前道:“弟妹。”
若薇也送了两样荷包给她,她谢过后,心中也是可怜,成亲第一日,丈夫就离开了,这也太狠心了,怪道是悔教夫婿觅封侯的。
见两位儿媳相处融洽,袁氏心里很欢喜,她又对若薇道:“如今你大嫂管着家,缺什么只管找她要。”
若薇含笑点头,心道若是家中只有袁氏和韩氏倒是好相处,袁氏脾性本来就很不错,看起来为人处事也有章法,韩氏嘛,也是大家子教养出来的,并不不妥之处。
当然,第一面也不能决定什么,还得日后相处才知晓。
再者袭爵的事情也是一件大事,到时候不知道花落谁家?如此想,人都是在有利益冲突的时候,才会露出真正的本性。
不过,若薇又问道:“太太,老太太那儿我还准备了针线,可要再过去一次?”
袁氏眨了一下眼睛:“不必,老太太年岁大了,昨日为了你们的婚事睡的太晚了,现下还在歇息,你有什么让你的丫鬟替你送过去就是了。”
“好,多谢太太指点。”若薇噙着笑,并没有一丝不快。
早上进膳也是若薇和韩氏站着替袁氏布菜,若薇也在仔细观察袁氏的饮食习惯,袁氏虽然快年近五旬,但牙口很好,她喝粥的时候,很喜欢吃炒的花生米。
花生米也很简单,就是直接用油盐炒的,至于其他的包子、饺子、点心,她就很少吃了。
这是若薇第一次替婆母布菜,倒是很轻松,主要是袁氏也不折腾人。用完饭,袁氏就对韩氏道:“你先去忙,海哥儿那里也多照看些,寂哥儿偏不在家里,我有些话要嘱咐你弟妹。”
韩氏就先下去了。
外面更深露重,丹枫拿了一件银白底色翠纹斗篷替韩氏披上,韩氏看了一眼这披风的颜色,不抢新娘子的风头,这很好。
“大奶奶,昨晚跟着二奶奶过来的下人都安置好了,在西边的倒座房里,婆子丫鬟陪房也都登记在册。”丹枫道。
韩氏扶着她的手拐了个弯,才道:“你还是手脚麻利,你看杜家的下人都怎么样呢?”
这位弟妹原本听说为人性情机敏,爱说爱笑,但今日并未在婆母那里卖乖,看起来就是个比较沉稳小心的性子。而她现在问杜家这些下仆,也是想见微知著,仆随主,仆人怎么样,也能看出主人到底如何。
丹枫斟酌了一下:“她家陪房那几个外头的我不知道,就二奶奶身边那几个丫头倒是客气有礼,那个叫翠茹的丫头,很是伶俐,另一个叫添香的温柔沉默,见事明白。”
韩氏浅笑:“是个人在你的眼里都是好人。”
“丹枫姑娘可是人人称赞的慈善人呢。”关嬷嬷道。
丹枫知晓这关嬷嬷是韩氏乳母,对韩氏那是赤胆忠心,但为人不免有些擅专,尤其是对大奶奶房里的事情。偏偏她来了这里,韩氏颇听她的话,关嬷嬷就气愤,觉得是她让韩氏没了刚气,自己也不好对上,便陪笑说了两句。
底下人互相斗,这都韩氏愿意看到的,毕竟她们都是争着对她好,同时也不会沆瀣一气。她往回看了一眼她们,淡淡的道:“好了,你们也都想想等会子怎么办吧?三姑奶奶那里打着秋风呢。”
这三姑奶奶便是靖海侯原配王氏的亲生女儿,嫁的男人得了痨病,嫁妆也陪光了,上个月刚要了二十两银子,这么快又来了?
方才原本准备请太太示下,但新妇刚进门,她也不好说这些。
这也是愁人的事情。
**
袁氏这里虽然没有似旁人金碧辉煌,可布置的古朴雅致,若薇不敢东张西望,只是坐在这里,听袁氏道:☆仙☆女☆整☆理☆“你娘那里,我亲自派人和她说去,你呢也别挂心。我这里你早上过来一趟就好,夜里天凉你就好好待在院子里歇息,若无事时,去看看你们的新院子,到时候你们自个儿摆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