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在坐上的胡老太君心中就不舒服了,其实若薇还专门从庄子上带了好几篓鲜鱼给胡老太君,但显然胡老太君是要求把她放在第一位的,这点若薇就很难说了。
无论如何她是袁氏选进来的,无论前世今生,袁氏都没有嫌弃她们家家世问题,对她的一双儿女也真心疼爱,甚至亲自开了私库给了她一座小庄子,归在自己嫁妆里。
俗话说钱在哪儿,爱在哪儿,这个话绝对没错。
她听说胡老太君私下给小王氏送了好几间铺子,说是给刘圆做嫁妆,当年刘寂和自己成婚,她可什么都没送过,就是她生了这一双儿女,胡老太君也不过只送了些补药。
再有就是袁氏更在意精神上的共鸣,你送珠宝她未必喜欢,但你若是送包扎好的精美花束,她肯定欢喜。
果然袁氏看着用浣花桃花笺包的几枝桃花,下面用丝带系了个好看的结,她看着珊姐儿道:“谢谢我的珊姐儿,真好看。”
其实袁氏何尝不知是若薇做的,借花献佛罢了。
那边刘寂又拿了一方火镰送给靖海侯:“这可是您孙儿选的,让他娘做的火镰荷包。”
靖海侯这里时常有小王氏送的孝敬衣物过来,每次都说是刘圆圆做的送来的,袁氏自从上次刘宏起了杀心,不会帮她们说一句好话,因为小王氏的东西都通过胡老太君送来。
胡老太君并不知道刘宏曾经要害死靖海侯,她只是觉得刘☆仙☆女☆整☆理☆宏猝死,靖海侯好歹也曾经疼过刘宏那么久,居然一点表示都没有,因此把这些怪在袁氏身上。在她心里,刘宏和她娘完全是被人钻了空子,本来胡老太君在谁做世子这事儿从来不参与,觉得已经是偏向袁氏了。
后来刘寂袭爵,就把刘宥赶走,又苛待刘宏遗孀……
现下见她夫妻只顾着讨好靖海侯和袁氏,胡老太君心想自己这个儿子恐怕再也想不起来还有别的儿子的事情了。
果然,靖海侯很高兴,还说明日带他们俩去园子里玩。
“有您带她们去,那就更好了。”若薇笑着,其实她知晓公公哪里有功夫,如此说只是表达喜爱罢了。
而旁观的春梅近身接触才发现这位世子夫人果然名不虚传,她能利用孩子为自己争宠,而小王氏的儿女连侯府都难进。人嘛,只有天天亲近,才会有感情。
回到韶光居,乳母们把孩子抱下去了,刘寂想起在桃花庄上他和若薇那般酣畅淋漓,忍不住又搂着她道:“你说的对,在那儿自在。”
“日后,我们每年都可以出去几天。”若薇感觉刘寂都年轻了几岁。
刘寂颔首。
夫妻二人心情都很平静,但是马敬辰却出事了,他独闯六郡主修行之处被侍卫抓住,六郡主已经上报皇帝说马敬辰对她百般骚扰。
乾元帝大怒,陈太后也很是震惊,《史记》中曾经说汉武帝的小舅子因为和良家妇女通奸,据说汉武帝把李家灭族。原本当时马敬辰和六郡主的事情,靖海侯府并没有宣扬,大家也都是民不举官不究,反正马敬辰降职也就罢了,六郡主出家以图清净。
现下却被六郡主首告马敬辰欲行不轨之事,乾元帝觉得马敬辰简直把他的话当耳旁风,故而根据大魏律令,无夫奸杖八十,有夫奸杖九十。
马敬辰不仅被打八十大板,其父马子爵因为教子不善,革除爵位。
虽然有琅琊郡主还在,但马家早已山河日下,马老太太亲自回娘家找靖海侯求援。
“如今你侄儿这般了,你总该心疼心疼他,我知道他混账,可也不能惩罚的这么重啊。你表兄的爵位也丢了,我辜负了伯爷的期望啊。”马老太太老泪纵横。
靖海侯安慰道:“此事难以转圜,让敬辰好生在家思过啊,这自古色字头上一把刀。等此事过去几年,我再寻机会替他在圣上面前美言。”
马老太太拿出帕子点了点眼下:“你是他表叔,你也是看着他长大的人,除了你们父子,还有谁能帮他呢?”
靖海侯心道,若非我聪明,今日怕被针对的就是我靖海侯府了,更何况刘宏和成侯作乱,也有马敬辰在其中,甚至他儿媳妇差点被送进宫中,封琅虽然作祟,可马敬辰也跑不了。
现在马家爵位被夺,马敬辰被打的只剩下半条命,凭琅琊郡主根本撑不了什么。
兰家?
靖海侯看向马老太太道:“兰家是您家的姻亲,有没有说什么?”
马老太太摇头:“广宁伯说他现在的威望也远不如前,唉。”
“如今也只能先闭门思过了。”靖海侯觉得马家要起复很难了,当今圣上已经让马敬辰闭门思过了,他不思自己的过错,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陷害别人,这也是罪有应得。
马老太太是被人搀扶出去的,刘寂和若薇又去了袁氏那里,二人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马敬辰故意挑动六郡主认定是我们夫妻动手,甚至巴不得我们两边闹开,这样在皇上和太后那里,我们世子就成了公器私用,有私心的人,他们倒是成了被陷害的人。证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皇上那里会留下什么印象,马敬辰可是想着同归于尽的。”若薇道。
袁氏不可置信:“短短几日,就发生了这么多事,真是人心叵测啊。”
刘寂苦笑:“是啊,这马敬辰从中不知做了多少手脚。对了,娘,我们也有一件事情想您帮忙,是关于六郡主的,既然她是被迫做出此事之人,那么您能不能让太后网开一面。”
“好,我想想法子,只是太后也未必听我的。”袁氏知道太后和她的关系也有些微妙。
若薇和刘寂自然不无不可的。
袁氏特进宫探病太后,她除了是侯夫人之外,还是奉圣夫人,进宫时还给太后和皇上各自进贡了几样菜肴。
皇上还未下朝,袁氏自是去陈太后处请安,陈太后头发随意挽了髻,穿着赤褐色描金福寿云纹的衣裳,看起来就更家常了。
“臣妇给太后娘娘请安。”袁氏连忙道。
陈太后摇头:“近日发生许多事情,我也身子不适,许久没有召见你进宫了。”
“太后娘娘洪福齐天,有上天庇佑,定能无事。妾身进宫也是想着进献几道府中新菜让您品尝,若娘娘赏脸吃一口,也是它的福气了。”袁氏恭敬的道。
陈太后看向袁氏:“你做的东西肯定不会差,我记得曾经高宗皇帝在时,你是宫中女官,他疼爱你和疼爱几位公主差不多。”
“这都是许多年轻的事情了,难为太后娘娘还记得,妾身早就忘记了。”袁氏也似乎在怀念那段日子。
陈太后那个时候还未就藩,只知道眼前袁氏是当时的红人,似乎所有的人都喜欢她。连自家王爷都暗自对她也有些好感,只是那时候的王爷并没有什么地位,母妃也不受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