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不是天生冠军[竞技](400)

结果谁能想到,自己居然就被留下来了!

而且还被加塞到了亚运的集训队伍里!

就这两天,他走路都在飘,唯一让他有些烦恼的问题,就是他那天嘴一秃噜把自己在办公室和郑教练他们的对话给说出来了,以至于蒋若辉和叶明浩他们这两天总是用’尊嘟假嘟’在调侃他。

害,不过算了,他如今可是人生赢家周宇昂!

***

接下来,田径国家队内将总计28天的训练时间拆分为4个为期7天的短周期训练,开始针对选手的体能积蓄、力量、爆发力、技巧等方面都安排了不同的训练项目。

同时,考虑到选手同场会在最后一次高强度训练之后的一周左右达到状态巅峰,因此最后一个小周期的训练更多是技巧性方面的调整和一些赛前小强度的整合性训练。

能够得到亚运参赛资格以及此次亚运集训参加资格的基本都是老选手了,各自的训练自觉性以及对训练内容的掌握速度都很快,整个训练营的气氛虽然是略微紧张的,但是选手们相互之间的氛围倒是挺好。

而在第一个小周期训练之后,田径国家队的教练组也在训练之余对选手的当前情况进行了复盘。

“目前选手整体的训练情况都还是比较理想的。”

孙高树作为短跑组这里的组长,对于自己手底下选手们的训练情况多少都算是心里有数,特别是郑天锡和冯楚明,这都是他全程在盯着的,另外4*100米接力队的训练他也有实时在关注。

就像他所说的,对于这一届的亚运会,在短跑这个单项上,虽然来自隔壁日本队的压力不小,另外还有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的归化军团在虎视眈眈,但此前亚运选拔赛上冯楚明成功打开百米十秒大关,当即让中国队短跑组身上的压力骤减。

不管怎么说,在亚运的两个男子100米参赛选手都同时具备打开百米十秒实力的情况下,这就比担子只能压在郑天锡一个人身上的情况要好得多了!

包括4*100米接力队这里也是同样的情况。

有郑天锡、冯楚明两个100米的强将在其中,弯道部分还有詹佑铭、高彦松两个200米的好手在,这几人又是多年的老搭档了,互相之间颇有默契,再加上还有高天武、陈培杰、于少杰这几个接力队的候补选手在,他需要考虑的就是最终的正选阵容而已了。

另外就是男子200米这里,亚运选拔赛后,詹佑铭还飞往摩纳哥参加了一站钻石联赛的比赛,虽然在钻石联赛上并未取得更好的成绩,但是整体成绩的发挥非常稳定,这也让国家队方面对詹佑铭有了更大的信心。

更别提在世青赛上刚刚取得了20秒59佳绩的苏屿了。

只要苏屿在亚运会上仍旧能够保持在世青赛上的成绩水准,就完全有机会冲进亚运会的男子200米决赛。

也就是说,届时在亚运男子100米和男子200米的决赛上,中国队都有机会出现两名中国队选手同时晋级决赛的盛况——只要想到这个可能性,国家队的这些教练就很难不感到激动。

当然,激动之前还是要先关注一下苏屿的情况。

“小裴教练。”孙高树等人在讨论完其他选手的情况后,转头看向了裴定山:“这一周苏屿的恢复情况怎么样了?”

对于其他选手来说,这一周是训练时间,对于苏屿来说,这一周还是状态回复时间。

从他返回国家队之后,第二天裴定山就把他带到了国家队的研究所抽血体检,之后和国家队的体能教练以及营养师、按摩师等开了个碰头会,很快给苏屿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体能恢复周期表。

这个周期表实际上还不只是一周时间,而是横跨了两个训练的小周期。

再加上最后一个小周期的后半程不会安排过大的训练量,需要给选手留下训练后的恢复时间,也就是说,这28天集训的时间,实际上留给苏屿的训练巩固时间只有不到十天。

但对于苏屿此前的比赛强度来说,确实就是需要这样的一个周期时间来给他的身体、状态进行恢复,只不过他当前的这种恢复性训练的强度和周围其他选手的训练强度看起来多少有点违和就是了。

听到孙高树的问题,裴定山也将苏屿这段时间的恢复情况进行了更进一步的介绍。

“整体都在依照计划中的恢复,预计再下一周进入赛前短周期强度训练,在一周的高强度训练后,最后一周时间训练强度会逐步递减,之后直到亚运赛前,都会维持低强度的保持性训练。”

“目前苏屿的体能、爆发力恢复情况都算良好。”

说到这里,裴定山停顿了一下。

周围的其他教练看裴定山突然顿住,都愣了一下,都将注意力更进一步地转向了他。

“然后呢?”

包括孙高树在内的教练都在担心裴定山这一顿,是不是苏屿有什么特别的情况。

面对周围教练的紧张,裴定山笑了下,道:“经过这段恢复性训练的观察,苏屿的前程速度比以往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听到裴定山的这句话,在场的教练先是一愣,然后都是一喜。

关于苏屿的前程速度,之前他们开会的时候也有过讨论,但是教练组内对于苏屿在世青赛决赛阶段的表现究竟算不算是昙花一现也有着不同的意见。

裴定山给出的解释与奥利弗·威尔斯的想法相同——正是因为平时训练中他对苏屿更强调’控制’与’准确性’,所以苏屿在比赛中也下意识地增强了自己的控制力。

但是对于身体的过度控制必然会影响速度的提升。

——“从苏屿的百米成绩就能知道,他所缺少的并不是速度能力。”

这是裴定山当时最终说服教练组接受他观点的一句话。

只是假设裴定山所说的是正确的,那么实际上苏屿的前程速度反而不是能力问题,而是’瓶颈’’心理’方面的问题。

在这一次的世青赛上,大约是因为对于胜利的执着打破了苏屿原本心底固守的’控制’,所以在比赛之中有了新的突破。

但是比赛之后,苏屿是否还能重新找到决赛时的那种速度就成了许多人的疑问。

现在,裴定山的这句话无疑是在告诉他们——苏屿确实抓住了世青赛决赛那一次的契机,让自己的前程速度能

力有了提升。

而对于国家队的这些教练们,更是敏锐地从裴定山的话里得到了新的信息——既然苏屿的前程能力得到了提升,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往后苏屿打开20秒80的成绩,有望成为常态?!

***

打开20秒80成不成为常态的不知道,但苏屿这个名字挂在日推趋势热榜上已经快要成为常态了。

日本人是在中国田径国家队公布亚运会大名单时就知道的,当天#狼之子将在亚运登场#的话题就已经在日推趋势上热了起来。

再之后,关于马库斯·斯图尔特、奥利弗·威尔斯等选手对苏屿的评价也陆续被转载到了日媒上,日推上甚至还出现过一个话题投票——【关于中国的苏屿选手,哪一个称号更适合他?选项ABCD分别是A狼之子、B野性之眸、C、小玫瑰、D、小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