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不是天生冠军[竞技](46)

对于此刻的苏屿而言,身边对手的强弱与犯规与否,甚至不如现场电子大屏上的那一串数字——他的注意力始终在现场电子大屏上显示的当前选手成绩排名总表上。

如果他想要晋级到下午的决赛,那么眼前的这一场预赛他不仅不能输,而且还需要跑出比之前任何一次比赛都更好的成绩。

刚刚他确实也在起跑反应时数据出来时看了一眼电子大屏上的反应数据,但是与其他人猜想的懊恼遗憾不同,他只是在抿了抿嘴之后在心中提醒自己保持专注。

苏屿清楚地知道,与其他选手的力量、爆发力相比他没有丝毫的优势,他所能够做的就是将自己当前的优势尽可能地发挥到最大。

快一点,他需要更加专注、给出更快速的反应!

当现场的裁判再一次给出‘预备’的指令声后,整个赛场都变得落针可闻,观众席上的学员们都紧张地噤声,生怕自己的声音会干扰到赛场上这些选手们的比赛,让这一轮的选手起跑又受到影响。

教练们所在的席位上,来自各个省队、体校的领队教练们也纷纷将目光再一次放到眼前的赛场上——虽然他们都默认这一组的第二轮起跑很难再有选手可以给出什么好成绩了,但是对他们来说,这些年轻小将们在遇到抢跑之后的第二轮起跑表现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这种关注不在于选手们第二轮的具体表现,而是选手们是否能够在遇到挫折之后重新稳健心态。

“要开始了。”

有教练这样说了一句,然后赛场上的‘预备声’落下,紧接着就是‘砰’的一声——发令枪响,此次预赛第三组的第二轮起跑,正式开始!

从发令枪响的那一瞬间起,赛场上又再掀起了一轮百米之争。

但与上一轮选手们的起跑反应基本都很迅速不同,正如这些教练们所预料的一样,因为上一轮方林森的抢跑,因而在这一轮的比赛之中,不少选手的起跑反应都出现了明显的减慢,其中起跑反应速度最慢的一个正是第四道上的方林森。

因为上一轮的抢跑,方林森的状态几乎是彻底崩盘,不仅是起跑反应,就连起跑阶段的爆发力以及起跑加速的衔接都出现了明显的状态不对。

观众席上的教练有注意到这一幕的,纷纷拧了一下眉头,摇了摇头然后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其他选手的身上。

“黎恩修不错,第二轮的起跑还是维持住了水准。”

“第六道上的是哪个队的?看起来表现也还可以。”

教练们一边看着赛道上选手们的表现,一边和身边的朋友简单地三两句交流着,而其中有不经意扫到苏屿的教练,在愣了一下之后几乎是第一时间就瞪大了双眼。

边上自然也有其他教练被他们的反应引起了好奇,但没等他们问怎么了,在场的教练也已经全都开始被赛场上第五道上的那个身影所吸引。

“这个……S省体工队的苏屿?!”

只见此刻的赛场上,不知何时起,苏屿已经占据了领先的位置,与第三道上的黎恩修两人几乎不分前后。

第六道上的章平从起跑之前就已经在提醒自己需要专注比赛,但是在察觉到自己左手边的那道身影从起跑爆发之后快速地逼近并反超了自己之后,章平的注意力就难免因为苏屿的出现而有了一瞬间的扰乱,也是这一瞬间的扰乱打乱了他原本维持得还不错的整体节奏。

第五道上,苏屿并不知道自己的出现对章平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如果有熟悉他的人能够在这一刻看到奔驰在跑道上的他,一定会因为他的表现而感到惊讶——那个平时总是冷着脸看起来病恹恹的少年,在踏上赛场的那一刻起,眼里闪耀起的却是一股炽热又执着的光芒。

他喜欢比赛。

在某一个奔跑着的瞬间,苏屿的脑子里闪过这样的一个和眼前的比赛完全无关的念头——他喜欢这样奔驰在赛场上的感觉,全力以赴为了每一个0.1秒的可能性用尽自己的全部能力向前冲刺。

为此他愿意付出诸多努力,愿意去尝试过去所没有尝试过的生活与道路。

这个念头在苏屿的脑海之中悄然扎根又破土。

然后他带着这样的执着与信念向着眼前的终点开始一步一步地奔驰。

从发令枪响的那一刻开始,他的左腿第一时间蹬踩起跑器,右腿快速跟进摆动送出,借着左腿蹬踩起跑器的爆发力量和两手快速展开摆臂的摆动力量,他的身体快速地从起跑器上弹射而出。

他的每一个踏步都在有限的与地面接触的时间里尽可能地最大化利用蹬地的力量给自己的身体所带来的反弹力。

他的爆发力与力量确实不如他的那些对手们,但是如果要论及身体对力量利用效率的这个天赋,在场的所有人都无法与他相比。

——这是一个极端可怕的天赋。

苏屿并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天赋究竟是否可怕,他只是凭借着自己的本能以及裴定山对他的指导,尽可能地利用好每一份可以利用的力量。

既然在其它方面比不过其他对手,那就将自己的优势最大化的呈现。

观众席上的教练们此时早已经被苏屿的表现所吸引,在看到苏屿的速度之后,有教练率先反应了过来:“……好快的步频!”

同样是百米短跑,选手们之间不仅有爆发力、力量等方面的天赋区别,同时在每一个奔跑跨步的步幅和步频上都有着不同的天赋倾向,有的选手天然步幅极大,被称为步幅型选手,有的选手则是相对于步幅来说,在步频(每分钟跑步脚步落地次数)上的优势更大。

事实上,苏屿作为当前赛场上身高体型较小的选手之一,他作为步频型选手的特征就已经相对明显了,而他更大的优势更在于他天然的步幅跨度就并不小,步幅的大小和快速的步频能力相结合,再加上他在奔跑时对于每一个蹬地步伐的力量有效的利用。

这些素质最终综合在一起,形成其他选手对于苏屿无可跨越的一种天赋壁垒。

这些对于其他选手来说需要通过反复训练才能逐渐提高的能力,在苏屿的身上却是一种自然而然,或许其他选手的身上也有着这样或那样独特突出的天赋,但是苏屿身上这种多项天赋能够完美融合匹配的情况,却真的只能说是老天爷对他的真挚偏爱了。

观众席上显然也有教练发现了苏屿身上的这些天赋表现,G省体工队的赵伟平是其中发现得最早的一个,他在看着苏屿跑过半程时,脸上就已经被惊愕所填满。

而紧接着,当比赛来到后半程起,赵伟平脸上的惊愕更是再也没能停下来。

原因无他,在场的这些教练原以为前半程苏屿的表现已经足够惊艳,但是当比赛来到后半程之后,这些教练才发现苏屿给他们带来的真正惊喜还在后半程。

“他的这个体能……”

有教练一脸愕然地说:“我原本以为这个苏屿看起来身体不太好的样子,就算前程不错也就是个前程型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