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国医无双(547)

年轻时候,清音长得漂亮,水灵灵的,有些不怎么服气的同行总会哼一声,心里暗自嘀咕,肯定是跟她容貌有关有些人就是看脸。

可现在她头发都白不少了,脸上皱纹也有了,早就没了那种水灵灵的劲儿,大家反而也不往那方面想了——当一个人专业技术足够强的时候,是可以忽略外貌带来的便利的。

不过,这时候的清音已经过了兴奋期,她现在的重点还是在书钢医院上,中医发展不错的同时,西医火车头也不能落下。最近,斯考特又飞过来找她复诊,清音有了别的打算。

是的,斯考特还活着。

从发现确诊胃癌至今已经七年多快八年了,他依然活得好好的。他每次回英国,那边的私人医生就要带着一整个团队给他做全身检查,似乎是想要找出他“长生不死”的秘诀,他体内的癌细胞并未消失,只是繁殖速度减慢,对身体正常细胞和能量的吞噬减轻,他的体重上涨了大概三分之一,但太胖也不是好事,他有意控制和锻炼,现在就保持得很好。

他现在一年有三分之一时间待在龙国调养,投桃报李,他的好几家工厂也陆续搬迁到龙国的石兰省内,工业意味着有钱,意味着就业率,意味着经济发展,意味着整个石兰省的突出,这样的财神爷谁不想扒着?

他一来,领导们都恨不得亲自相迎。

这次也不例外,他刚下飞机,拒绝了好几拨人才终于来到书钢医院,“清,我真的太累了,你们龙国太热情了。”继西山疗养院的各种老布鞋小老头之后,他发现这些喜欢穿正装皮鞋的官员们,也对他格外热情。

清音笑笑,这算啥啊,这还是含蓄的,要是再过几年,人们变得更大胆,那才叫真的被吓到。

聊了几句近况,清音开始把脉,发现这小老头有钱就是好啊,保养得相当好,说实在的,要是一般老百姓得了他这个病,即使清音敢尝试,也不一定能有这么长的生存期。

他是一个不用为生计奔波,不用为医药费用苦恼,也不用为闲言碎语伤怀的人,金钱带给他这么多的幸运!

“清,你在笑什么?”

“我笑斯考特先生你真是一个幸运的人。”

斯考特画了个十字架,“哦,上帝保佑他虔诚的子民。”

“不过,这也是清带给我的好运,你们古老的龙国医术要是能传播到英国去,将会给更多人带来幸运,你觉得呢?”

又来了,又来了,以前他就极力邀约清音去英国开医院,他承诺全程出资,只要清音出技术就行,但清音好好的龙国不待,去干嘛?老祖宗的智慧结晶,龙国人自己都还没完全享受到呢,惠不及友邦。但最近跟曾经在国外待过多年的林眉见面聊过几次,眼看着世界的发展,清音开始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有个事情想麻烦先生。”

“请说。”

清音把书钢医院目前的发展情况说了一下,中医慢慢发展起来了,相对的西医跟其它医院比起来就没什么优势,但清音是坚持要“两条腿”走路的,“我们相信英国在现代医学上具有很多龙国没有的优势,我们何不展开合作呢?”

“哦?”

清音给他倒了杯温开水,“我们来一场人才交流吧。”

“你们家族在英国不是每年花大价钱赞助建桥大学、牛筋大学和帝国理工吗?能否考虑为我们引荐几个学习名额?到时候我们将投桃报李,你们也可以选派医学生到我这里来,我负责教授中医学,怎么样?”

斯考特眼睛一眯,“你确定?”

“确定。”

这几年仗着斯考特的关系,书钢医院确实比国内绝大多数医院拿到了更多的先进设备和药物试剂,但这远远不够,与其从他们手指缝里捡成品,不如学技术。

学到了技术,龙国自己也能制造先进设备,也能研发药物制剂,甚至在某些罕见药特新药上,突破专利封锁。

而这场交换,除了人情,清音也愿意付出别的筹码。

第135章

要是以前,用教授中医的机会换国外顶尖学府顶尖领域的学习机会,这是不敢想的,毕竟你得在对方心里值这个“价”才行。

可现在,以清音这几年对斯考特的了解,他觉得值。

在他的意识里,因为他的命是中医救的,他多活的六年或者将来能活多少年,是由中医决定的,是中医给他的重生机会。

而对于这种国外老钱来说,金钱和资源哪有他的生命重要?

清音承认,自己有点趁火打劫的意味,但没关系,只要能换来这个学习机会,她愿意当这个“小人”。

果然,斯考特思考了一会儿之后,说“成交”,问清音需要多少个名额,分别是哪些专业和领域的。

“我们都分别回去思考一下,然后列出一个清单,明天再谈,可以吗?”

“可以。”正好,斯考特也是这么想的,他要派人来把中医治疗胃癌的方法通通学走,嗯,还有治疗暴聋的,治疗不孕不育的,减肥的,降血压的……嗯,他得回去好好列个“清单”。

清音要是知道他的思维如此线性,肯定会笑喷,在中医行业里,知道胃癌暴聋怎么治的人很多,甚至方法都写在教科书里了,只要记性好,全背下来就成,可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辨证论治,在于个体差异。要是治什么病都有个统一的一成不变的治疗指南,那样的中医只能治疗一般疾病,而不是疑难杂症。

不过,没关系,只要对方愿意学,她还真愿意交。

能把中医传播到大洋彼岸,这也是好事一件,说不定回头还能反向宣传来一波。

下班回到家,清音也没闲着,先拎着礼物去李芳家一趟,她现在虽然教解剖学,但也教生理学和病理学,向她打听一下,有什么技术是目前国内紧缺,而在国外已经不算什么高端机密的。

李芳见到她很开心,“可终于想起来看我这老婆子了。”

“李老师,我真不好意思,这几年太忙了,不过您还是跟以前一样,风采依旧,我都老了很多。”

李芳头发白了,脸上的斑更多了,精神头倒是更好了,因为自从李萍去到南方以后,挣到大钱,每个月都给她打钱改善生活,加上她们的四合院这几年价格水涨船高,当地政府也陆续返还了一些祖产,手头宽裕很多。

经济条件上来,夫妻关系也不再那么剑拔弩张,家人对她以前在李萍身上花的金钱和精力也没什么说的。

“你家儿子现在大学都毕业了吧?”

“早毕业了,在药厂工作,下个月就要结婚了。”

“那我可得讨杯喜酒喝。”

李芳笑起来,“少不了你的,说吧,今天来是什么事。”

清音把自己打算交换一批人到英国去学习的事说了,她是这么想的,目前没规定人数,那么就狮子大开口,暂定一百人左右,她想从书钢医院里出三分之一,再从全市其它大医院出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一从中医学院出,您看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