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鱼跃农门(237)

不过定下来之前还得把田给买了,不然他们家搬过来没有收入来源,也是不行的,赵氏便说起熏兔的买卖。

厨房里的那个大熏坑赵冬芝早就见过了,上面吊着一排的熏兔,吃起来很美味,听到生意也不错,赵冬芝便有些心动。

他们家三个男孩子,以后都要娶媳妇的,光靠种田能挣到几个钱儿?那会儿她见赵氏家又是养兔子又是种草药的,其实心里也早就开始活络了,能做生意到底是好的,不像种田老是等着风调雨顺,得看老天爷眼色呢!

赵冬芝想了下道,“往县里跑我倒是不怕,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一个多时辰倒没什么,就是家里四个孩子,姐也看到了,树儿是个调皮的,其他两个也好不到哪儿去,我要是跟相公去县里,小英没到两年又要嫁人,哪个管得了他们?还不得把家给闹翻了?”

没等赵氏说话,杜小鱼笑道,“找个私塾念书不就成了。”

黄立树一听这话,狠狠瞪了杜小鱼一眼。

看来是个怕读书的,杜小鱼冲他扮了个鬼脸,那边厢气得挥起了拳头。

“小鱼倒没说错,是这个理儿,咱们村里新来一个夫子,教的很好,都送去他那儿念书呢。”赵氏也是听吴大娘说的,“我到时候问问看,你把两个大的送去念书不就成了,小的就放我们家,再有吃饭的事也容易,不就添几双筷子么。”她说着红了眼,“你过来可不是当一家人过的,还说这些。”

赵冬芝立马抱住赵氏撒起娇来,“还是姐对我好,就怕你们嫌麻烦呢。”

“麻烦什么,给你麻烦我心里也高兴。”赵氏戳戳她脑袋,“不过到家了可别偷懒,这儿大哥不在,你要不像话还有我说呢。”

“真是跟大哥说的一模一样。”赵冬芝嘻嘻笑,“我晓得,晚上要从县里回来,你这两个娃我肯定帮着带,再说,这生意真好赚,到时候有钱了也能请个人么。”

赵氏朝杜小鱼瞟一眼,“你们两个倒是像,都会享福哩。”

几个人都笑起来。

赵冬芝看黄立树坐不住,伸手敲他一个栗子,“学学你文渊表哥,将来好好念书,别成天外面疯跑。”

“我念不来!”黄立树气得跑出去了。

黄晓英见状道,“回来还是得好好揍一顿才行,早前就让他念书不听,娘这回千万别纵着他!”

“哎,就是个静不下来的。”赵冬芝也无奈,“看看你们家文渊多好……”她说着想起大嫂叮嘱的事,当即又改了口,“如今也大了些,许是会听话点儿,要再不肯念书就送去学木匠,反正立根总要去的。”

杜小鱼听了心想黄立树要真不想念书,本还可以跟林嵩学武的,可惜了,明年他就要走,忍不住叹口气。

商议好,卖熏兔的事也说成了,那房子自然就要定下,杜显第二日便去朱家了,先给部分定金,说好年后二月份开始往外搬,大概五日之内就可以把屋子全部清理干净。

赵冬芝又留了几天这才依依不舍得走了。

“我赶明儿再去砍些树回来,简单的家具就自个儿做了。”杜显的手工越来越好,家里两个娃的木床就是他打的,还越发上了瘾儿,没事就做个凳子椅子什么的。

“爹,你也不省省力气,马上开春又得累了。”杜小鱼不以为然,“反正都打算买了,让人一起做不就是了?”

“你这孩子就是个会败家的。”杜显指指她,他给人买房子大方,这点小钱又不舍得了,“你爹闲着不也没事干,做这些能有多累,小锦还能搭把手呢。”

说到李锦,她想起来说过给他借书的事情,便想着过几日去县里卖熏兔顺便去万府借点书,又叮嘱几句叫他爹别累着便去兔舍巡视。

第149章 因果

赵冬芝既然愿意去县里卖熏兔,那么扩大生产是必然的事情,熏肉房就得造出来,而两个娃一眨眼就能长大,杜家便决定把房子翻修扩建。

趁着有空杜小鱼就画了张草图出来,她不是学建筑的,什么结构学并不懂,只是按照喜好把样子大致弄出来。

屋子弄成两进,周围圈个高墙出来,前院后院都比较大,第一进的房子一排五间是主屋,中间是待客的堂屋,右边往左边数,第一间是杜显夫妇住,第二间是大厨房并饭堂,最左边两间分别是杜小鱼跟杜文渊的。

竖着两排东西厢房共有四间,两间放杂物,两间做客房,将来有亲戚客人来也好留人住住,不用老是借吴大娘的屋子。

两进屋中间隔一个庭院,她打算种些梅树,枣树,自个儿的那个花圃移植过来,到了春夏天姹紫嫣红,添点美景,多点生气,味道也香。

后面第二进就是她的兔舍了,一长排占四间,最左边则是熏肉房,东西两厢暂时空置,将来也指不定再养些什么,后院再建两个大一点的羊圈,鸡圈。

这是比较大的工程,杜显看得啧啧有声,“咱们真要住这么好的房子?我看跟村长的也差不了多少了。”

其实也就五十两银子左右,乡下地方空间大,那些材料也不需要用多好的,杜小鱼道,“既然要重新造,当然一下子弄弄好了,难道过几年再麻烦一回,一劳永逸嘛!反正上回二哥才挣了一百多两银子的,放着也是放着,又生不出钱来,用了拉倒。”

“他娘你看呢?”

赵氏倒是喜欢,这房子宽敞,安排的也恰当,将来两个娃大了也住得舒舒服服,便笑道,“我觉着挺好,要不就照着小鱼的意思来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