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嘴唇抖了两下,“显儿,你真不愿帮你弟弟?”
杜显闭了闭眼睛,想起杜堂这些年的所作所为,默默叹了口气,杜小鱼见状凑到他耳边说了两句话,他脸色大变,喝道,“当真?”
杜小鱼点点头。
“畜生!这畜生死了才好!”杜显嘶声道,一跺脚转身走了。
李氏不晓得发生了什么事,但也明白杜显肯定是不会伸手援助的,当下气得一个劲儿的捶胸。
“快走吧,还杵在这里干什么呢!”赵冬芝趁机赶人。
杜显走了段路停下来,肩头耸动。
杜小鱼走过去一看,发现他竟然在流泪,不由大惊,“爹,你怎么哭了?”
“小鱼啊,爹对不住你,你遇到这种事,差点死了,竟然也不愿意告诉爹,爹是太没有用了啊!”他抹着眼睛,“只以为你是不小心摔河里,却不曾想是那畜生……”
“爹,不是你没用,不是我不想告诉你。”杜小鱼忙解释,压低声音道,“我跟二哥是怕娘担心才不说的,爹你又藏不住事,被娘看出来,这可怎么办才好?这次实在是怕爹又心软,放了那个混蛋,我才会说出来的。爹,你不要往心里去,在我眼里,爹是天底下最好的父亲了!”她上前用力抱住杜显的胳膊,“爹,我晓得你会保护我们的,只要爹在身边,我们什么都不怕!”
杜显抚着她的头,叹一声,“我算是看清楚他的真面目了,以后他敢再来咱们家,我头一个把他打出去!”
“爹,还是要记得别告诉娘哦,省得她堵心。”杜小鱼提醒道。
“好,咱们走吧,别想那些乌七八糟的事了。”
两人进了堂屋,赵氏道,“他们怎么说?”
“不管他们,是二弟咎由自取,打板子就打板子好了!”
难得的理直气壮,对于亲人,他总是显得有些软弱,赵氏惊讶地看他一眼,没有再说什么,低头纳着鞋底,两个孩子长得很快,一年就要换几双。
赵冬芝稍后也领着两个儿子进来了,得意洋洋,“给我赶出去了,姐,你以后别怕他们,有我在,看谁敢欺负你!”
赵氏无奈,刚才拦也拦不住,闻言斥道,“别胡说八道。”
杜显原本以为自己会像往常一样尴尬,可这会儿却没有那种感觉了,那几个亲人比起眼前娘子的妹妹,两个外甥,仿佛远了好些。
是啊,都不如他们来得亲!这些亲人除了带给他无休止的痛苦外,还能带来什么呢?
见杜显没什么反应,赵冬芝更高兴了,看来姐夫已经完完全全站在了姐姐一边!以前还担心他会向着他那个娘呢,以后可没有后顾之忧了!
李氏没有法子,在杜显那里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只得使银子往那些个衙役手里送,结果真真是扔到大河里,连水花都没有看到一点,别说放人了,什么消息也打探不出来。
过了几日,县主审理杜堂,大夫,张辉三人的案子,张辉因为作证的关系从轻发落,杜堂跟那大夫就惨了,一人被打了三十大板子,还勒令交出骗到的银子,杜小鱼的馆子的损失自然也在里面,共赔到六两银子。
杜堂被打得皮开肉绽,惨叫不止,那大夫也好不到哪儿去,两人走都不能走,都是被人抬回去的。
李氏当日也去衙门看审,那目光能在杜小鱼身上戳出个洞来,她自是不当一回事,做得出就当得起,杜堂完全是自作自受!
这事过后,没有人再来门口闹,客云来的生意又好起来,每日忙忙碌碌,一眨眼便是到黄晓英出嫁了。
第172章 构想
黄晓英那日穿了嫁衣后当真是跟天上仙子一般漂亮,虽出门头上蒙了面纱,也引得围观的人纷纷称赞,加上锣鼓开道,轿子华丽,赵冬芝真真是赚足面子。
赵大庆一家也来了,又是带着一牛车的东西,留了四五日才走。
热热闹闹过去,赵冬芝把女儿嫁了心里高兴,但到底也还是舍不得,背地里又哭了几回,幸好他们小夫妻俩是住在县里,她每日去馆子都有机会见一见,比起旁的远嫁女儿的母亲是好太多了。
这日又提到黄晓英的事,赵冬芝还是很满意女婿的,对岳父岳母客气礼貌,对女儿也很体贴,就是话少了点,别说活跃气氛了,基本问候几声就再也没有多余的话,在纸马铺也是只顾着低头做那些祭品。
赵氏听完笑道,“人不能十全十美,晓英不嫌弃就行了,你有什么好说的?我看妹夫话不也是很少啊?”
说到黄晓英,赵冬芝又是摇头,“我看她是啥也不在乎,说起这个她含含糊糊的,什么反应也没有,我也不知道她心里到底怎么想。但看起来两人好似还行,晓英说什么,女婿也都是点头的,家里的事现在基本都是晓英在做主。”
“这不就行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你有那么些精力该花在立树身上。”赵氏笑道,“他县试过了,这个月就要考府试呢。”
赵冬芝也笑起来,这个儿子倒是争气,第一回就考上了,以前还当他不是个读书的料,这会儿夫子都夸他呢,说要考上府试的话立刻就转去张老夫子教的那班学堂。只不过还是有些小小的遗憾,要是立根也一起考上,那就更好了!
“是啊,他最近看书都看到半夜,一会儿宰只鸡给他补补。”她夸赞道,“那些个小鸡仔长得很快,小鱼给的那什么草粉倒真的很有用呢。”
“叫苜蓿,喂羊也好。”
“对,对,苜蓿,我下回跟小鱼要点种子去,我屋后面那片竹林空了些地方呢,撒了随便长点出来也好。”她说着忽然有些伤感,“哎,小鱼瞧着也大了,留不了多久了。”又叮嘱赵氏,“旁的地方千万不能考虑,我以前还不觉得,这一日不见都难过呀,至少也得跟黄花,晓英一样,不能跑县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