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鱼跃农门(322)

“我那侄女却是不太与人交往的,跟你们也是有缘。”但她也不好直接就说答应,只暂时维持好关系,“这兔皮看着真是漂亮,只我那个侄女也不知道喜不喜欢,倒是要问问她呢,要是好,多买两张倒也行,你那外甥女就是养兔子的罢?”

却说成是卖兔皮的了,赵冬芝颇有些不悦,可她没有拒绝,说明是有考虑的意思在里面,当下也笑起来,“是我外甥女养的,也别说什么买不买,阮姑娘要喜欢,我到时候再送一些去,做成披风那是很好看的,冬天穿很暖和。”

周氏又是笑了笑,点点头便告辞走了。

等到胭脂铺关门,她回到家就把兔皮给阮玉看,“是开馆子的赵妹子拿来的,我也没有说要,只说拿给你看看。”

阮玉也没看一眼,“你明儿把银子给她便是,说这么贵重的东西不能白拿。”

“那是不行了?”周氏皱了下眉,“要说那黄家的儿子也不错,是个秀才,有个表姐夫又是当京官的,将来有人提携,有个好前程也不难。他们家又是开馆子的,也挺富裕,玉儿你真不考虑考虑?”

阮玉淡淡道,“在京城住了那么些年,还看重这些吗?”

周氏被她的语气似冻住了,讪讪一笑道,“玉儿说的也对,你在京城的时候,求娶的公子哥儿数都数不清呢,哪儿还看得上他们?不过……”她顿一顿,看到阮玉的脸色,终究还是不敢说出来,只道,“听赵妹子说,你去他们家吃过饭?”

“怎的,吃个饭不行吗?”阮玉眉毛一挑。

既然不肯,为什么又要去,这不是叫人误会?周氏的眉头越发皱紧了,“我是怕她又要来说,那是不是下回我就明说了?省得一次次的来,也是浪费功夫。”

“明说什么?我年纪摆在这儿了,总要找个合适的人的。”

那又是不要明说?周氏也弄不清楚这个侄女心里头在想什么,但因为以前的事也不敢问这问那,只得应了一声。

第202章 借力

赵冬芝拿了十两银子给杜小鱼,郁郁不乐,说是周氏给的兔皮钱。

看来是没有成,杜小鱼倒是松了一口气,不过从兔舍出来却又听到赵氏姐妹俩说话,又不是那么回事。

“不愿意收,但也没说不肯,我都不晓得什么意思。”赵冬芝烦恼的皱着眉,“这周大姐也真是不爽快。”

“他们家说亲的人多,怕是想好好挑挑,这样做应是觉得立树的条件还不错,怕以后反悔,也就不想直接回了。”赵氏给她想主意,“你可别去催,他们既然明白我们家的意思,将来总会给个答复的。”

赵冬芝嗤的一声,“我们立树倒是要被他挑来拣去呢!要我们等?他们家要找了个好的再回了咱们,是不是?天下哪儿有这样的好事!”

她虽喜欢阮玉,可也不至于如此低声下气,如今在北董村,他们家的条件称得上很好,就算是县里人家也有很多比不上的,不过这气她自没有往阮玉头上撒,只觉得是周氏的原因,便说道,“我是想知道阮姑娘的想法,阮姑娘看着是个心软的,自个儿开的铺子给她大伯跟大伯母管着,现在终身大事又要他们来办,只怕是好心没好报,那两人都没有好好对这个侄女的心呢!”

阮玉的伯父叫阮孝常,也是有个儿子的,人心隔肚皮,谁知道是不是真心待阮玉?

赵氏听了摇摇头,“人家的家里事,我们也不知道,你贸然去问阮姑娘总是不好的,不过她既然肯让弟弟来跟立树学习,只怕也不讨厌,还是再缓缓罢。”

赵冬芝只沉着脸,也没有答应,过了会儿道,“我那女婿过两日要跟他大舅子去桐城,晓英看铺子忙,美真又是个不管事的,我得去帮衬下。”

“去桐城?干什么去?”赵氏惊讶道。

“多买些存货来,他大舅子打听到消息,说桐城那边东西比较便宜,来回虽然要十几天,可是能节省不少银子呢,正好现在生意也不忙,等到了鬼节前后又要抽不出空来了。”

赵氏笑道,“德昌这孩子从小就能干,别的娃还在玩泥巴呢,他就会把自个儿家做得吃食拿去换钱,后来做货郎硬是在县里买了个院子。你女婿又有手艺,跟他一起,早晚能挣几个铺子出来。”

赵冬芝笑眯眯道,“可不是么,我算是挑对人了,美真这个小姑子也是好的,没有心眼,晓英倒是过得很自在,现在也就缺个孩子了。”

“还年轻,倒是不急,那会儿我也担心黄花,后来不也有了?”

但赵冬芝还是露出几分忧色。

两人正说着,就听到外面隐隐传来说话声,不一会儿,杜显拿着个帖子进来,脸上满是愁色,“娘子你看看,冯夫人又送帖子来了。”

赵冬芝却笑道,“这可不是好事,姐夫你干什么这副苦相?”

“好事?”赵氏瞅一眼妹妹,“你懂什么,肯定又是跟文渊有关的。”说着把帖子打开来一看,冯夫人说上回颇为投缘,这次又请她们一同来品酒。

赵东芝见赵氏眉头拧成一团,凑过头去道,“写了什么呀?”

“请咱们下午喝酒去。”赵氏叹一声,她早就打定主意拒绝了,可事到临头还是多有犹豫,什么百花佳酿,无非是借酒说情。

杜小鱼晓得赵氏在烦什么,说道,“去一次也无妨,只说下我们的难处就行。这冯夫人也是聪明人,肯定能懂。”

“难处?”赵氏不解。

杜小鱼笑了笑,“等会儿再说,咱们这就打扮打扮,马车估计一会儿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