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鱼也不会轻易答应,笑道,“那可得尝了再说,不过这第一条鱼就按你说的价钱来,我一会儿叫大厨烧了尝尝。”
见她态度诚恳,老头便跟着去了。
赵冬芝见她领了那老头来,心里虽然有些惊讶,不过也想到肯定是有什么主意,就叫伙计上茶给老头,杜小鱼又叫着上了两个菜一碗饭,给老头充充饥。
等到午时过后,客人渐渐少了,这才抽空把赵松叫过来。
老头拿出一条长得像鳊鱼一样的鱼,但是颜色很是不同,背部是青灰色,两侧是银色,腹部又是白的。
赵松也头一回见到这种鱼,奇道,“这哪儿抓来的?”
老头神神秘秘不说,杜小鱼猜想是不是在哪儿山里找到一处水源,里面正好有这些稀奇的鱼?
见他不答,赵松也不继续问,拎着就去了后面院子,叫请的杂工杀了洗干净。
那边杜显就跟老头攀谈起来,三里村他早年也去过,那里比起北董村来,多山又多水,而且有处很大的森林,听说里面猛兽都有不少的,平常也没人敢去。
老头见有人去过三里村,倒也放松起来,笑呵呵的说着话,还提到家里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杜小鱼则跑到厨房,见赵松要准备烧了,便问他准备做个什么菜。
“这鱼确实不错,生的都很鲜甜呢。”赵松很是惊喜,他们做厨子的,看到好的食材总是容易兴奋,刚才趁着鱼新鲜就直接生吃了一块。
杜小鱼不由咂舌,鱼生啊!原来这鱼还能做鱼生吃,倒是少见,一般的或多或少都很是有腥味,难以入口。
赵松看到她的表情,只当她是惊讶吃生的鱼,笑起来解释道,“有些鱼是能生着吃的,像鲤鱼就可以,不过没有这种鱼好吃,我在想要不要就直接做个鱼脍吃吃……”
这个只怕有些人会很不适应,其实就连杜小鱼也不适应吃鱼生的,她刚要阻止,却听赵松又叹了口气,“可惜我刀工还不够好,这鱼肉要切得很薄,很薄才好呢!”
杜小鱼放下心来,“既然鱼肉鲜甜,那还是要吃它原来的味道,就做个清蒸的好了。”
赵松点点头,“不错,我也是这么想的。”说着便要动手去在鱼身上划几道口子,这样蒸起来也比较入味。
杜小鱼却伸出手来,“等等,这清蒸也要讲究好看。”光是这么一整条摆着,实在没什么新意。
“好看?”赵松挠挠头,这蒸鱼还能怎么弄的好看?难道撒些花瓣在旁边不成?倒也有些会雕工的厨师,会弄些装饰点缀,想着赵松就有些紧张,他可不会这些,他只知道怎么烧的好吃,要是杜小鱼叫他做这些东西,那就难看了。
她以前见过的菜式有做到极致华美的,叫人不忍下筷,虽然她自己没有这样的本事,可依葫芦画瓢还是会的,杜小鱼往那鱼身上比划了一下,“这样一块块切下来,然后把鱼头单独放在中间。”
没要他摆弄,赵松松了口气,但也不知道她要干什么,只照着吩咐做。
那条鱼极大,还是够装一个大盘子的,调料也准备好,有辣椒,黄酒,姜葱,鱼肉小小的腌制了一下,然后杜小鱼就给摆了个造型。
赵松总算看明白了,这赫然就是孔雀开屏!
第210章 菁林鱼
菜端出来的时候,一众人都说好看,那张开的屏上放了红色的辣椒,绿色的葱末,看上去真有几分孔雀的艳丽。
“都快尝尝呀。”杜小鱼笑着道,“赵大叔精心炮制的。”
赵冬芝拿起筷子点了点,“哎哟,弄得那么漂亮,叫我夹哪一块啊?”
赵氏也笑起来,“快吃吧,王大叔还在那等着呢。”
刚才杜显跟那老头聊了会儿,知道他姓王,叫王二谷,比杜显夫妇大了一个辈分,自然他们都得管他叫大叔。
“好吃,刺都没有什么呢!”赵冬芝吃着叫起来,有些后悔了,早知道昨个儿就跟那老丈买几条,指不定就能被小鱼夸夸,如今又是她找来的,作为掌柜的自己,可真是没有面子。她想着讪讪一笑,小声道,“小鱼,幸好你今儿来,不然可不是错过了?这鱼咱们买下来也能做个招牌菜,就是不知道这是什么鱼,那老丈还藏着不肯说哩。”
几个人都连连称赞,王二谷知道这事多半要成了,心里头也高兴,他跑来兜售无非是要定个长期协议,图个方便。
“老丈,他们都说好,那我们店就收了。”杜小鱼笑眯眯道,“不知道这鱼叫什么,将来咱们推荐给客人总得有个说法罢?”
“这就随便你们叫了。”王二谷笑道,“我也不知道叫什么。”
杜小鱼猜得没有错,王二谷家里几代都是猎人,常去森林里打猎猛兽以此换取金钱,到了王二谷这一代才开始慢慢多种些地的,但他手里的本事还是有,有次偶尔就发现了一个隐蔽的深潭,里面有好些鱼,他初时也没想过要去卖钱,只自己打了两条回去吃,结果发现肉质美味,鲜嫩无比,家里娘子就建议拿来县里卖。
至于这地方在哪儿,他定然是不会说的。
“那林子是叫菁林,要不你干脆就叫它菁林鱼好了。”王二谷想了下,建议道。
“倒也好,别人要问起哪儿来的,咱们也能有个说法,就说是你们三里村那边来的。”杜显点头同意。
这鱼名字的事就算定下来了,接下来自然是价钱,王二谷本是要三十文一斤的,后来见他们态度不错,几番商谈下来就改成二十八文一斤,他捞了鱼就过来送,但也不能保证每日都会有,要是遇上个下雨天,去那边就不太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