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鱼跃农门(341)

几个人说了一会儿夜也深了,就要离开各自回家。

杜小鱼跟着出了院子,眼见吴大娘在前面走了,她在后头拉住秦氏的袖子。

“咋了?”秦氏回过头。

“我想问问,最近青兰可好?”虽然那时候已经说清楚了,可既然弄不明白黄立树在想什么,就得什么原因都找找,青兰是秦氏的侄女,想必是知道一些最近的情况的。

“青兰啊,她挺好的。”秦氏先是笑了笑,继而又露出几分惆怅,“本来她铺子管得好好的,我还打算全都交给她,谁料最近说成了一门好姻缘,我倒是不好留她了。”

杜小鱼挑起眉,惊讶道,“什么?青兰已经说了人家?”

秦氏一戳她脑袋,“你啊你,青兰跟你同岁的,怎么就不能说人家了?你还不早些挑个好的人家,等到年纪大了,有得你哭的。”

杜小鱼摸摸头,嘿嘿笑了两声,继续探听,“她说给哪家了,咱们村的吗?”

“咱们村有几家好的,当然是县里的了,不然我那嫂子也不会急着要把她嫁出去。”秦氏又是笑笑,“不过那王家确实不错,家里大哥也是在你二哥身边做事的……”

她还没说完,杜小鱼已经叫起来,“王二公子?他大哥是县丞是不是?”

“原来你知道?”秦氏一愣。

就是知道的晚了,杜小鱼心里叹息一声,青兰是要嫁人了,黄立树是因为这个才如此心灰意冷吗?说到底,他仍是没有完全忘记她呢。

但既然是一门好姻缘,断没有去阻拦的可能。

“怎么了?”秦氏看她呆立在那里,脸上有一些伤感,不由关切的问道。

“没什么,婶子你快回去吧,省得庞大叔等呢。”杜小鱼告别一声,转身回去了。

黄立树此刻正站在院子里,夜里的风吹的衣角都飘起来,他脸色深沉,宛如一尊雕像似得纹丝不动。

杜小鱼在对面看了几眼,这种心情可想而知,若是她喜欢的人哪日娶了别人,只怕也是要难过的。

“表哥,你还没回去?”她微微笑起来。

黄立树看看她,点了下头,“这就回去了。”

看着他离开,杜小鱼终究没有叫住他,他既然懂得去打听王二公子,可见是真心的关心青兰,若是王二公子哪方面都不错,他会选择放弃的。

看得出来,他已经慢慢变得成熟了。

阮玉家里的泼皮据说待到很晚才走,还是几个邻居看不过眼帮着撵走的,但阮玉的胭脂铺一连几天都没有开门,生怕那泼皮再来吵闹。

林氏听到管事的来回话,不由皱起眉,“怎么回事?他们家胭脂铺不开了吗?你去村子里找找阮姑娘。”

管事有些不高兴,“县里还有好几家胭脂铺……”

林氏听了大怒,她就算嫁出去了也还是林家的女儿,这小小管事竟敢顶嘴,“你是不是不想在林家做了?敢这样跟我说话?”

管事的只得低下头,小声道,“不敢。”

他是不知道林氏是想要阮玉亲手调制的胭脂讨林家老太太的欢心,上回试过一次,老太太很喜欢,说抹上去,看起来都年轻了好几岁。

林氏一瞪眼,“那还不去找?问问她怎么就不做生意了?”

“倒是先前打听过,是有个泼皮缠着他们家姑娘,所以就不敢开门了。”管事回道,“只怕去村子里也没用,那泼皮经常来铺子里闹事。”

“竟有这等事?”林氏皱眉道,暗自思忖。

正想着,就见李源清过来探望林家老太太了,立时计上心头,上前笑道,“源清你来得正正好。”

李源清对这个小姨向来不喜,但面上自然和善,笑着打了声招呼。

“你可知道县里的尚香胭脂铺?”林氏紧接着就问道。

胭脂铺?李源清想了想,“好似有些名气?”可他一个大男人,岂会对胭脂感兴趣,就算听到过这个名字,也不会过多注意。

“你外祖母可喜欢那胭脂铺出的胭脂呢,可惜好几日没开门了,我想买也买不到,你若是能帮些忙,可不是讨了娘的喜欢?”林氏眨眨眼,“那可比请她听戏还好呢。”

李源清一头雾水,“我能帮什么忙?”

林氏就把之前管事探来的消息说了下,又道,“你是咱们县的县主,如今有这等泼皮无事生非,毁人清白,总要管管的吧?而且,这事对你来说,可不是举手之劳?派几个衙役去惩治一下,看他还有什么胆子闹事!”

李源清却在想她刚才提到的名字,问道,“你说的阮姑娘可是叫阮玉?那胭脂铺是她开的不成?”原来她竟然在县里开了家铺子,那么也是待了有一段时间了,他却是一点都不知道……

“没错,那姑娘的手艺是真真的好,有人说她是京城华娘子的徒弟,我看倒不是假的。”林氏又瞄他一眼,“是了,你怎知她叫阮玉?你们俩难道认识不成?”

李源清没有回答,只道,“这事我会解决的,还请小姨放心。”

林氏看他一口答应,心里很是满意,等解决了泼皮,她再去那铺子里找阮姑娘,就说是她的功劳,叫侄子出面把难题解决,那阮姑娘可不是要千恩万谢,欠了她一份人情?到时候自然会给她亲手调制更好的胭脂的。

她为了两家的事情,也是日渐憔悴,有时候看着镜子,真是不忍相看呢。

“那就好了。”林氏笑道,“你快进去吧,娘昨日还在念叨你呢,说最近又来得少了。”她又添了一句,“我叫妙容去炒几个菜,你不是也说好吃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