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鱼跃农门(371)

身后又排了几个人,手里都拿着签文,两人刚走几步,有个小丫环打扮的人走过来,叫住杜小鱼道,“我们家老太太想见见你,请杜二姑娘过去呢。”

小丫环年龄尚小,但五官已然十分突出,将来长大了必定是个美人,杜小鱼看看她,奇怪道,“你们家老太太?”

“我们是林家的。”

林家……杜小鱼愣住了,往后看了看,正巧见到彩玉站在不远处,也许是她发现了自己这才告知林家老太太的。

可居然这么巧,林家也来天行寺上香吗?

“杜二姑娘。”小丫环又唤了一声。

黄晓英轻声道,“是文渊的外祖母吗?”

既然老太太知道这件事,又差了人来请,她不去倒也不好,“嗯,表姐,我去见一见,你小心些,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黄晓英打断她,“真把我当个孩子了,娘恐怕也要找来了,你不用担心我。”

杜小鱼便跟着小丫环去了,彩玉笑道,“这么巧,杜二姑娘也来上香,我远远瞧见以为是认错了呢。”

“是陪着我小姨,表姐一起来的。”

天行寺是远近闻名的,即便老太太原本在南洞村,但也一样会来此进香,每年添得香油钱足够赢得寺院里非常好的招待。

老太太此刻正在一个大院子里休息,这院子平常是给一些高级官员的家眷稍作歇息的,今儿正好空着,老太太便可以享用了。

“杜二姑娘来了。”有丫环在门口通报。

老太太放下手里的茶盏,她也没有想到会碰上杜家的人,当彩玉说起的时候,她也是很有些诧异的,今日正好听了德圆大师的讲经,说到机缘一事,结果就遇到杜小鱼,就想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竟然能让外孙如此喜欢!

“请进来。”

杜小鱼走进去给老太太大大方方的行了个礼,其实李源清离开杜家去京城的那一日,老太太也来过,只注意力不在上面,彼此都没有看清楚,更别提说上话了。

她目光不躲不闪,平静以对,老太太眼睛微微一眯,在她脸上找不到任何一丝羞愧或是不好面对的样子,十分的坦坦荡荡。

“坐罢,也是看着巧,便叫你来说说话。”她淡淡开口。

杜小鱼坐下来,笑了笑,“倒是不知道老太太也会来这儿进香。”

“我们林家一向就是来这儿的。”老太太啜了口茶,“之前还想请你们家来听堂会,结果源清这孩子竟然没把帖子送来,可见是护着呢,生怕在我那儿受到什么委屈。”

是在试探她,杜小鱼道,“我们也不知这事,浪费了老太太一番好意。”

却是没有提到李源清,老太太瞧瞧她,“源清这孩子虽说公务处理的妥妥当当,但性子跟他娘一样,有些事情就太过急了些,不细细考虑,将来是要后悔的。”

“老太太说得是,是要好好想想才行。”杜小鱼点点头。

老太太一愣,她明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竟然没有反驳,还赞同的摸样,不由又细细打量她一回,一时也摸不清楚她的心思。

“把点心拿来给杜二姑娘尝尝。”她吩咐底下的丫环。

杜小鱼也不推却,道了声谢,拿了就吃起来。

“味道如何?”老太太瞧着她,她吃得笑容满面,十分投入的样子。

“很好,县里那家五仁堂的比起这个,就显得油腻了些,”杜小鱼侧头想了想,“这点心许是没有用那些油的缘故,应是放了别的。”

老太太挑起眉,是不懂装懂,还是真知道,问道,“那你觉得放了什么在里面?”

“牛乳。”她笑道。

老太太讶然,她最爱吃的就是这种点心,还是只有京城的师傅才会做的,专门叫了人去学,没想到杜小鱼竟然猜得出来。

“你倒是懂这些。”

“也是书里看到的,说牛乳这种东西很好,若是常用,对身体有很大益处。”杜小鱼笑了笑。

老太太觉得自己可能看走眼了,这农家姑娘见识不算少,还会看书,可见是能识文断字的,但见她容貌也算出挑,在屋里这么多人注视下,竟丝毫没有露怯,眼睛也从未到处乱瞧过,这种风度倒是一点不输于冯四小姐。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杜小鱼就告辞走了。

来到寺院门口,只见黄晓英跟赵冬芝正等在那里,赵冬芝见她过来,忙上去问道,“林家的人叫你去干什么?为难你没有?”

“没有,只是随便说些话。”

“怎么会?”赵冬芝不信,“他们家向来看不惯咱们,你看看上次那个林家的姑奶奶,说些什么话?竟然这样污蔑你,如今那老太太能好得到哪儿去不成?要欺负你了,你告诉我,小姨给你说理去!”

“真没有,老太太跟林家的姑奶奶不一样。”这回跟林家老太说了一番话,杜小鱼还是对她有些改观的,尽管老太太不同意李源清的事,可在她面前还能保持住冷静,跟她那样说话,倒也不难看出为何能掌管整个林家。

老太太是能忍的,也许在她家人面前会露出任性的一面,可事实上,她应该是个很理智的人。

黄晓英这时笑道,“娘你就别管了,到底是文渊的外祖母,能对小鱼怎么样?咱们香也上了,快回去吧,不然到家天都要黑了。”

“也是,晚上天也冷,冻着了可不行。”赵冬芝忙扶着黄晓英往山下走去。

老太太这时也打算回府了,林氏匆匆跑进来,擦着头上的汗,“娘,你来上香也不告诉我一声。”

“你这不还是来了吗?”老太太漫不经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