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会儿就叫人拿去给冯师傅,姐,这样式可值钱,你之前欠我的可就一笔勾销了啊,不然我可不好意思收。”
没想到她会提这件事,杜黄花忙道,“这怎么行……”
“怎么不行?”赵氏在旁边帮腔道,“你们两姐妹还写什么借条,是不把我这个娘放在眼里呢?小鱼说得对,那笔帐就算了,咱们一家子什么你的我的,以后再不要这样。”
杜黄花眼睛一红,“娘……”
杜显这时把饭菜都端好在桌子上,尽管府里有下人,他还是喜欢自己动手,出来叫两个女儿,“都快来吃饭了。”
“黄花吃过了。”赵氏道。
“吃过了喝点汤也行嘛。”杜显笑着看看两个女儿,只觉得此生再没有遗憾,两个好女儿,两个好女婿,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来的这些好福气呢!
杜清秋早就坐好,只等着吃饭了。
“文涛现在午饭都在人家侯府用,我总觉着不太好,要不要跟小侯爷说说,还是回自个儿家里吃。”杜显说起杜文涛来,“这小子也是不自觉,人家侯府好,他也不能得寸进尺啊,真就不回来了。”
其实杜小鱼也觉得不妥,虽说李源清跟小侯爷的关系好,但两家到底悬殊太大,再说,这侯府也是勾心斗角的地方,杜文涛光是念念书就算了,要是被卷进去那可不好,当下就道,“爹说的不错,等相公回来,我跟他说一下。”
几个人才开始吃饭。
用完饭,杜小鱼去外面院子坐了会儿,黄立树才回来,铺子忙,他每日吃饭都不定时,杜显去厨房用大海碗每样都给他装了些,他坐着就口得吃起来。
“你回来的正好,这图样一会儿拿去给冯师傅,让他叫下面的人赶制出来。至于用什么宝石,贵重些的也试试,哪怕不是让别人自己配,光是咱们自己卖也不错。”
黄立树瞄了一眼,惊讶道,“哪儿来的?”
“姐画的。”
他差点一口饭呛住,咳嗽了一阵才惊叹道,“黄花姐还会这个呀,倒是看不出来!真是埋没了。”
“怎么看不出来?我姐画画可好呢,不然你当那刺绣那么容易学好的?”
“好,好,我一会儿就送过去。”他把饭吃完,拿去那纸卷又急匆匆得走了。
第299章 诡计
长兴县离京城颇近,只有两日的路程,然而,李源清一去就是半个月,半点消息也无,杜小鱼也不禁担心起来。
幸好这日下午李钦回京城一趟,带了封信来,信里提到了李源清正在处理的公务。
他原本没想到事情会那么复杂,需要花大力气甚至很多时间来解决,是以一开始也不想告诉杜小鱼,但现在不一样了,他长期在外面,杜小鱼在家中总会担心的,把事情告知,她有个大致的了解,心里有底也就不慌了。
杜小鱼才知道,原来李源清是被户部尚书派去收那些拖欠户部的税银的,只长兴县的田地大半部分都是皇帝赏赐给皇亲国戚,王公贵族的良田,要想把拖欠的银子收回来,并不容易。
“他现在住在哪里?”
李钦回答,“住在长兴县的县衙门里。”
杜小鱼点点头,返身坐于书案前,彩屏在旁边磨墨,她取了笔,不一会儿就写好一封回信。
李钦接过来,躬了下身便急着赶回长兴县去了。
看着窗外日渐发暗的天色,她长长吐了口气,这桩差事肯定不好办,得罪了那些权贵不好,可正事办不成也不行,不知道他会如何度过眼前的难关?
只可惜自己身体不便,而且,就算想着去他那里,只怕爹娘也不会同意,毕竟有两日的路程呢。
“女婿写了信回来了?”杜显在厨房忙完,刚看到李钦离开,就来了杜小鱼房里,“哎,这都去了半个月了,可有说啥时候回来啊?”
“可能还要待上一段时间。”
杜显嘟囔道,“这顶头上司也真是的,偏这个节骨眼儿派他出京城,你说叫哪个不好?底下十几号人呢!”他说着看一眼杜小鱼,犹豫着说道,“要不咱们去送点礼,让女婿早些回来,你看行不行?”
“他爹,你胡说什么呢,女婿有事做,也是上头重用他。”赵氏也进屋来,笑着对杜小鱼道,“文涛刚也回来了,出来吃晚饭罢。”
几个人就去到饭厅。
杜显还在为李源清外派的事情闷闷不乐,生怕他到杜小鱼生产那日都不回来。
杜文涛则说起侯府又来了一个念书的公子,姓丁,长得很是高大,才九岁的年纪,已经跟人家十二三岁的差不多。
听到是姓丁,杜小鱼立马起了警惕之心,追问是哪家的公子。
“是左副都御史丁大人的二公子。”杜文涛道,“他说他母亲跟侯府的大少夫人是朋友,这才过来跟府里的二位公子一起念书的。”
果然是那个丁府,杜小鱼皱紧了眉。
“爹,娘,你们可还记得那个会做胭脂的阮姑娘?”
赵氏跟杜显一起出声道,“这怎么可能不记得。”
“是啊,又是来过咱们家做客的。”赵氏接着道,“你怎么会说起她来?”她是不知道当年的来龙去脉,是以也不清楚阮玉真正的为人。
“那丁夫人就是阮姑娘。”
“啊!”杜显惊呼一声,“这弄错了罢?文涛刚才不是说那丁家二公子都已经九岁了,阮姑娘这才几岁呀。”
“阮姑娘是续弦。”杜小鱼解释道,左副都御史丁大人现年三十五岁,前几年娘子病死了,还是去年才娶的阮玉,也是她有本事,不然只凭一个商女的身份,照理是入不了丁府这样一个书香门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