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农门娇(266)

“姐姐。今天龙叔会捞点什么呢,还会是虾吗?”这俩天参娃可是一直吃这个东西。今天他可是盼望有新的收获,好换换口味。

“今天应该会有别的吧,走,姐姐领你去看看,要是捞到了好东西晚上就做给你吃。”

等姐弟俩到了船舷处,船工们正推动着绞盘往上拉网呢。

“龙老大,今天打得东西应该昨天不一样,这重量都有点不同”,推动绞盘的船工这两天可是有心得体会。今天这重量跟昨天比可是要沉上许多。

“哦,哦。又打上来东西了”参娃看见网拉上来了,就兴奋的喊道。

大家七手八脚的将渔网给拖到船上,看到里面的东西,一群人都有点傻眼了,不认识,可是龙老大和妞妞却认识这个东西,前者是见过,而妞妞不仅是见过还吃过。绝对美味的东西。

“龙老大。干的不错,”

“小东家,这个东西我是见过可没吃过。也不知道能不能吃啊”

“呵呵,龙老大。这个东西不错很好吃的,等会让大家都尝尝,凡正咱们这船上也可以开火,等中午我们就吃这个”。

“姐姐,这个是什么东西,怎么长了那么多的爪子?”参娃好奇的用小手去抓了一下,没想到被缠住了。

“姐姐,救命啊,它要吃我”。

龙老大赶紧的将参娃给解救出来“呵呵,参娃,他吃不了人的,顶多就是吸附在你的手臂上而已”。

“姐姐,这个东西滑不溜秋的还带着吸盘他到底叫什么名字啊”。

“这个叫墨斗鱼又叫八爪鱼,你看看他的吸盘底下还长着一个硬硬的东西,我们吃的时候得把这个角质的东西给去掉”说完又把八爪鱼的腹腔生生的给翻过来“参娃,你看这是它喷墨汁的地方,我们吃的时候也要把墨囊给摘掉”。

“难怪啊,我说以前做过一次这个东西满锅都是黑色,原来是这样啊,害的我把一锅的菜都倒掉了,我还以为是有毒呢,今天我也算是学了一招,还是我爹说的对啊,活到老学到老”一旁的龙武感慨万千。

“呵呵,龙老大,这海里的东西多着呢,以后你就慢慢跟我学吧,我不收学费的哦”。

“得,以后你就多教我们一点,省的我们打上来的东西还不知道怎么吃,你们在这里先弄着哈,我去下网去了”。

剩下几个船工将八爪鱼都放进了水桶里,夏季为了保鲜,妞妞在船上放了一些的水桶,将新打上来的海鲜用海水先养一段时间,到岸上后再进行冷藏处理。

参娃小家伙看着八爪鱼好玩,正在甲板上逗它玩呢。

“参娃,太晒了,走,姐姐领你去做好吃的去”。

妞妞领参娃去做饭了,龙老大这第二网开始往上拉了,呆在船舱里的参娃听到外面的叫喊声,小屁股立马就做不住了,不停的往外面张望.

妞妞当然明白的小孩子的心思,“参娃,你出去看看,又拉上来什么好东西了,等会回来告诉姐姐,我先给你们做饭哈”。

“好咧,我现在就去看看,姐姐你慢慢做哈”小家伙迈的小短腿就跑了出去。

小家伙很有分寸的站在远处看着,等到渔网被拖上来了,他才跑到跟前看个明白。渔民们看到小娃娃过来了,赶紧的将他抱了起来,好让他近距离观看。

“叔叔,你们这打上来的什么东西啊,怎么是白白的”。

“叔叔也没见这个东西,龙老大,这个东西叫什么啊?”抱着参娃的人好奇的问道。

“我也不知道这个东西叫什么,不过我爹说它能吃的,就是有点脏,放才菜里有点黑呼呼的,不过味道不错,不如问问小东家看看这是什么东西”。

参娃一听说要找姐姐,赶紧的从那个人的身上爬了下来,小腿迈的飞快朝船舱跑来。

“姐姐,又打上来东西了,大家都不认识,龙叔叔让你过去认认”。

妞妞被小家伙拽着跑了过来,“叔叔,我姐姐来了”。

人还没到,参娃这小嗓门就开始喊起来。“小东家,你快过来看看,这究竟什么?”

和参娃来到跟前,妞妞也乐了,今天怎么都跟这些东西干上了。

“龙老大,这个叫乌鱼豆就是乌鱼的小时候的样子,等长大了的乌鱼跟他的样子差不多,就是后背上有一个硬硬的盖子,里面的椭圆形的盖子还是很好的止血药材呢,等以后你们捕捞到了就会知道了,不过这个东西跟墨鱼是一样的都有墨囊,你看这肚子里有个象针眼打小,亮晶晶的就是墨囊了,只要将墨囊摘干净,做菜很好吃呢,要不然也是黑色的”。

大家听了她的话,都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我说呢,我以前吃的都是黑色的,原来是墨囊没有摘啊,这回又我学了一招了”。

一船的男人们都很佩服眼前这个还是小孩子的小东家,懂得太多了,这让他们这些一辈子生活在海边的人都觉得惭愧,这人啊真是有志不再年高。

“大家也别都站着了,快点收拾,我们好吃饭,饭我都做好了,今天咱们也尝尝这墨鱼的味道。兄弟们加紧干了,马上就要开饭了。”

妞妞这一嗓子喊出去,大家这手上的动作就加快了,谁都想尝尝小东家这手艺如何。

船上的午饭很简单,一来是因为条件有限,二来就妞妞一个人做饭也忙过来那么多的菜。

简单的蘸酱菜,炒了一大锅的韭菜墨鱼,外加煮熟的墨鱼蘸酱,主食两和面的大饼子,干粮都是从岸上带过来的。

收拾好东西的一船工人们手里拿着打饼子就开始吃起来,妞妞和参娃姐弟俩单独弄了一盘在一旁吃,“姐姐,很好吃,有点象肉的感觉,有嚼头还鲜美,就连韭菜也变得好吃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