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明王之乱中,所有参与叛乱的人不分贵贱全部斩首。承天门内外血流成河,尸骨累累,有多少人是死得明明白白的,又有多少人是死得稀里糊涂的;有多少人是罪该万死的,又有多少人是无辜枉死的,谁也说不清楚。只知那个温和敦厚有余,英睿不足的少年帝王骨子里原来竟是那般的狠绝冷酷、深沈莫测,一场叛乱的血腥镇压让他们见识到了何谓帝王!
剪除掉景明王及其党羽,撕去曾经的示弱伪装後,把持了朝堂大权的皇上纳良谏,礼贤臣,决策果断英明,竟是一代明君之相。虽然坐在龙座上的少年皇上还是如以往那般温和,但如今站在朝堂上的他们早已收起淡淡的轻慢,时刻打足了十二万分精神,生怕一不小心便被这改头换面的少年皇上捉住小辫子训斥庶贬,或是不慎犯下杀头大罪。
皇上对景烨王如此言语,看似无奈戏谑,这背後帝王之心,深奥难测呵,景明王作乱的惨痛事实告诉他们皇家的事少掺合为妙。静观其变吧,毕竟明哲保身才是硬道理。
“为国尽忠,为皇上分忧乃是臣的本份,臣无需皇上再多加赏赐。”景烨王出列,朝越昊昕施下深礼,推辞道。脸上冷硬的线条犹如石雕,看不出任何波动。
群臣个个微垂了头,看著自己的脚尖。景烨王的回话虽不十分恭敬,但十几年来他但凡立下战功回来都是这麽说的,也没啥让人惊讶的。
“皇叔立下大功,朕怎能不行封赏?”越昊昕神情越发柔和温软,玩笑道,“朕可不想被世人垢病,指著朕的背脊骨说朕吝啬。”
很好,一个能在朝堂上开玩笑的皇帝该是一个多麽平易近人,具备亲民作风的皇帝啊!但是,现场官员们的心底都不是放松,而是生出了几许忐忑。皇上的态度变了,不是原来的顺水推舟,淡淡揭过,而是执意要赏。这太奇怪了!似乎,有什麽诡异的事情即将发生。
花恋蝶朝帝王龙偷眨眼睛都快要偷眨得抽筋了,无奈上面坐著的皇帝硬是不甩她,始终是自顾自地说话。难不成这两个月里帝王龙操劳过度,批阅奏章过多,导致视力下降,看不清她的请求指婚暗示?还有,彭怀骁赏过了,不是该轮到赏她吗?咋突然就越过她和从一品的娈栖娃娃跳到正一品的石雕王爷身上了?他爷爷的,帝王龙竟然明目张胆地给他家皇叔开後门,搞特权,简直太不够意思了。
“对了,朕想到该赏什麽给皇叔了!”越昊昕食指轻叩龙座扶手,恍然欣悦道,“皇叔年近而立仍是孤身一人,朕就赐皇叔一百美人吧!”
一百美人?好大的手笔!
皇上难道忘了,这十数年来有多少女人在景烨王那双邪异白瞳下两股战战,哭爹叫娘地晕死疯癫过去?
帝王龙在搞什麽飞机,居然赏一百个美人给石雕王爷,想他精尽而亡麽?要杀功臣也不带使用这种香豔方式的!石雕王爷是姐的男人了,姐拒不接受!
众官员听得瞠目,花恋蝶听得咬牙,景烨王听得皱眉。
“臣多谢皇上恩赏。然臣已有两情相悦的女子,正欲请皇上做主赐婚,还请皇上收回赏赐。”景烨王一撩朝服,向御台跪下。
啊?!果然发生诡异的事情了!
除了数个知晓内情的武官,其余官员再度听得傻眼,连文官之首的景辉王也对跪在地上的景烨王侧目不已。
月前,赶来救驾的景辉王一枪挑下叛逆景明王的首级,立下天大功劳。在论功行赏时,她竟跪在御台下,愿用功劳换取一个正君之位,请求皇上允许她迎娶一个无权无势的平民男子为第一夫君。风流闲散王爷变成个武艺高强的能干王爷已经够让人大跌眼睛的了,没想到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以风流著称的王爷原来还是一个痴情种子?!惊愕间,皇上哈哈大笑,甚是畅快地允了景辉王的婚事。
眼下,这景烨王竟然也如法炮制,欲用战功换门亲事。不愧是从皇室出来的一家人,行事风格竟然如此相似。但不知皇上这次会如何对待?
当然,他们更好奇那个有胆子与景烨王两情相悦的女人是谁?
能不畏景烨王邪异凝滞的白瞳,能不惧他冷硬如石的铁血霸气,与之谈婚论嫁的女人该是多麽地令人惊叹敬佩啊!
第229章 金銮殿请婚(二)
景烨王话音刚落,金銮殿御台上便陷入凝滞的沈寂,有种可怕的威压似波浪般从明黄身影背後层层弥散,仿若要将人撕裂成碎片。
“喔?原来皇叔已寻到了两情相悦的女人,那朕赏赐美人还真是多此一举了。”清越的晨锺声隐隐含笑,“不知皇叔心仪的是哪家小姐?”修长乌黑的龙眉感兴趣地微微挑起,凤眸内漩涡流转,暗邃深幽,问询语气和醺如暖阳,然只要是在朝堂中混过的,都深深地明晓在那看似无害的背後蕴藏著多麽巨大的危险。
皇上莫名其妙地发怒了,而且怒意还在不断地升腾,濒临爆发。
“兵马大元帅花恋蝶。”景烨王沈声禀道。
“谁?”御台上轻飘飘地飞下一个字,轻扬的尾音听似漫不经心,实则惊心动魄。众多大臣的心已经不由自主地揪紧了,冷汗从後背密密麻麻地溢出。
“兵马大元帅花恋蝶。”景烨王抬头大声重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唰──
上百颗头颅,上百双眼睛不约而同地转向了同一个女人。
那个女人白发灰眸,粉颊淡唇;那个女人疏淡清漠,慵懒从容。那个女人贵为兵马大元帅,以白发恶鬼之名威震九州,成为越国将士和百姓崇敬爱戴的英雄,却不知为何总会让人在不经意间忽略了她的存在。她啥时候凭啥本事融化了景烨王的一颗石头心?这算是在战场中建立起来的烽火情缘麽?兵马元帅与武相王爷若是婚嫁顺利,等於是军民威望与滔天权势的结合,於越国朝堂而言,又将兴起怎样的波澜?是祸还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