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如冬阳/重生军婚:首长,早上好!(1091)
别人不清楚在短短四年之间,田氏集团名下的宝贝爱这么一个副公司,生意越做越大,口碑越来越好,在总公司的业绩一年比一年高,已经超过公司内好几个老牌的子公司业绩,其中乔楠有着居功至伟的功劳。可身为乔楠的师兄,何义知道得还是非常清楚的。
自己的身边刚好有一个“老师父”,养了三个孩子的宝妈,何义不用浪费时间,谁都不问,干脆杀到了乔楠的面前。
知道何义的需求之后,乔楠也大方:“等孩子生下来,我给孩子送一个百日礼包。这个包里的东西挺全的,你们先给孩子用用看。觉得合适好用的,再说其他。”
于是,何义家的小孙子还没出生呢,就已经先收到师姑送的礼物了。
大家有来有往,乔楠和何义的接触时间最长。那么多的师兄之中,乔楠自然是与何义这位师兄相处得最好。
听到三胞胎还会因为上小学兴奋到睡不着觉,何义笑了:“别告诉我,你家大宝也是啊?上次见你家大宝的时候,小家伙板着一张脸,我还以为见到他爸了呢。”提到大宝这个孩子,何义的语气之中满满都是欣赏。
长辈看一般普通的小辈,自然是希望小辈活泼开心一点更好。但如果,长辈对这个小辈有不一样的期待,那么相对而言,长辈对这个小辈的要求自然会跟别的孩子不一样,高了不止一点点。
乔楠苦笑:“别提了,我倒是宁可大宝兴奋得睡不着觉来吵我呢。大宝跟我一样,纯粹是被二宝和三宝给吵的。”实在是老爷子把大宝带在身边的时间太长了,老爷子带完,公公还要时不时拉着大宝去书房“谈谈心”。
偶尔翟升在家,对大宝不苟言笑就算了,还拉着三个孩子一块儿训练、运动,尤其是对大宝的要求比对二宝、三宝高多了。
自打三个孩子满五岁后,开始有机会的翟升在没有任务期间,会把三个孩子往部队里拐。为此,翟升还不厌其烦地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了三套小孩子的迷彩服,大夏天的都非要让孩子穿上不可。
亏得三胞胎是翟家的孩子,可能天生都有一股子当军人的毅力。小娇娇女的三宝入了部队之后,每次跟乔楠打电话,次次喊完苦,之后却坚持不肯让乔楠把自己带离部队,说要和大宝、二宝一块儿留下。她相信,这些困难,自己都能克服得了。
三宝都这么说了,乔楠哪能因为心疼三宝,听到三宝说苦就非把三宝给接回来。真要这么做,那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也正是如此,从孩子五岁起,乔楠向来不担心三个孩子去了学校,会不会被其他孩子给欺负了。不说大宝和二宝了,一般大班的孩子到了三宝的面前,都只有被三宝欺负的份儿。每次送三个孩子上学,乔楠都要叮嘱的是,三个孩子在学校里时,绝对不能主动去欺负小朋友。
当然,要是受欺负的是自家的孩子,乔楠也不可能让三个孩子明明有自保的能力,还傻乎乎地被人打。
为了这事儿,仨宝在幼儿园的时候,乔楠曾被请去幼儿园三次。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之下,大宝的表现越发不像是一个正常的七岁孩子,早熟得让乔楠心里酸溜溜的。可翟家上中下三辈的男人,都觉得必须要这么培养大宝,唯有这样,才是对大宝好。
看到大宝自己还挺乐在其中的,没有半点抱怨,乔楠心疼舍不得,也只能忍着不吭声。
所以像何义问的问题,这闹小脾气,亢奋不已、睡不着觉的事儿,基本上已经不可能再在大宝的身上看到了。
正文 第1460章让人头疼的新人
何义白了乔楠一眼:“大宝这么好的孩子,你还嫌弃什么。别人想要,还没有呢。做人,得知足。”以后,他们家估计也只能生这一胎。无论是孙子还是孙女,如果这个小孙孙能有大宝的一半懂事,他都不愁何家以后的日子了。
乔楠苦笑,她那是嫌弃大宝的意思吗,她分明是心疼大宝这孩子被家里的长辈教得太早熟了,还没二宝和三宝来得调皮、捣蛋。
乔楠与何义的气氛融洽,办公室里的人早就习惯了,要知道,他们跟乔楠这个后辈的关系,也挺不错的。
四年过去了,乔楠跟邓文昌在外交部已经不算是新了,去年,外交部倒是又收了两人,从新旧程度来说,这两个人或许更新一些。不过,在这两位“新人”之中,年纪最小的那一个,都比乔楠大一岁了。
在部门里,乔楠是这两人的前辈,可论起年纪来,乔楠都得管他们叫一声哥。
老人习惯的一幕,不代表新人也会接受,而邓文昌则属于那种完全不能够接受的类型。也许是有点同病相怜的味道,部门里的两位新人不至于跟乔楠交恶,但他们跟邓文昌的关系反而更好一些。
“你看看,我这份资料有没有什么问题。”徐新明把自己刚刚弄好的资料,递到邓文昌的面前,想让邓文昌帮自己找找问题。等邓文昌说没有问题了,他再把资料交给部长。
邓文昌手上的笔顿了顿,看向徐新明:“这份资料很着急?”
“还、还行吧。”徐新明尴尬地回答了一句,要是能够早一点完成,他也好早一点交了任务,在部长的面前争取更多的好印象。晚交一点,大问题是没有,可万一部长误会他能力不足,偷懒不干活怎么办?
得到答案后,邓文昌推了推眼镜:“如果不着急的话,你的资料先放一放,等我手头上的东西忙完了,再帮你看。当然,你要真着急的话,直接把资料交给部长吧。部长对新人挺照顾的,毕竟部门里有那么一个明显的例子,大家都看着呢。部长偏爱新人,你有什么可担心的。”
邓文昌挺不乐意帮这些“新人”擦屁股的,不管是徐新明还是李达伟,跟当年的他和乔楠比起来,到底是差了一点。
乔楠一直保持着零失误的纪录,邓文昌有点问题,也是小问题。反倒是后进来的徐新明跟李达伟,出错的机率比当年的乔楠和邓文昌高了许多。正是这样,何义从来不敢把太过重要的事情,交给徐新明和李达传去做。
察觉到何义对自己的态度,徐新明和李达伟都想留在外交部,甚至以后还能往上升一升。这么一来,何义对他们的印象变得至关重要。
表现差过一次之后,徐新明和李达伟放下心里的骄傲,管乔楠和邓文昌是不是年纪比自己小呢。他们比自己先进外交部,也算是外交部的老人了。比他们多了这几年的经验,乔楠和邓文昌的表现比他们好,挺正常的。
假如,也让他在外交部待这么几年,他保证,四年之后,他的表现绝对不可能比今天的乔楠和邓文昌差。
新人请教前辈,无论在哪儿,这都是非常常见的事情。所以请乔楠和邓文昌帮忙,徐新明与李达伟一点心理压力和负担都没有。
一次、两次的,邓文昌觉得,这两个新人跟自己一样,心底隐隐有点看不起乔楠,觉得乔楠并不适合待在外交部,所以邓文昌帮就帮了。以前辈的身份指点徐新明和李达伟,邓文昌的心里还是颇爽的。
随着徐新明和李达伟的加入,一直被乔楠压在头上翻不了身的邓文昌第一次有那种:果然不是我表现得太差,是乔楠太变态的感觉。
事实证明,这两个年纪比他大一点,或者差不多的新人刚进外交部的第一天的表现,比起五、六年前的他来,差得远了。
要知道,他加入外交部一年之后,早就开始独立处理这些问题,哪儿还用向部门里的老人请假,都是极有自信地直接拿给部长。十次里,顶多也就一、两次犯个小错误,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再看看眼前的徐新明和李达伟,邓文昌的眼底出现了厌烦:“徐新明,上次我给你提的意见,你还记得吗?都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还是挺实用的。”自己能力不足,知识面不够广,表现有所欠缺,那就努力迎头赶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