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婚如冬阳/重生军婚:首长,早上好!(1710)

作者: 锦红鸾 阅读记录

“你、你滚!”现在见到朱母,王父就特别来气。他为什么娶这个女人?是她喜欢他,又不是他喜欢她。要知道,他年轻的时候也是有对象的,他对象比眼前这个老女人长得漂亮,性子还温柔。可是谁让他喜欢的姑娘家世太一般,哪怕朱母是朱成祺唯一的妹妹。

他之所以委屈自己娶这么一个不喜欢的女人,就是冲着朱家去的。现在好了,他搭上了自己的一辈子,又赔上了王家所有的钱,最后朱成祺死了,朱家的东西,他们王家连一根草都摸不到。朱成祺是死了,王父拿朱成祺没有办法,但朱母还活着啊。自然的,不能泄在朱成祺身上的怨气,多多少少也要冲着朱母撒一些。

朱母又气又急,夫妻那么多年,王父有点什么小心思,她真能一点都不知道?只是吧,大家都这把年纪了,连孙子都快到上学的年纪了。她哪可能像年轻时候那样气性大,跟王父样样计较。甭管当年王父娶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些年来,两人日子过得好歹还算是不错。

儿子都结婚,让自己抱上孙子之后,哪怕知道王父和王洋在算计什么,朱母忍不住的想。等她哥一死,朱家就只剩下她一个人了。那么朱家的一切自然是给她这个外嫁的女儿,她有儿子,她把自己的东西给洋洋,不也正常吗?

现在让洋洋跟在她哥的身边照顾她哥,她哥没了之后,朱家的一切直接到洋洋的手里,省了她这中间一步,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这个继承顺序,没毛病。唯一有毛病的就是之后出现的那份遗嘱!

因为这份遗嘱的关系,朱母知道王家的人都挺生气的。只不过,朱母在王家那也是骄傲了大半辈子的人,除了王洋和自己的男人之外,其他人对自己的指责和不高兴,朱母通通不接受。她又不是那种受气小媳妇儿,她男人的兄弟这些年来,受她的照顾也不少啊。

吃她的喝她的,还想给她脸色看,太逗人了,智商哪儿去了?

只是在面对丈夫和儿子的时候,朱母恨朱成祺这个哥哥给她捣乱啊。她是朱成祺最亲的人了,王洋则是跟朱成祺最亲的小辈。所以直到现在,朱母也没有想明白,朱成祺为什么会留下遗嘱,把朱家的一切给了一个跟朱家没有半点关系的人。

乔楠跟朱家一点关系都没有,朱母心里特别难受,觉得现在的人为了钱真的是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一点脸都不要。乔楠是个女的没什么,重点是如果乔楠是朱成祺生的,只要乔楠姓朱不姓乔,哪怕乔楠是个姑娘那怎么了,也是老朱家的孩子。朱家的一切给了这个姑娘,也是可以说得通的。

可朱母都不认识乔楠这个女人,自家的一切还要被这个陌生人给拿走了,朱母怎么能服气呢。这不,见到自己的男人因为这件事情气成这个样子,朱母自然得小心翼翼地哄着,免得王父把自己给气病到医院里去了。

“我哥他糊涂啊,现在的人为了钱又什么没良心的事儿都肯做。你别只会怪洋洋,面对这样的情况,洋洋也是真的没有办法了。你不高兴,洋洋心里还难受呢。你就当是我哥拖了洋洋的后腿呗。”这些东西说穿了,真姓王,那也是她家洋洋一个人的,跟王家其他人没有关系。

这么一来,朱家的财产最后到底归谁,只是洋洋一个人的利益得失问题。她男人紧张她理解,谁会不关心自己的儿子子呢。她跟她老公都是想儿子好,有了朱家的一切,他们就完全不需要再替儿子担忧了。

不过,王家的其他人再要敢给她脸色看的话,以后休想她再拿钱出来补贴这些人。一个个还真当自己是祖宗,得让她捧着养着呢,厚脸皮。

听到朱母的这些话,王父能说什么。难道王父能告诉朱母,当年你侄子之所以被流氓给打死了,其实那些小流氓全是听了你儿子的话,才去收拾朱宝国的?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年轻人气头上,下手没轻没重,说好的教训最后却成了把人给打死了。

正文 第2311章变得不一样了2

为了保住王洋,王家不得不把家里所有的钱拿出来,将参与了这事儿的小混混一个个送出去,给了对方一笔和钱,让他们在外面讨生活,永远都别回到平城,被朱家的人抓个正着?

王父能告诉朱母,是王家花了所有的钱才保住儿子弄死侄子的这个情况?

直到现在,朱母还时不时在骂那群打死朱宝国又跑得无影无踪的小混混呢。朱母不服气朱成祺把朱家的一切交给乔楠这个外人,她觉得,要是朱宝国还活着的话,那该多好啊。

她还真不相信了,有儿子在身边,朱成祺依旧会糊涂地把朱家的一切交给一个外人,而不是多一点照顾自己的儿子。

王洋想跟乔楠私下协议和解,想着给乔楠一笔钱,让乔楠见好就收的打算,朱母是知道的。朱母更清楚的是,乔楠一直不愿意谈判,心黑得想把整个朱家一口给吞了。

朱母就忍不住想啊,假如朱宝国还活着的话,毫无疑问,朱家的一切一定会是朱宝国一个人的。她是朱宝国亲的、唯一的姑姑,王洋自然也是朱宝国唯一的表弟。朱家到了朱宝国的手里,朱宝国怎么可能会不多照顾王洋一点呢?

乔楠就不一样了,她不认识乔楠,乔楠跟他们王家的人也不熟,没有半点往来交道。等乔楠成了朱家的主人之后,她能指望乔楠做人有点良心地拉自己儿子一把?算了吧,像这种事儿,还是做梦来得更快一点。

自打朱母有这种想法之后,朱母在王父的面前一提到当年那一群混混,骂得那叫一个狠啊。什么应该关到牢里去,狠狠打一顿,再拉出去吃子弹枪毙,那话说的,挺吓人的。

朱母越是这样,王父自然越是不可能告诉朱母,朱宝国死的真相,以及那群混混为什么会走得那么干净,起初朱家一点消息都查不到。

原因无他,包庇这些人的人是王家,王家是朱家的亲家,对朱家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有了王家做内应,但凡是朱家查到丁点的蛛丝马迹,在朱家的人还没有杀过去抓住那群人之前,王家的人早一步给那些人送了消息,帮助这些人从朱家人的手里逃出来了。

也是因为夫妻俩中间还夹着这一件我知你不知的事情,有时候王父气起来,都没法儿搭理朱母。他知道的事儿,朱母不知道。朱母说的话,有时候他往往都是没办法搭腔的。

特别是在朱母骂那些混混不得好死的时候,也是王父脸色最青的时候,一脸便秘的样子。不为别的,朱母一直在数落的同时,王父想的却是,那些混混不把朱宝国打死的话,那么朱家的一切跟王家更是没有关系。

王洋的做法和想法一点也没有错,朱宝国样样不如王洋,凭什么朱家的一切归朱宝国却跟王洋没有关系。就因为朱母是个女儿?所以,哪怕朱宝国和王洋一样,身上还流着另一家人的血,同样都是男孩子,朱宝国就比他儿子金贵了那么多?太不公平了。

还说什么现在社会是男女平等,怎么在财产分配的时候,女儿的待遇就完全没办法跟儿子比了呢?哪怕朱母可以得到一半的朱家,当年王洋跟朱宝国都不至于弄成这个样子,最后朱宝国这个儿子死在了朱成祺这个老子的前头。

王洋讨厌朱宝国,朱宝国对王洋同样没有好感,特别不乐意搭理王洋,这些情况,王父都是知道的。王父也想让王洋跟朱宝国打好关系的。

他觉得,朱宝国这人挺蠢的,脾气又冲动。要是王洋能够跟朱宝国做好兄弟,并且取得朱宝国十足的信任的话。那么以后等两兄弟长大了,王洋完全可以把朱宝国控制起来。只要王洋说什么,朱宝国就听什么,做什么,其实这样的关系也很完美。

哪怕朱家的一切还姓朱,可只要王洋可以用,姓朱姓王有什么分别吗?他儿子那么聪明,想要唬弄住一个朱宝国,一点都不难。从此以后,王洋是朱宝国的大脑、指挥,王洋指哪儿朱宝国打哪儿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