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误惹邪王:王妃千千岁(128)

作者: 倦舞 阅读记录

毕竟,外祖母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肃王的兵败,以及被扣上反王的名头。

想到此,顾念不禁打了个寒噤,得多深的心机,在三十多年前就开始布局?

顾念的脑袋有些浑噩,她下意识的站起来,差点因为脚坐麻了而打了个趔趄,幸好黄芪在边上眼疾手快的拉住她。

等脚不发麻的时候,顾念道,“回去吧。”

黄芪又些错愕,她说的太干脆利落了,竟然不再等了,心里有些奇怪,不过,黄芪是唯命是从的。

顾念刚刚想的太多,越想越心惊,她想回去再和护国长公主询问一些细节,。

当顾念在黄芪的搀扶下正要上马车时,门口传来了喧哗声,然后很快就见刚刚带路的那个小丫头道,“王爷过来了。”

顾念一只脚踏在车辕上,就见到一个穿了深紫色便服的男人,腰间悬挂着一枚玉佩,身上再无其他饰物,打扮的很低调内敛,唯有通身气度是无法被低调的衣服遮挡的。

他的脸上有细细的汗珠,微微的喘着。

顾念嬷嬷的看着他,他这样的表现,让她认定了他是为自己匆匆忙忙跑过来的,才会憋的脸上都微微染上了疾行过后的红晕。

虽然,她觉得自己这样想有点自作多情,不过,暗一的话却是让她正是了这个想法。

“王爷,您走的这样快,属下……”暗一好像想到了什么,说到一半就停了下来。

不过,这不妨碍顾念知道萧越是急忙赶过来的事实。

“念念,你找我什么事情?”萧越完全没有当初那样的冷酷,凛然,就好像一个见到心上人的毛头小子。

萧越拉着顾念的手,说道,“先进去吧。”

顾念此刻是有点懊悔的,毕竟萧越掌管着皇上的暗卫,又是皇上宠爱的臣子,肯定是很忙的。

就这样贸然的上门,仿佛有点过意不去。

于是,萧越牵着她手的时候,她也没有抽回来,而是任由他牵着,走进刚刚的那个院子。

等到两人都坐定,黄芪在暗一的带领下上了茶后,就一起退到门口守着,距离不远不近,能看到屋子里的两人,却听不到他们的谈话声。

“你这个时候过来有什么事情吗?”萧越再一次问道。

“你能不能帮我查下英国公?”顾念说到。

萧越蹙眉,“你怀疑英国公?”

顾念摸着指甲,点头道,“对。”

她是怀疑他,所以想要去证实一下她是否正确。

英国公太奇怪了,这次父亲的事情,很多朝臣都为父亲求情,毕竟父亲是无辜的,还是那个理由,人不能选择父母。

但是,英国公却是一句都没出声,这太反常了。

让顾念怀疑更深了一层。

萧越看她半会,叹道,“你把这些事情都交给我好吗?我不想你这样辛苦。”

*

晋王府里,纪氏收到消息的时候,恨不得差点掐断了手中套着的护甲,愤怒之下,竟然生出无穷力量。

这么多年,她都习惯了儿子的未婚,也安排了很多娘家的姑娘过来,可惜那个孽障一个也看不上。如今倒好,竟然得来这么个媳妇。

想想,她不甘心,去了安远侯府找护国长公主。

第71章,顾世安的下落,难忘的提亲之礼

鲤鱼胡同,顾念认真的道,“赐婚是你请皇上下旨的吗?你不会后悔吗?我的毒,不知道哪天就发作了,现在,我每天早上睁开眼睛时,就很庆幸,我又能见到新一天的太阳了。”

萧越看她半响,拍拍她的肩膀,叹道,“你也不是笨蛋,心里很明白,何必再问我。上次,我就说过了,你的毒我不在乎,我们且在一起一日,就开心过一日吧。”

顾念怔怔的看着他,心尖一热,反手抓住他的手,“你可不要后悔。”

萧越点着她的额头,道,“只要你不后悔。”

顾念推开他的手,正色道,“我父亲忽然被提走了,你知道吗?”

“知道,皇上说过,不会有什么事情的。”萧越笃定的道。

顾念心中一动,抬起头看他,眼眶虽然有些红,但是眼睛是干的,道,“你知道什么一定要告诉我。”

萧越,“真是个爱哭鬼。”

“我才没哭。”

“你心里难受,在心里哭,我和你保证,你父亲不会有事情的。”他温柔的圈着她,安抚着她。

“现在的情况也不是最坏的,不管如何,你父亲不会有事,你更加不会,皇上既然没有把你郡主的封号收回,那自然是有好结果的。”

顾念其实也知道是这个道理,就是心里难受,感觉一口气憋着出不来,特别难受。

两人正说着话,暗一在外面匆匆进来,“王爷,太妃去了安远侯找长公主说亲事的事情。”

萧越抿唇,刚刚温柔萦绕着全身,忽然间变得凛然。而是顾念则愣住了,太妃去安远侯府做什么?

*

晋太妃纪氏在京城贵妇圈里一直名声很好,为晋王守身十几年,温良贤恭,时常抚恤孤幼,虽然老晋王去世了,可萧越是皇上面前的红人,虽然脾气不好,但是纪氏还是有很多人奉承着。

安远侯府,护国长公主院子的安息室里,纪太妃穿着一件缠枝菊花对襟褙子,蜜合色的罗群,头上简单的绾了个圆髻,插着一根白玉簪子,皮肤白腻润泽,唇角带着端方的微笑,看起来是个和蔼,温柔,是个极为美貌的中年妇人,只是眼角细纹泄露了她的年岁。

纪太妃并没有和护国长公主打过交道,只是在外人的口中听过,此刻,护国长公主低眉垂目,半响,抬眼说道,

“你的意思我已经听明白了,你觉得晋王和我们家念念八字不合,想让我们去和皇上说退亲的事情?”

纪太妃脸上一直保持着的淡然的笑意,对于护国长公主的质问,似乎并不觉得尴尬,她认真的说,“究竟为什么,公主应该知道。”

护国长公主难道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她再怎么深居简出,也还是知道顾五被拐卖过的,如今那姑娘的父亲又被发配了。

就这样,长公主也不想想,自己家姑娘都这样了,凭什么能嫁到自己家去,凭什么能嫁给自己的儿子?

当初陛下下赐婚圣旨的时候,就应该羞愧的拒绝。

护国长公主抬起眼睛看了眼纪太妃,又一言不发再次垂了下去。

室内静的让人发虚,纪太妃的心里却是一片恼怒,甚至有些鄙夷,她是好心好意上门来求解决,可是护国长公主却不接受。真是好笑。

纪太妃道,“公主想想,皇上下旨意前,肯定是没给两人合过八字的,如今犬子既然与贵府姑娘八字不合,那自然就是不宜婚配。

和府上的姑娘,以及她父亲都没多大关系,成亲嘛,谁不想家宅安宁,公主应该明白吧?”

这话说的,护国长公主端起边上的茶盏抿了一口,道,“我还真的不明白。”

纪太妃恼怒的看着护国长公主,自己家的姑娘怎么样,心里就没点逼数吗?她道,

“公主要是怕皇上震怒,怪罪,其实理由都是现成的,前朝的那桩赐婚旨意,想必公主这个皇家人应该知道吧。”

前朝之所以会失去天下,就是因为最后一朝皇帝赐了一桩婚事,哪知道新妇进门以后,丈夫宠妾灭妻,竟然把正妻给磋磨致死,新妇娘家人人多势大,家族团结,一状告到皇帝面前。

谁曾想,皇帝陛下并没有处置那宠妾灭妻的丈夫,于是,新妇娘家人竟然联合各处藩王造反,闹的天下大乱,最后,让开国太祖皇帝捡了个便宜。

前车之鉴,于是,东离国的历任皇帝纷纷吸取这个教训,基本上很少赐婚,即使有赐婚,那都是两家人说好了,男方或者女方的家人想给自己家孩子涨点体面,求到皇上这里来,才会免为其难的赐下旨意。

护国长公主将手中的茶盏放到桌上,笑看着纪太妃,“知道,太知道了,没有那桩赐婚,也不能让我林家人得了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