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误惹邪王:王妃千千岁(531)

作者: 倦舞 阅读记录

“念念,林松说的那些,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但是我知道,这辈子,如果不是因了你的缘故。

现在的我,是什么样的,我自己也是不知道的。

从前,我没心没肺,做的那些事情人人憎恶,但是因为有你,我慢慢的改变。

你知道吗?当初在官道上,你让我上马车的那一刻,就是我萧越今生欢愉的开始。”

“不管你是谁,你从哪里来,对我萧越来说,你就是我的妻子,我儿子的母亲,是我最爱的人,是我一辈子相伴的人。”

“我的话,你可记住了?”

他放开顾念,盯着她,神色凝肃,一字一字地说道。

顾念望着他许久,慢慢点头。

萧越在她额头上亲了亲,低低地叹了一声,“傻念念。”

顾念将脸埋在他的怀里,伸手抱住了他的腰身。

萧越紧紧抱着她片刻,将她脸抬起来,低头,轻吻她眼角不断溢出的泪珠,唇沿着她的脸庞渐渐往下,深深吻住了她。

……

护国大长公主将宗室的人请进宫,说是要为静宁郡主讨公道,但她不会真的将静宁失踪那些年的事情摊开来说。

她要做的,无非就是摆出一幅姿态来。

如果流言出来的时候,她如果什么也不做,让背后的人散布,让京城的高门到百姓胡乱猜测,事情就将不知道歪向哪里。

这世上,没有不护短的父母。

所以,她必须摆出姿态来,毕竟,有皇上发出昭告天下的旨意在那里,谁能质疑皇上,谁敢质疑皇上?

皇上醒来后,经过太医的调理,暂时看起来是没什么问题了,此刻,他坐在龙椅上,旭儿被他牵着站在他的身侧,下边是各王爷,公主,驸马,以及重臣。

护国大长公主和静宁郡主坐在一起,她的身上,穿着耀眼的华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神色冷硬,目光扫向下面的一众人时,眼里充满了凌厉之色。

这一刻,哪怕是狂风鄹雨,也难抵她满身威势。

“陛下,不知您这样牵着晋王世子,有什么特别的意思?”问话的是这次回京的一位藩王。

皇上眼睛一闪,不解的道,“不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众所周知,朕很喜爱晋王世子,所以将他带着身边教导,怎么?你觉得有什么特别的意思?”

那位藩王好似恍然大悟,“臣刚刚回京,还不太懂得,晋王世子看起来很可爱,也聪慧,难怪皇上如此欢喜。

果然是虎父无犬子,晋王如此了得,晋王世子也不错。

说起来,晋王世子生的很好,曾外祖母是公主,外祖母是郡主,父亲和外祖父都是王爷,生下来就尊贵无比。

前儿还仿佛听到说晋王世子的外祖母,静宁郡主的一些流言,不过,这些人也真是的,这是羡慕还是嫉妒?

说起来,皇上当初还下了旨意昭告天下呢,这些人,也太没眼色了。”

如果这位藩王开始的问话带着点质疑,那么现在就是一通乱七八糟的恭维之词了。恭维的时候,又把暗地里的流言揭开,摊在了明面上。

大殿里,一时之间,落针可闻。

皇上不动如山,护国大长公主一系同样时。

心里有数的人,就更是八风不动,等着有人往坑里跳呢。

但更多的人,则是想要知道,静宁郡主的流言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今日这样的盛会,长宁大长公主自然是来了的,就连莫大少爷也来了。

四皇子被抓进去,还没来得及审问,就发生了静宁被掳走的事情,一时间,大家的关注点都在静宁身上,还没来得及审问四皇子。

莫大少爷这个时候,自然还是长宁大长公主的孙儿,朝廷的大臣,跟着长宁大长公主入宫,也无人说什么。

他恹恹的站在长宁大长公主的身后,垂着头,不知想些什么。

静宁郡主的流言被摊到明面上后,他猛然抬头,他忽然开口道,“陛下,臣代天下臣民请问,静宁郡主的流言到底是否属实?

如果属实,那陛下就是欺骗了天下的臣民。”

长宁大长公主顿了一下,看着莫大少爷走出去后,脸色变了变,呵斥道,“逆子,孽障,你满嘴胡说八道什么。

陛下说是什么就是什么,由得你来质问吗?“

说着,就赶紧站起来,跪在地上,“陛下,请您恕罪,这孩子,父母早死,臣妇太过溺爱他,才让他在殿前胡言乱语,有愧君前。

这孩子精神有些不大好,有些恍惚,臣妇这就带他回去。”

莫大少眼神有片刻的怔楞,继而,脸上显出几分凛然,“祖母,食君之禄,忠君之忧,咱们莫家的先祖自从跟随太祖一来,无不忠心耿耿,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私利而置大局于不顾。

孙儿身为告假的子孙,就是死,也要为了忠义而死。

这是孙儿作为臣子的本分,祖母,您不该拦着。”

长宁大长公主顿时一巴掌挥了过去,“你个混账东西。”

她的身子被气的发抖。

莫大少这一巴掌打的,神色慢慢缓和下来,他的眼神飘忽。

长宁大长公主对皇上叩了一个头,“陛下,臣妇惭愧,年迈,已经不顶事了,膝下只有这个孙儿,原本看起来很好,没想到这孩子耳根子软,容易受人蛊惑……”

“他竟然偷偷的背着臣妇和逆贼林松勾搭在一起,还将莫家的护卫借给了他,险些让皇上遭遇不测,臣妇有罪,还请皇上降罪莫家。”

谁也没想到,长宁大长公主竟然将莫大少勾结四皇子的罪名给摊开来说了,就这样明晃晃的将一个把柄给了皇上。

长宁大长公主仿佛没发现大家惊愕的表情一样,接着道,

“陛下,莫家如今人丁单薄,子孙又无能,莫家如今的一切,都是先祖的荫蔽,而先祖仅凭着当年那点微薄的功劳,就能让祖孙后代锦衣华服的过了数代。

好在,臣妇的丈夫,儿子都还算有点用,但他们也死在了当初肃王反叛的那场争斗中。

先帝感念恩情,厚待了莫家,只是,皇家的恩德,莫家无以为报,再不敢尸位素餐,臣妇特请交还丹书铁券,允许臣妇带着家小回兖州颐养天年。”

话音一落,满殿哗然。

长宁大长公主先是递上把柄,然后又示弱,说到先祖,只是,最后带着家小回兖州才是最终的目的。

她先是说出莫大少和四皇子勾结,这可不是小的罪名啊,几乎就是谋逆,是抄家灭九族的大罪。

之后,又说道祖先的那些功劳,这就是丹书铁券的由来。

丹书铁券是免死金牌,不是通敌卖国的罪名都能赦免。

一时之间,众人的心里难免惊疑不定,长宁大长公主,作为宗室最高的长辈,一直受到皇家的爱戴。

也可以说,她是公认的老狐狸,看起来谁都不投靠,也从来不掺和皇室的争斗,但是,她靠的就是皇上。

莫大少本来已经是要废了,莫家本来也是要被抄了,长宁大长公主这样一做,那就能求得一门子孙平安啊。

皇上会如何的决断?

一时间,大家都微微抬起头,用余光去打量上首的皇上。

莫大少涨红着脸,大声道,“就算祖母交还了爵位,但孙儿还是东离的子民,就算孙儿勾结了四皇子,可如今,还未定罪,那孙儿就是东离的子民,就该知道东离的皇上发出去的旨意是不是真的。

若真的是一些无聊的市井流言,孙儿自当请罪,绝不连累家里。”

这是被长宁大长公主的话气的失去了理智啊。

长宁大长公主没有再说话,只是狠狠地瞪了莫大少一眼。

大殿里一时也没人说话,不应答,沉默以对,让事情变得更加莫测起来。

忽然,顾世安看向莫大少,淡淡的道,“不知道莫少爷想怎么证明?静宁是本王的妻子,本王的妻子这些年在哪里,本王还不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