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惹邪王:王妃千千岁(562)
顾念害羞极了,她听到说萧越来了又走,想着他或许是不想打扰他们祖孙三说话,又想起下午母亲和她说的话,估摸着萧越是听到母亲提醒她生孩子的事情,这家伙愧疚去了。
这或许就是上天和他们夫妻开的一个玩笑,如果真的按照张一平说的那样,是她催动了萧越帝星的显现,那么,就算他那段时间不吃药,想必,也不一定会有第二个孩子的来临。
如果真的和张一平说的那样,不会再有第二个孩子,她会遗憾,但也不会后悔。
他们还有旭儿不是吗?
她不知道该如何的安慰萧越,想来想去,唯有用这样的方式了。
虽然很害羞,但想必萧越应该会很喜欢。
萧越说的话,她听不真切,只是拉开他的衣衫,随意一抛,雪白的里衣从帐幔里飞出来,七彩的帐幔随着她的动作轻轻飘扬,里面的春色若隐若现。
窗外虫鸣声嘶哑,屋里屋外,一动一静,随意似支无形的笔,书写着这一脉流香。
夜是那么的漫长,顾念的嗓子哑了,疼了。
她非常非常怀疑,非常非常后悔,需要安慰的那个人分明就是她啊。
她累的翻身都不愿意,头埋在被子里,根本就不想理萧越。
耳边有轻笑声响起,她羞恼的用手将身边的人推开。
外头天色渐亮,萧越并没有同往常一样,早早起身去上早朝,而是懒洋洋的躺在顾念的身边。
“你还不去上早朝吗?”顾念闷声问他。
“不想去。”萧越声音沙哑,“只想陪着女大王。”
顾念翻了个身,也没催他起来,而是窝在他怀里,找了个舒服的位置,想了想,还是说道,“上次我不是说张一平帮我算了一卦吗?
其实,他是和我说,我们除了旭儿,不会再有孩子了。
因为我命格的原因,所以,这辈子,我们只会有旭儿一个孩子了……”
“你不用自责,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
她轻声的将张一平当日和她说的,都说给了萧越听。
萧越环着她的双臂未曾松开,这个时候,说再多的话,都没什么意思,“我们教养好旭儿就够了,等到他十五岁,就把事情扔给他。”
顾念‘嗯’了一声。
两人许久没有这样安安静静地躺着过了,顾念不知道萧越不去上早朝会怎么样,这会,她就想任性这么一次。
……
姜瑜送走林翊,没有立刻去书房,而是拐了个弯,去了姜老夫人那里。
他到的时候,屋里只有姜老夫人,上前行礼后,他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的道,
“祖母,今日珠儿做的事情,你应该清楚,我知道你宠爱珠儿,不舍得罚她,但是,你也不要太过纵容了。
大夫人怎么样,我不想说什么,但是心,总是一点点的被养大的,如果您有时间,还请好好的管束一下大夫人,多多教导教导珠儿。
妹妹性子刚烈,和家里的情分很薄,如果继续下去,并不是好事。”
姜瑜的话,让老夫人是怔楞了好一会。
因为姜瑜是嫡长孙,虽然同样是先头媳妇的孩子,但他长得和自己的儿子更像,所以老夫人并没有排斥他,而是放在身边悉心照料着。
但姜瑜和姜璇兄妹的感情从小就很好,原本姜瑜还有点贪玩的性子,可自从姜璇去了边关后,那点贪玩竟然被收敛的干干净净,而是埋头苦读起来。
之后科举出仕,从小县令一直做到如今的金陵府尹。
刚才姜瑜的那番话已经说得够重了,大约是这段时间家里发生的事情让他都看不下去了。
这个家,将来要靠的还是姜瑜,指望大夫人生的双胞胎,是有点不可能了。
她沉默了好半响,才道,“祖母知道了,璇儿的事情,我就不管了,至于珠儿,我会看好的。”
姜瑜也知道自己说的话有点重了,小时候他没能力就算了,看着姜璇受冷落,可如今大了,如果还让姜璇受气,那他这么多年的努力也就白费了。
从老夫人的厚德堂离开后,姜瑜去了书房,一进去就见姜璇正一只手撑着下巴,头一点一点的在打瞌睡。
他放轻手脚,拿过边上他在书房小憩时用的毯子,轻轻的盖在姜璇的身上,还没等盖上去,姜璇就醒了过来。
“大哥,你回来了?”姜璇揉揉眼睛。
姜瑜让门外侍候的小厮打了水进来,拧了帕子,递给姜璇,让她洗洗脸。
“你过来找我有什么事情?”他问道。
姜璇这才想起她过来找姜瑜的目的,“今日跟你来的那个人,是什么人?”她好奇道。
姜瑜眸子闪了闪,道,“是在慎郡王府的花会上认识的,据说是王妃的远方亲戚,今日和他在花会上相谈甚欢。”
姜瑜轻描淡写的将他和林翊的关系说了一遍。
姜璇却不信,如果只是第一次见,姜瑜根本不可能带他回家见祖母好吧。
姜瑜笑了笑,“听说你有事,我很焦急,这个时候他说一起回来看看,说不定可以帮上忙,当时急着回来,也就没拒绝了。”
姜瑜半信半疑,也没再追究,转而说起别的事情来。
或者说,应该是正事。
她认真地道,“哥哥,你记得我当日和你说过父亲的醉话吗?这一年来,我暗中查访,发现了一件事。”
姜瑜看了过来。
姜璇道,“早年在家里服侍的仆从,不仅仅是母亲身边服侍的,就是祖母他们身边的,也换了个七七八八了。”
姜瑜皱了皱眉,“这件事,当时父亲和祖母都曾说过,有些是府里的老人,就放了出去,还有一些,被家人赎身走了。至于母亲的陪嫁,有一些跟了我,我都把他们打发出去了。”
“这听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姜璇眉头轻皱。
“但你身边有多少是母亲身边服侍的旧人呢?那些贴身侍候的丫鬟婆子,竟然也都找不到了。”
这个姜瑜没有留意。
母亲死的时候,他大概五岁,那些人,也是后来才到他身边的。
再说,他是男子,无须丫鬟婆子,身边跟的都是小厮。
他根本就没有留意到,服侍起居的仆从有什么问题。
“丫鬟婆子,看着不起眼,可他们是最清楚母亲日常起居的人,若是真有什么问题,他们肯定知道。”
姜瑜点头,问道,“你这样说,是知道什么证据了?”
姜瑜本以为姜璇是说着玩的,对于她转述的父亲的醉话,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加上这一年来他忙着在府衙的事情,于是,就将这件事情完全交给了姜璇。
没想到,竟然真的被姜璇发现了一些问题。
这让姜瑜也不得不重视起来。
他只记得当初母亲去世的时候,正院端出来很多很多的血水。
那个时候他还小,妹妹更小,他曾问过祖母,为什么这么多的血水,祖母说母亲病了。
正在疗伤。
他也相信了。
如今回想起来,是他太蠢笨了,什么样的病,是有大盆大盆血水端出来的……
他深吸一口气,“你是怎么知道的?”
姜璇道,“我本来是没注意的,是祖母身边的一个丫鬟说的,她娘从前跟在祖母身边服侍,后来年纪大了,祖母放她回去歇息,偶尔过来陪着说话。
那丫鬟说她娘不爱来府里,是因为府里的人都换的差不多了。
哥哥,一个府里的底蕴传承,其中家生子也是能看出来的。
大家族里,总有些积年的世仆,可咱们府里,就很少。
可姜家,如今虽然只有父亲一人的官职高,可家族的延绵也有百多年了,往上数三代,姜家就已经发达了。
姜璇一条条的将理由说了出来,最后道,“花会那天,我收到外祖母给我的信,说母亲的陪嫁,根本就没有回去,当年母亲去世后,父亲已经安排妥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