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误惹邪王:王妃千千岁(565)

作者: 倦舞 阅读记录

姜大夫人搂了女儿在怀安抚她,拍着她时却突然心念急闪。

她从前就认识将军,那个时候先头夫人还在,那时将军和现在不一样,虽然也在边疆,可年年都会回来一段时间。

自从先头夫人去了,她进门后,将军就很少回来了,如果不是迫不得已需要回姜家,否则是能在外面,就在外面。

如果他是对先头夫人有情,那么,为什么任由老夫人将先头夫人的陪嫁都给打发了?

对姜璇兄妹,也是后头才慢慢看顾。

在家里的时候,将军对她并不冷淡,你同他聊,他就同你聊,你想要什么他也能给你什么,可越是这样,就奇怪地越是难以让人满足。

他并不赴宴你,可你就是觉得远远不够,你还想从他那里得到更多,但是你不可以太贪婪,你稍稍愉悦了那条不知为什么存在的界线,他就会立刻站到冰峰的决定上去,高高的,淡淡的,凉凉的,俯视着你,让你害怕起来,害怕他再也不回到原来的地方,就这么轻易地将你抹杀在他的视线里。

镇北将军就是这样的难以捉摸,浮云不定。

这也是她无时无刻不为兄妹两打算的原因。

她要再不为他们打算,谁为他们打算。

想到这里,更加坚定她要为姜璇说亲的打算。

可是,姜大夫人这么多年,能够笼络住姜老夫人,是个既聪明又敏感的女人,她很少过线,也不做做越界的事情。

姜珠儿小心的看向大夫人,“娘,今日那个黄公子,处处帮着姜璇那个贱人,他是不是看上姜璇了。”

姜珠儿是有点嫉妒的神色,说起来也是个出色的人物,而且,还是慎郡王妃的亲戚。

姜大夫人见女儿神色不对,将人拉住,“你胡说什么?什么看上不看上的,是你一个姑娘家说的话吗?”

她低声的申斥道,“就算真的看上了,你以为那个是个好的,这个黄公子,也就是那最精美的瓷器,只是看着好看罢了,没有功名在身,也没有显赫的家世,虽然说是慎郡王府的亲戚,可要是真的很好,王妃会让他住到外面来?”

姜珠儿倒不是看上林翊,毕竟年纪摆在那里,她只是有些不服气,“你怎么知道他就名不见经传?来日呢?谁说得清楚?”

姜大夫人说道,“你哪里知道功名有多难得?自古听说过年少成名的武将,你听说过年少位极人臣的文官么?”

姜珠儿指指姜瑜住的方向,“哥哥不就是吗?如今可是四品知府了。”

姜大夫人戳一戳姜珠儿的额头,“那是他命好,还有借了你爹爹的势力,你以为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文官权倾朝野的时候,都是熬了几十年之后的事了。”

姜珠儿小声嘀咕道,“不行,娘,你还是不要让姜璇得了便宜,这个黄公子不能给姜璇。”

那样的人物,就算是布衣,就算年纪大了点,可也还是一块宝,要真让姜璇寻到一块无价宝,要多难受,就多难受。

姜大夫人爱怜地抚着姜珠儿的脸颊,“女子这一辈子,最要紧的还是要活得风光得意,夫君样貌再好,也不能当银子话,你还有时间,娘一定给你找个出色的夫婿。”

姜珠儿垂头笑了起来,到时候她一定要嫁个高门子弟,将姜璇踩在脚下。

林翊从姜家出来,回到隔壁的院子,问常远,“姜家大姑娘的资料送过来了吗?”

常远指着书桌上的案卷,“都在里面呢。”

常远到如今也弄不懂林翊的态度,他看过那位姜姑娘,是当日那个山洞里的姑娘,他以为爷留在金陵,是喜欢那位姑娘,今日在姜家又不断的出言维护。

可让人去查姜姑娘的底,这又有点不像喜欢的态度啊。

他被太上皇给弄的迷糊了。

第254章,匣子下面的礼物

林翊搬到隔壁的事情并没有让姜家人欢喜,倒是林翊,丝毫没有觉得自己那日上门拜访做错了什么。

隔天,姜家上下就收到了林翊送过来的几样精致小巧的小玩意。

东西是常远送过去的,名头是感谢昨日姜家盛情招待。

虽然林翊那日让姜大夫人母女吃了瘪,但姜老夫人看到那些礼物后,心头又是一番感慨。

对姜大夫人说道,“这个黄公子,看起来年纪稍微大了点,倒是个通人情世故的,虽然嘴上刻薄了点,但人还是忠厚的。

我们也不能让他吃亏,眼看着就要中秋了,你仔细准备些东西好回礼。

他一个人住在隔壁,孤零零的,也不知道慎郡王妃那边会不会请他一起去过节……”

姜大夫人乖巧的道,“母亲说的是,黄公子送过来的东西,儿媳仔细看过了,那可都是好东西。

这可真是人不可貌相,看起来黄公子好像很落拓,倒没想到老参,杭绸这些说送就送呢。

就连底下几个孩子,可都一个不落,全都有,而且送的极为妥帖。真是仔细又周到。”

东西是先送到姜老夫人这里,然后按照匣子上写的名号,一个个送过去。

姜璇那里自然是有的,说起来,姜璇对野人黄公子的感觉很是复杂,昨日他初初上门,就那样维护的姿态,到底是怎么了?

还有,这些东西是怎么回事?

她忍不住打开小匣子,里头是一个玉坠子,雕成小兔子的模样,看起来精致可爱。

老夫人那边送东西过来的紫燕还没走,见姜璇收了东西,于是就微笑着告辞。

姜璇让身边的丫鬟送紫燕出去,盖上匣子盖,正想把东西放到箱笼里去,端起来手上一颤,她心里顿觉不对劲,将送紫燕出去又回来的丫鬟碧云打发出去,自个儿关了门,又仔细查看了四周,确定无人了,这才小心翼翼的开始捣鼓手里的匣子。

刚才她拿起那个匣子一入手就觉得有些不对劲,这下仔细一查看,果然在匣子底下发现了隔层,翻开来看,里头赫然躺着一幅粉色的珍珠耳环,还有一对碧绿通透的玉镯子。

这年头金银易求,珍珠和上等玉器却是难得,姜璇就算再不识货,也能翘楚这两样东西价值不菲。

这匣子里的东西着着实实让姜璇搞不懂那个人的意思了。

这到底算怎么回事?

私相授受!暗通款曲!只要姜璇把这匣子里的东西往哥哥姜瑜那里一送,大哥还能和他做朋友吗?

他到底是凭什么这么笃定自己就不会把这事儿泄出去呢?

就凭他长得一副野人相吗?

呸!姜璇忍不住啐了一口,暗骂了一声‘混蛋’,手里却还是老老实实地把东西收了起来,不敢让旁人瞧见,只得自己塞到柜子里,仔细锁了。

正巧碧蓝进来了,满脸笑意的对姜璇说道,“奴婢方才在外面,听说老夫人打算请隔壁的黄公子过来一起过中秋呢。

如今大夫人已经跟厨房说了,让管事和大厨早点把菜单拟出来。

大厨现在正在为难呢。”

姜璇嘴角抽了抽,说起来祖母那天也被气了,怎么被点东西收买,就收买过来了呢?

她道,“不是说是郡王妃的亲戚吗?会让他到咱们家过节?若是中秋在旁人家里过,传出去只怕不好吧。”

碧云道,“那有什么。只是远房亲戚,郡王府那样大,怎偏偏黄公子住到外头来了呢。”她撇了撇嘴。

中秋节还没到,姜家收到了好几个帖子,姜老夫人挑挑拣拣,拣了崔家的七十整寿的帖子。

崔家和姜家有通家之好,崔老太爷和姜老太爷那是发小长起来的,从前年年俩老爷子过寿,彼此都是举家上门道贺,感情可见一斑。

不过可惜的是,姜老太爷去的比崔老太爷早,如今就剩下崔老太爷一人过生日了。

这次崔老太爷七十整寿,姜家自然是举家前往。

崔家是大族,七十整寿,大办是必然的,宾客众多,更要注重自家形象,因而这回姜大夫人早早就请了老夫人的示下,从公中拨了银子给一家老小做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