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姑娘生存实录(124)
许知谨看着她浅笑盈盈的模样,心中好像也细微的释然了。
“嗯......多谢表妹,那就此别过。”
他拱手,作了一揖。
顾清宜抿唇,眼底也有些杂色,屈膝回礼。
怪道光影不再至,分别在须臾。
第59章 信任
城南多是世家贵人的居所, 郡王府也在此。
半秋昨日见了顾龄安,就在吉昌街尽头的茶楼定了间雅室,此处靠近城西, 城南的夫人姑娘不会走这么远, 也十分清净。
“好在奴婢还没去跟龄安说,原以为今日算账没有时间出去见他了。”
顾清宜伸手接过半冬递来的帷帽, 戴上系好:“他如今的身份是在青松巷做工, 多次告了病假, 恐怕那老板也有微词, 恐怕不是长久之计。”
“这个姑娘放心。”半冬道:“昨日忙,没来得及跟姑娘说, 昨日半秋去青云布匹店的时候, 遇到黄嬷嬷了。”
顾清宜微顿:“她看见龄安了?”
“这布匹店本来就是黄嬷嬷的亲家开的, 先前姑娘放了黄嬷嬷的卖身契, 黄嬷嬷心中记着姑娘的恩。”
顾清宜明白半冬话里的意思, 放心下来。
“姑娘, 就是前面了。”
茶馆面朝溪河, 周遭是寻常的香料铺子, 但人烟有些少, 瞧着冷清。
这茶馆也不例外, 掌柜的是个身形丰腴的二十余岁的女子, 瞧见顾清宜带着人过来时, 好奇的盯着开了两眼:“姑娘, 是要雅间还是?”
半冬上前:“雅间,杏林春。”
“嗳, 原来是早就订好的雅阁,两位姑娘, 请随我来。”
顾清宜环视了一圈,这大厅中桌椅整齐干净,就是人流比不上城中主街,杏林春这这一雅间之所以叫这名字,是屋中的盆景种了一株杏花树,但如今是夏季,不见开花。
屋里的人听到动静,不等顾清宜走到便开了门。
将近一月多不见,龄安一见带着帷帽的顾清宜走了过来,原本沉寂的眼底迸发出笑意,脚步微动。
顾清宜侧身看了眼掌柜:“留步,多谢。”
掌柜的看了眼门口站着的少年,笑呵呵的退下了。
“幼安姐姐。”
“进去说。”
“嗯。”雅间熏了花香,淡淡的很清雅,并不浓烈。
顾清宜进了里屋,摘了帷帽,不等递给半冬,立在她身侧的顾龄安连忙伸手接过。
顾清宜看向他,十七岁的少年正是长高拔个的时候,才一月多不见,顾清宜却觉得他好像又蹿了些个头,瞧着又高了,也瘦了,少年的五官逐渐清晰明了。
退去稚气的五官却让顾清宜微微一愣,之前没好好打量他,如今面对面坐着却让她有些晃神。明明不像谁,却总让她感觉到一丝熟悉,一时竟不能在脑海里搜刮出来。
“幼安姐姐?”顾龄安在她眼前摆摆手,“一路走着过来,姐姐先饮杯茶水吧。”
他脚步有些轻快,上前将小炉里微沸的热水拿起来,冲泡起茶水。
“山雪白芽?”顾清宜闻到熟悉的气味,眉头微颦。
山雪白芽算得上顶顶名贵的茶叶,只是简单的招待客人,就用了这么名贵的茶叶?
这间茶馆名唤南西楼,方才一路来时没见多少人,本就可能赔本的生意,还用上好的茶,可与一般无往不利的商人不一样。
“半月前我就查清了龄安姐姐吩咐的事,但我看到你送来的信,知晓你们不日便要回来,便留在了上京城中。”
顾清宜指间微颤,想起她对龄安的试探,她心里有二分的逃避,但有些事总得面对:“那淀花笺,你查的怎么样了?”
顾龄安的眼神看得有些专注,没有错过她细微的忐忑,他说:
“先前我劝说姐姐小心郡王府的两位公子,如今看来倒是我多疑了。我查到这淀花笺不是在国子监少的,更不是那裴霖章,而是一名唤朱科的皇商,他还是东宫张侧妃的亲舅舅。”
顾清宜紧绷的肩膀微微松懈了几分,他说的与幸栖说的一样。
“不过,还有一事。”
“什么事?”她的身子微微前倾,亲近信任的模样。
“姐姐猜,我为什么要约幼安姐姐在这南西楼茶馆?”
“这茶馆最是靠近青松巷和城南郡王府,人少也适合密谈,只不过......”顾清宜颦眉:
“这茶馆倒是有些古怪,装潢清雅,整洁干净,便是这茶叶都是上佳难买的,但对于城西的平民来说太贵,对于城南的富人来说距离太远,客人甚少,盈利甚微的情况下,居然还用得起金贵上佳的瓷器和茶叶。”
顾龄安勾唇:“姐姐来时可注意那掌柜的了,这掌柜,是朱科养在外头的外室。”
“......什么?”
“这茶馆耗资甚巨,亏损着经营,这每一笔钱,都是朱科补上的。”
“你怎知......”顾清宜有些讶异,连幸栖都没查到的外室,可见朱科和这外室往来隐秘。
“姐姐别忘了,我的老师是安州军最好的斥候。”龄安话中带着隐隐的傲气,让顾清宜觉得慌忽间回到了安州的时候,龄安跟在爹爹身边也这般少年风光。
“你的话倒是提醒我了。”顾清宜从袖口拿出一个素色封册,她递给龄安。
“这是上次你提的,当时跟着父亲一起去百里线关剿匪的名册,这是都护司里登记在册的,基本齐全,你自小也跟着在安州军营长大,这些军卫你最熟悉,我觉得这件事交由你最合适。”
对面的顾龄安打开了名册,就听顾清宜继续道:“父亲用兵如神,但这些匪人来时迅疾,更是没过多少时辰便胜了,我估计真如上次所说的,这些匪人极为熟悉的父亲的阵法。”